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东巴即保留、传承于纳西族东巴祭司之中的音乐,通常用于东巴法事仪式和道场仪式;学界对东巴直接或间接的介绍与研究,只有近30年的历史;依东巴的研究时序、进度、内容而言,其可分为个别介绍、局部深入、全面研究三个历史阶段。

  • 标签: 东巴 音乐 研究 综述
  • 简介:东巴东巴教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使用于东巴教法事仪式、道场仪式中的器乐音乐、舞蹈音乐及吟诵、唱诵东巴典籍的唱腔音乐三类。2011年7月28日与著名东巴学者和力民先生进行了一次有关纳西族东巴文化传承及现状的访谈。通过本次访谈,对有关东巴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东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及保护等相关问题。

  • 标签: 东巴音乐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发展
  • 简介: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格各异的音乐文化在不同的时期陆续进入古巴人民的生活,促成了多种音乐风格与当时既已形成的古巴音的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与融合,这使古巴人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音乐体裁和音乐作品,形成了古巴多样化的音乐门类,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古巴音追随者。如果你对古巴音一无所知,或是知之甚少,那么不妨先去欣赏一部电影,名字叫做《乐士浮生录》,

  • 标签: 文德斯 乐圣 西姆 沙锤 卡内基 全然不知
  • 简介:看了不少舞友对伦巴音的高论,突然有了也想说几句的冲动。“心有所感,言之为快”,过期是要作废的,想找回来,Noway没门!故而有了下面的文字。

  • 标签: 伦巴 舞蹈 音乐
  • 简介:热巴,是藏族的大型民间歌舞表演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热巴有流浪热巴与定居热巴两类。流浪热巴主要集中于西藏昌都地区,表演有高度的技术性与艺术性,包括热巴卓(乐舞)、热巴谐(歌舞)、小戏,以及杂耍、气功表演、卡夏(近似相声)、牦牛舞、鹿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定居热巴(勒巴、拉巴跺)流传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I的维西县、香格里拉县和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交界处内外塔城地区以及藏、纳西、傈僳等民族的居民中,定居热巴的演出含有鲜明的宗教祭祀性,表演形式与流浪热巴有同有异。

  • 标签: 热巴 热巴卓(铃鼓舞) 热巴谐(热巴弦子) 米拉热巴 神川热巴 勒巴
  • 简介:这是一块古老的土地,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它是积淀着无限浑厚的远古文化的土地,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出的无比秀丽的土地。鲜红的太阳以它美丽的光环笼罩着它,蓝蓝的月亮以它妩媚的笑容拱托着它,这就是地处中国滇西北的一块宝地——丽江,人称香格里拉的地方。它如此迷人,如此令人神往,难怪古今中外的有志之士对它寄予无限钟爱和深深的迷恋。人们揣着寻梦的情怀,踏遍万水千山,催动风风火火的脚步,沿着一条悠悠的茶马古道,忘情地投入这块热土的怀抱,去圆一个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

  • 标签: 感悟东巴文化
  • 简介:程式化特征是构成口头传统的重要参照标准,这不仅体现在口头演述活动中,也体现在具体的仪式音乐演唱、伴奏中。东巴在演述史诗时,往往借助东巴唱腔的演述,以及鼓、锣、铃等乐器的伴奏,而东巴史诗音乐的唱腔及伴奏音乐中就蕴含着突出的程式化特征,这一特征既是东巴史诗的本体内容所在,也是东巴史诗作为多元形态文本的属性所在。

  • 标签: 纳西族 东巴唱腔 仪式音乐 程式
  • 简介:纳西族《东巴经》里有一则神话:相传.远古时期.天发洪水.淹没大地。只剩下一个叫崇仁丽恩的人。他历尽艰辛,娶了两个仙女。第一个仙女生出“暑”.即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精灵;第二个仙女生下3个儿子,即后来的藏族、纳西族和白族的祖先。这样。人类和自然便是同父异母兄弟。而藏.纳西、白3个民族则是同胞三兄弟。

  • 标签: 纳西族 东巴文化 远古时期 东巴经 大自然 人类
  • 简介:久远的传说纳西族拥有璀璨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泛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其中,东巴经对东巴文化的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智慧过人的先贤及神秘久远的故事都被记录在东巴经上,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 标签: 文化传承 藏区 东巴文化 东巴经 古代文化 纳西族
  • 简介:传统东巴图画艺术主要包含传统东巴画与东巴文,具有多种形式。东巴画按绘画载体分为早期岩壁画、木牌画、纸牌画、麻布卷轴画等。东巴文是作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是能读出音的图画.

