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黄节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爱国志士、诗人、学者,笺注了大量魏晋六朝诗歌,《步兵咏怀》是黄节的经典注释之一,学术价值甚高,成为阮籍诗歌研究的必备参考资料。本文先分析黄节先生的笺注动机,了解其人其学。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其笺注渊源、体例与方法,并总结归纳其笺注特色,从而窥晓黄节先生《步兵咏怀》的学术价值所在。

  • 标签: 黄节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注
  • 简介:藉,叙写的是生命的感思,具有强烈的思性色彩.阮籍的创作,表现出随意性、无目的性,发展了诗歌比兴的创作方法,而诗歌创作的这种变化,又与玄学思潮密切相关.

  • 标签: 阮藉 《咏怀》 诗歌 玄学 比兴
  • 简介:咏怀》是阮籍人生追求的形象化体现。诗人通过凋零衰败意象的塑造、阴沉幽暗色彩的运用以及日暮途穷的时空描绘,制造了一种冷峻的气氛来表达深沉的人生忧患,诗歌呈现出抑郁悲凉的特征。经历着现实痛苦折磨的阮籍有着超越苦难的强烈冲动,通过对虚幻的神仙世界的描绘表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其呈现出飘逸高远的特点。在艺术方法上,阮籍继承《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其呈现出委婉曲折的抒情风貌

  • 标签: 阮籍 《咏怀诗》 抑郁悲凉 委婉曲折 飘逸高远
  • 简介:阮籍著有五言《咏怀共八十二首,以抒发心中深藏的情感,形成的主旨隐晦、有寄托的艺术风格。这与阮籍作诗擅长化用典故有一定的联系。本文将就阮籍《咏怀》诗中化用的典故进行分析,从阮籍用典频繁;一首诗中化用多个典故;多化用事典;善用比兴手法,用典故意象形成独特意境;典故与世事有较强关联性四个特点进行阐述。并从对生命的感触、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自我的反思三个方面分析《咏怀所表达的情感。

  • 标签: 阮籍 咏怀诗 用典 抒情
  • 简介:李商隐的《无题》朦胧多义,深有寄寓,阮籍的《咏怀》“兴寄无端”,“难以情测”,的风格都极为隐约曲折,主要原因是二人均以深隐的内心世界为表现对象,着重抒发的是并非明朗径直的、可以用概括性的语言明白解释的人生感受。李商隐对阮籍的接受与继承,不在表面的形貌,而在真正的精神,二人在“心”上得到了真正的沟通。至诚的性格、至真的性情、心灵世界的相似的矛盾冲突、相似的人生境遇和相似的社会环境为他们“心”相通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李商隐 阮籍 无题诗 咏怀诗 内心世界
  • 简介:摘要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题材在表现现实主题层次上,向塑造超现实的理想人物与理想境界发展。这一层主题与玄学名士理想人格追求是相对应的。竹林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行为表现,本来就是指向一种理想的人格。但在诗中,除了嵇康的《赠秀才从军》是直接写名士遨游之事外,像阮籍的那些蔑弃礼法的行为,很少直接表现为诗歌内容。

  • 标签: 阮籍咏怀诗玄学思想
  • 简介:在医院的日子他像一条被搁浅的鱼摊在铺着淡蓝色条纹布的床上暗红色的血液,水分在试图远离白与蓝交织的小小空间内几个原本陌生的人.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通过对阮籍《咏怀》中登览描写的分析认为,阮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集中运用登览模式和登望意象抒情咏怀的诗人,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他对登览的发展和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咏怀》应是阮籍晚年的作品,其直接动因应是曹芳被废事件。

  • 标签: 阮籍 《咏怀诗》 登览描写 登望意象 文学评论
  • 简介:我想向万物借来舌头,赞美等待和别离。我想为午夜行走的同类规劝孤狼的眼睛,黑暗中,每一山峰都是古老的民族。大榕树收集了秋风野马白骨,未见的美塑造一个时光国度。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阮籍《咏怀》是诗史上的巨著,也是魏晋诗歌研究中的重点,但是对《咏怀》组诗的创作性质、创作时间,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现在仍未得到真正的解决。阮籍《咏怀》虽然无法进行历史的还原,但通过对其主题的类型、逻辑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却有助于我们了解阮籍诗歌创作的一些基本问题,并进一步揭示《咏怀》的创作性质。

