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下腹部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根据切口渗液及愈合情况不同将60例脂肪液化病人给予换药、微波治疗、二期缝合等处理。结果所有病人切口于手术后10~25d愈合,6例行Ⅱ期缝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 脂肪液化
  • 简介:作者总结了83例硬膜外麻醉下腹手术患者发生寒战的原因及护理,认为患者术中机体产热增加、散热过多,或严重感染以及输液或输血所引起的热源反应是发生寒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预热输入液体、加强术中管理、及时处理热源反应、吸氧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患者术中寒战的发生。

  • 标签: 寒战 患者 下腹部手术 硬膜外麻醉 术中 热源反应
  • 简介:摘要总结了12例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术的护理配合。术前随访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间及各种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回访3月至半年,1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

  • 标签: 腹腔镜 腹膜代阴道成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下腹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寻找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1995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外科、妇产科收治的120位患者,且其均出现了下腹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情况。我们将根据脂肪厚度和缝合的具体形式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皮下脂肪越厚,出现脂肪液化的概论越大,因此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切口缝合措施,进行了补助治疗。结论探讨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原因,对切口的顺利愈合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减少该类临床问题的发生。

  • 标签: 下腹部 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对38例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38例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单双号编号分组,对照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前提下,采用舒适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数据与对照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方案后,能够显著的改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以后的护理当中推广。

  • 标签: 全麻 腹腔镜外科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骶麻在小儿下腹手术中应用的优点。方法本组共选60例小儿下腹手术,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30)行改良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n=30)以氯胺酮为主行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记录术中异丙酚追加次数以及术后清醒的时间。结果改良骶麻在小儿下腹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术后苏醒迅速。结论改良骶麻在小儿下腹手术中的应用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骶麻 小儿 全凭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的手术护理配合情况展开研讨。方法:选用2021年2月~2022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9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各48例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施行全面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其对护理更加认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更少(P

  • 标签: 腹腔镜 腹壁切口疝修补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下腹手术硬膜外麻醉应用异丙酚辅助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44例下腹手术行对比实验。予以甲组单纯异丙酚,乙组则结合安定与异丙酚,丙组则结合哌替啶与氟哌啶。对比三者临床效果。结果相较丙组而言,甲乙二组于注射后5~10分钟内均伴有显著呼吸抑制现象,且于注射20分钟后其呼吸抑制现象明显缓解。结论异丙酚辅助麻醉起效快、可控性好,有助于术后患者快速苏醒。

  • 标签: 异丙酚 下腹部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腔镜下修补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分别进行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常规开放性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4.307~41.237,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13.33%vs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33,P>0.05)。结论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迅速康复,但费用相对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经济能力与疾病程度选择不同手术术式。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有效性/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进行腹部手术9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将选取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5例患者。观察结合使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进行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1.1%(32/45),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254;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4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相比,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χ2=5.5411;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治疗的有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患者在后期的观察中未表现出严重并发症,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腹横筋膜阻滞技术 腹部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应用腹腔镜从腹膜后入路成功地行肾上腺切除2例.手术配合的护士应参与术前讨论.作好病人心理护理;术中保持患者特殊体位及特殊器械的应用配合;用40C温水保持摄像镜头与体温一致.以维持图像清晰;及时观察创面止血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及量,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腺摘除 腹膜后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阶段我科室收治的疝气患儿100例,将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研究组均包含5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采取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切口感染、腹胀、阴囊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疝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复发率较低等临床优势,可作为小儿疝气的首选治疗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小儿疝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鞘突)高位结扎术106例。结果106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2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天,1例术后4个月复发,无切口感染、出血、阴囊积液及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鞘突)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2岁以下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氯胺酮目前仍被广泛用于小儿麻醉,有些短小手术在单纯氯胺酮麻醉下即可完成。

  • 标签: 氯胺酮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