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姑》为明遗民沈寿民所著,时明季皖南地区的社事记载颇多,所载社事有南社、梅溪社、晋社、桐溪大社、明社、素社、观社、益社等。兹将这些篇目勾稽出来,略作考订,以窥明代文人结社之风气。

  • 标签: 沈寿民 《姑山遗集》 文人结社
  • 简介:暮秋的一天,我去系舟山旅游。对我来说已是多次了,这次来却是别有目的,那就是要在系舟山上找到元先生的身影。

  • 标签: 元遗山 中国 山西 系舟山 历史发展
  • 简介:(1190—1257),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名好问,字裕之,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进士,历官南阳及内乡县令,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父亲元德明以诗知名,业师郝天挺乃著名学者,故自幼就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蒙古军南下灭金后,他弃官归家,致力于金代史料的搜集,编纂了金诗总集《中州》和《壬辰杂编》等书。其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痛苦生活,感情真挚,风格沉郁遒劲。其时,金诗正酝酿着变革,但是一般作者在艺术上缺乏卓见,创作上模仿气息浓厚,无力摆脱其影

  • 标签: 遗山 左司员外郎 杂编 郝天挺 斗靡夸多 金宣宗
  • 简介:本文主要是对道词中所表现的个体心态和思想倾向——即词心加以考察,认为与诗(特别是丧乱诗)对社会现实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关注不同,词心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的,一是早期言情词中的尊情倾向,二是既“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的尴尬心境,三是身经丧乱的悲哀和麦秀黍离之感。这三个方面的内涵与外延在诗中或者没有涉及,或者虽有所表现却不够深入细致,因而对于深入探测主体的心路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词心 言情词 心路历程 悲哀 尴尬 社会现实
  • 简介:高咏(1622—1685),字阮怀,号,宣城人,清初著名诗人,与施闰章(愚)、梅庚(耦长)并称'宣城体'三大代表诗人。康熙十八年(168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预修《明史》,《清史稿》卷四八四有传。江增华先生以清道光年间王相根据旧钞本辑录的《诗》四卷为底本,参照其他诸家诗集,对《诗》进行了校注,并在附录

  • 标签: 山诗 诗辑佚 辑佚考释
  • 简介:我于1991年初由武当杂志社调任丹江口市文化局副局长,当时文化、文物、新闻出版三局合一,我分工管机关和文物工作。恰遇武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市政府和文化局指派我做一些具体工作,包括全部申报资料的撰写制作、与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遗产处联系申报文本的修改定稿及翻译等事宜,直接参与了"申"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可以说我基本上经历了武当"申"的全过程。历史文化保护的前奏曲

  • 标签: 申报资料 历史文化保护 丹江口大坝 考斯 副局长 国家文物局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2
  • 简介:用叙事手法刻画人物,碑志文在借事写人时,[摘要]碑志文以记叙事情为依托刻画人物

  • 标签: 叙事艺术 山碑志 文叙事
  • 简介:一般明版残书,即使是白绵纸嘉靖本,直到'文革'前都还算不上什么.普遍把明版残书当善本来卖,只不过是近几年间才有的事情.但凡事都有个例外,个别稀见的明刻残本过去也一向为人珍重.我得到的这部《定先生》残本,带有'文革'前中国书店的标价签,写明时价是'1本8元'.这当然非同寻常.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如此高价出售残书,自然会有他的道理.

  • 标签: 残本 “文革” 自然 个别 普遍 一般
  • 简介:辑录了袁枚外诗二首和文三篇,分别为《再作告存诗序》、《乌阑誓》传奇题词和《缪篆分韵》序、《重修徐俟斋先生祠堂记》、《黄左田九日登高合作卷》题词。

  • 标签: 袁枚 佚诗 佚文
  • 简介:作为心灵的写照,元好问的词通过对感性世界的描写,自由的构筑了一个真实的心灵世界,用理性和体验解读了人的内在精神,从而达到了自我意识的高度自觉,主要体现在对双重人格的展示与主体生命的深沉咏叹上。

  • 标签: 元遗山 双重人格 生命意识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堰的调研,结合其特点以及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旅游开发对策。

  • 标签: 它山堰 旅游 宁波
  • 简介:(1190—1257),名好问,字裕之。忻州人。是金元之际著名的诗人、文化活动家。他挚爱祖国和中华民族,同时也挚爱自已的故乡。其深厚感情及思想基础,笔者另有论述。本文仅就元与五台的因缘,略检二题,试作论述,以见其爱国主义精神之一端。一今山西五台,与四川峨嵋、浙江普陀、安徽九华,并称佛教四大名山。五台为四之首。元与五台因缘不浅,不独以这里是金元间佛教隆盛之所,而且是故里名胜,风光佳胜。的家乡观念较宽泛;狭义的故里其出生地秀容,即今忻州

  • 标签: 遗山 五台山研究 见其 山西五台山 四大名山 爱国主义精神
  • 简介:<正>历居山里的故事很多。赶个就好比过年。山里的人不多,像拿升芝麻,星星点点地撒在大山的角落里,根本就见不到什么人家。平日里也忙,斗笠盖一丘、蓑衣搭一块的田亩,都高高低低地挂在山坡谷底,一家人得去种、去收,还得守。赣东北的红土地对着脸,鄱阳湖上的太阳晒着背,山里人忙得像阳山岗上的树叶子,终日被风吹得团团转。累得捶腰的时候,去赶赶集,就是山里人的一种向往了。集市隆兴,于是大水坑的就赶一、四、七:峁山镇占了二、五、八;阳山岗就有了三、六、九;逢十,段家就当大集。山里的嫂子都好能干,夜里的纺车白天的灶。孤单时,嫂子爱听木屋外的檐雨。听那梳着雨声的风,那织着风声的

  • 标签: 赣东北 红土地 大集 飘飘洒洒 会读书 夜路
  • 简介:在学习书法时,同学们大多会以楷书人手,通常大家所接触的如欧阳询、颜真卿、及柳公权等碑帖都是中楷和大楷的范本,而对干小楷的学习,同学们就很少了解和接触了.

  • 标签: 学习 多宝塔碑 接触 颜真卿 欧阳询 柳公权
  • 简介: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碧水丹,更加绚丽。今年中秋佳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吴仪在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省委常委、秘书长黄瑞霖等同志的陪同下,于9月9日乘飞机抵达武夷机场。

  • 标签: 吴仪 武夷山 投资洽谈会 九曲溪 云窝 自然景色
  • 简介:拙作《南京牛首郑和归葬处之考证》(以下简称《考证》)发表后,因该项研究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的进展,故需要对《考证》一文的有关章节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即《郑和研究》2003年第1期,第39页46行至第40页5行为止,作如下修改:

  • 标签: 南京市 牛首山 郑和 明朝 中国
  • 简介:孙望先生在对《元次》进行校注时,已经对《元子》《文编》《浪说》《箧中集》《漫记》等著作进行了梳理,但并没有对《元次》版本源流在历朝历代的整理情况做详细而准确的考证。文章试图通过整理古代文献,为《元次》的版本流传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 标签: 《元次山集》 版本 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