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天来跟大家讨论讨论陆与茶道,特别是从唐代起通过饮茶所发展出的审美观,涉及了非常有意义的文化现象。关于茶的历史资料,我是很偶然进入的。我一直在美国教书,一九九一年我回到我的母校台湾大学教明代文化意识史,探讨社会经济演进与人们心理意识变化的关系。那个时候台湾发展茶室文化,提倡品茶,希望借着喝茶审美,从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位朋友说,日本人发展茶道,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发展茶艺,我就说,道和艺之问是有区别的,道涉及形而上的思考、文化价值的思考;“茶艺”,只会引向技艺方面的提升,层次是比较低的。他说,你学历史的,请你去找点茶文化资料,整理整理,让我们知道中国历代到底是怎么喝茶的。给他们这么一激励,我就去整理了有关茶的历史文化。

  • 标签: 心理意识 台湾大学 明代文化 经济演进 中国传统文化 《茶经》
  • 简介:也谈南方青铜器人船杨甫旺1992年11月1日《中国文物报》发表了黄展岳先生的《南方青铜器人船图像》一文。黄先生认为“人船图像所反映的是祭祀河神的情景”。我认为,南方青铜器人船图像不是祭祀河神,应是竞渡船比较符合实际。众所周知,人...

  • 标签: 青铜器 百越民族 羽冠 民族博物馆 船图 楚雄州
  • 简介:沙俄国徽双头鹰,是由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嫁接而来。其中有一段政治和宗教的联姻故事。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兵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阵前。拜占庭破灭。君士坦丁十一世之弟,带着两儿一女逃往罗马,罗马教皇将他们抚养成人。

  • 标签: 双头鹰 沙俄 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 拜占庭 土耳其
  • 简介:在云南石寨山型铜鼓,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人物斜事画(即以人物为中心的写实性的斜事图案)纹样,其内容有乐舞图、剽牛图和各种船纹图等.这些图中的人物形象大都头戴、冠、身披羽饰,可把他们统称为"人".

  • 标签: “羽人” 云南 羽人舞 石寨山型铜鼓 古代 青铜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一条规定禁止在空间站上豢养宠物。即使有这么一条规定存在,我也可以很确切地说,斯文·奥尔森情愿忽略它。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厌来,就是讨不久的将我哪儿也不能去,因为那些讨厌的鸟会来啄我家的蛋,我得随时准备好石子或棍子,给那些胆敢入侵的坏鸟迎头痛击。他们像偷蛋龙一样,总是想要镝走我家的蛋。他们会把这些蛋偷去炒了吃,或者煮蛋汤,做咸蛋、皮蛋,还把蛋壳儿做成面具,戴在脸上玩。

  • 标签: 《羽民》 小学 作文 语文学习
  • 简介:不久前,我的一组国画系列作品以其题材的新颖和构思的特异,在国外展览时获得好评,朋友及记者纷纷询问我创作的契机。我实在有点应酬得倦了,特作此文,聊以代答。八九年没有回家乡,那次回去,住在市文联给我安排的宾馆里。每天来访来谈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往往开口求画。我之所以不敢常回家乡,这也是原因之一。画画并不象一般人想象的那样轻松。答应吧,哪来的那许多时间?不答应吧,又怕背一个轻慢乡亲的罪名。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快逃走。然而在我提起箱子要走的时候,有人堵住

  • 标签: 系列作品 告诉我 正是时候 月光下 屁股坐 在乡下
  • 简介:流年我生活在丁香花的静谧中细雨落进记忆,仿佛午夜的蝉翼拍打乡愁。思绪连绵起伏,最深的爱即是遗忘。或许时光并没有衰老,那时候,我是我自己的影子彼此守望着进入秋天——我知道,落叶也是一种情怀,季节的秘密在于我们内心是否足够辽阔,是否用淡定为自己祈福。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心海片冬日主题:写在孩子心境的孤独主持人的话:孩子的孤独犹如一泓静静的碧水,倘若将热情和呼唤投入其中,便会泛起激荡的浪花;然而,碧水的宁静未必不美,关键在于你的理解与选择。──林耀升爸爸:不知不觉中,我在您的呵护下长大了,可是我觉得长大是一种错误...

  • 标签: 自主性 主持人 孩子们 责任编辑 不超过 兴趣
  • 简介:徐晓梅换了一个新发型。这是她今年换的第三种发型,用微信发给薇薇看,吓了薇薇一跳。薇薇问是在哪家店做的头发,徐晓梅说明知故问,我还能去哪家店啊。薇薇说,这一看就是驻马店杀马特啊,晓亮真舍得毁你。徐晓梅说,你这话还算中听,黄丽说我这是月经不调炸天的发型。薇薇又笑失控了,讲开了脏话,说他妈的还是黄丽会损人,我追赶了这么多年,词汇没她的新,概括也没她的准。徐晓梅说,有这么夸张吗,不就是烫个卷发嘛。

  • 标签: 流光羽
  • 简介:将本期“通联片”编辑完毕,放下笔来,信步踏入佛教文化所的后院——此时已是初夏的天气,满院的绿荫婆娑,若是白昼里顶着炎阳从门外一脚踏进来,扑面的清凉往往将人从头顶沁到脚底,而此刻月夜中天,门外长街、门内庭院俱是一片静谧,惟有月夜如水泻地。正在迷离之间,忽然一阵风动,霎时间满院只听得一片“沙沙”声作响,树叶纷披摇曳不止,我凝望这风中千枝万叶,顿觉精神一爽:读者和编者之间,正是一枝一叶总关情啊!《佛教文化》与其它很多大众化期刊相比,如果说有点什么特别之处,就正是在于这一点——不是物欲,不是感官刺激,而是一片单单纯纯的情感因缘,将广大读者和这份刊物联系在一起!怎能不让人格外珍惜这份因缘!本着这样一种珍惜之情,编者从众多的读者来信——犹如眼前千枝万叶——之中撷取一二,郑重作答。今后还应当进一步加强编、读之间的联系,当然形式可以多样化,然否?但见眼前纷纷绿叶,齐齐点头。

  • 标签: 一枝一叶总关情 夜中 佛学院 人从 巴利语 感官刺激
  • 简介:在旋转中“在旋转中,在青虫发声体的干扰下我把头靠近你的耳朵,不再说话”“欧洲女人?在自我的殖民地,她们不是情欲的对象,只是语言的奶酪”

  • 标签: 诗选 殖民地 旋转 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