  • 标签: 《咏怀诗》 主题 矛盾 组诗 创作时间
  • 简介:黄帝的“东园”,有凤没身居之。汉宣帝的杜陵,非但曾被称为“东园”,也有凤十一集之的传闻。而葬有曹丕与司马懿的首阳山。在阮籍看来,却是一个“凤翔过而不集,鸣枭群而并栖”的所在。阮籍在其咏怀诗中,正是以“东园”隐喻皇家陵园。本文作者认为,理解《咏怀·其三》首二句的关键,不在以“嘉树”之喻曹爽;而在以“季孙氏”喻曹魏政权。而此时的曹魏政权在阮籍心中,只是一座已经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的陵墓。

  • 标签: 高平陵之变 季孙氏 东园 《终制》 首阳山
  • 简介:在世人眼里,阮籍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有说其狂放,有说其苦闷.他在日常行为上狂狷任诞、放荡不羁,在政治方面却立身谨慎、口不臧否.

  • 标签: 矛盾 人格 心态 解读 合作关系 统一体
  • 简介:桐城派古文家通过选本、考评、圈点、诗话的方式品鉴了阮籍的《咏怀》,从姚范《援鹑堂诗话》的考评,到刘大櫆《历朝约选》、梅曾亮《古文词略》、曾国藩《十八家钞》、吴汝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古诗钞》、吴闿生《古今体约选》、《古今范》等选本的遴选圈点,特别是方东树《昭昧詹言》的品评,展现出桐城派古文家对阮籍全部《咏怀》的接受轨迹,确立了阮籍在魏晋诗歌史上的地位。梳理诸家批注评论,清晰呈现出桐城派古文家对《咏怀》整体结构与微观结构的体认,同时透露出桐城派古文家以阮籍替代陆机、张华等的魏晋古诗史观、含蓄迷离的审美情趣及章法多变的诗歌结构观。

  • 标签: 桐城派 阮籍 《咏怀诗》 接受
  • 简介:杜甫《咏怀古迹》的题义和写作时间王运熙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的内容主旨,历来者大抵认为是通过歌咏古迹来抒发怀抱。杨伦《杜镜诠》(卷十三)于此说得颇为简明扼要,兹举以为例。其言曰:此五章乃借古迹以咏怀也。庚信避难,由建康至江陵,虽非蜀地,然曾...

  • 标签: 咏怀古迹 杜甫 《杜诗详注》 《太平寰宇记》 夔州 江陵
  • 简介:自有华章歌盛世,聊将数语记愚怀。心随鹏鸟凌云起,人在东篱待菊开。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就在昨夜,父亲将存了四十年的勇气传给我他躺在床上.刚打完点滴像吸收一阵秋雨,身体里的衰草有一些复苏的景象静脉上的针孔还没有消失他看见壮年正向他挥手告别.他的伤心或许只有方向盘看得见。

  • 标签: 咏怀 方向盘 景象
  • 简介:据陈铁民先生《王维集校注》,王维的题共计32条,概分七类。本文对这些题作了整体研究。认为:王维的题注有王维亲书者,也有其同胞兄弟王缙及后之校者所加者。就出自王缙及后之校者之手的题泣而言,虽大多可信,但也存在差错。陈铁民先生依据王维的题所作的某些判断有误。同时,本文也对王维个别题不确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王维 题注 王缙
  • 简介:<正>杜甫的诗歌,自宋至清,家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仇兆鳌的《杜详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援据繁富,而无千家诸伪撰故实之陋习,核其大要,可资考证者为多。”然洋洋巨著,疏漏之处,实亦难免。后出的本如杨伦的《杜镜铨》、浦起龙的《读杜心解》,对仇均作过补充和纠正。清人施洪保所著《读杜说》驳难仇,不遗余力,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今人傅庚生、徐仁甫、邓绍基诸先生亦对仇匡正补苴,发表过很多宝贵的意见。尽管如此,仇中的问题还时有发现。今不揣浅陋,献疑数则,以求正于方家。若偶有失检,所论已为前人或时贤道及者,敬祈指示。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献疑 淮南 旧唐书 节度使 注家
  • 简介:夏力恕《杜》于清代杜注释评点著作中,深具独特的学术价值。夏于评注中自觉贯穿一核心线索,注重揭示此条核心线索中杜所蕴涵之微旨,表现出对《钱》学术创见核心内容的深刻认同,并作出重要发展。本文通过夏与钱之比照考察,阐明夏对钱吸纳与发展之具体内涵。

  • 标签: 夏力恕 《杜诗增注》 《钱注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