  • 标签: 东巴文化 图画 传统 艺术 和谐观 象形文字
  • 简介:纳西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纳"、"纳西"、"纳汝",晋唐史籍称"摩沙"或"磨些",人口不到300万.主要分布在云南丽江、中甸、维西、宁蒗、永胜、德钦、贡山、剑川、兰坪、鹤庆等县,也有少数散居于四川盐源、木里、盐边和西藏芒康县.

  • 标签: 族东巴文化 纳西族
  • 简介:多年前,朋友说到一个地名,一下就打动了我。那是一种极具音乐节奏的发音,当缓缓念出的时候,从口中发出的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段旋律。巴音布鲁克,它会在你的舌尖上轻轻翻滚,而后慢慢飘出,和所有的蒙古地名一样,能产生歌唱的愿望。尤其说到,草原有个天鹅湖,有许多天鹅在此栖息、孵化和生活的时候,一种高洁和浪漫的情愫,便如雾一般开始缭绕心胸,它让我的臆想生出了天鹅的翅膀,带着一种美好,飞越山岗。所以,第一次听到巴音布鲁克,就和音乐联袂在了一起,就像音符潜伏在舌尖上,遇到合适的节奏,就迅速升腾出来。

  • 标签: 巴音布鲁克
  • 简介: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纳西族社会生活、宗教哲学、历史演变、民俗事象、科技医学、文学艺术的百科全书,同时也融会了苯教、藏传佛教、道教乃至古波斯、古印度的一些文化元素,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页”奇观。

  • 标签: 东巴文化 文化史 世界 民族文化 社会生活 宗教哲学
  • 简介:2015年5月9日,在欢快祈福的纳西族东巴唱腔《吉日经》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仁美磋》的演出声中.“纳西族东巴文化展”开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景田,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丹增.原文联常委副主席胡振民,我馆馆长吕章申,云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峻.丽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泽军,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丽江市政协副主席杨一奔等出席开幕仪式。

  • 标签: 东巴文化 纳西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委员会 全国人大 常务委员会
  • 简介:被西方藏学权威、东方学家杜齐(G·Tueci——意大利罗马东方学研究所所长)称之为“伟大的学者”的洛克博士,从1922年至1949年长期留居丽江,数十年锲而不舍地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地理、生态、纳西族历史、宗教、东巴文化进行卓有成效的、影响深远的研究,致使一批又一批东西方学者,步其后尘,潜心对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的东巴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与研究,并相继出版了一批又一批令世界学人刮目相看的学术成果,对促进中西方文化学术交流与影响,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与文明,都作出了不可泯灭的历史贡献。近些年来,国际上出现的“纳西文化研究热”,可视为是国际文化界在洛克开创的“纳西学”在更深人、更广阔的领域内进行更新的探索的一种开端。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老东巴文化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一股股东巴文化热、丽江探访和旅游热,能在全世界内不断崛起与升温,所有这一切,寻根溯源,可以说都与往昔洛克博士传播古老的纳西东巴文化及深远影响密不可分。洛克博士对奠基、开创纳西东巴文化学享誉为“纳西学奠基者”和“东巴文化研究之父”是当之无愧的。洛克博士与东巴文化所结下的历史情缘,将千秋永驻;而纳西东巴文化拥有像洛克博士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也将是今古纳西学人们无尚的荣耀。

  • 标签: 洛克 东巴文化 纳西族 历史文化 民族习俗
  • 简介:纳西族东巴文化是传承了上千年的纳西族古代文化,集纳西族古代社会各种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伦理思想。东巴文化伦理观中包含着许多符合时代发展求、鼓舞和激励纳西族人们不断走向现代文明的优秀成分,本文仅此就东巴文化伦理观对纳西族社会产生的社会正功能进行论述。东巴文化伦理观对纳西族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过,而且还将继续产生重作用和影响。东巴文化伦理观具有社会道德规范、心理调适、社会整合、协调稳定、历史文化的社会功能。继承和发展东巴文化伦理观,必须批判的继承纳西族传统伦理道德,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功能,促进纳西族地区的民族关系和谐、以及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 标签: 东巴文化 伦理观 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