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2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阶段神经功能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中风偏瘫患者 心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对胸痹患者情绪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在患者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测评,将60例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的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30例,药物治疗无差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干预组采用中医心理护理法。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用药等方面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分别进行评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量表评分均下降,但干预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胸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整体健康。

  • 标签: 胸痹 中医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中医定向疗法在关节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关节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30例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中医定向疗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关节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中医定向疗法,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中医定向疗法 关节炎 应用价值
  • 作者: 王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介休市中医医院,山西介休 0320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中医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心血管内科中医治疗的患者100人,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50人选择常规+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选择常规管理,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心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好,组间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改善情况也比对照组好,组间有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中医心血管内科护理使用心理干预,可改善满意度和心理情况。

  • 标签: 心理干预;中医;心血管内科护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哮喘患儿心理干预联合中医护理对疾病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9年06月-2020年06月时期)收治小儿哮喘患儿总计60例以心理干预联合中医护理为研究组,另选取既往配合常规护理的另6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肺功能指标,并统计患儿在治护后症状明显改善时间、治护效果及患儿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经治护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着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患儿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护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有着明显提升,其中研究组患儿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明显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护总有效率及患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比较中,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在哮喘患儿中,运用心理干预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手段,可明显的缩短患儿的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明显改善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升肺部的功能,获得较高的治护效果与满意临床,效果理想。

  • 标签: 哮喘患儿 心理干预 中医护理 联合干预 症状缓解时间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改善护理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运行效益。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在恶性肿瘤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某第一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失眠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中医护理,比较2组的心理状态(SAS评分及SDS评分)和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模式在恶性肿瘤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缓解心理压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失眠 患者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常规心理护理对其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不良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常规心理护理可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生存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中医情志护理 心理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情志护理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负向心理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84例因急性脑梗死入院接受治疗患者作为干预病例,利用完全随机法根据患者入院号,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2例。其中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情志护理理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利用焦虑评分量表(SAS)和抑郁评分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向心理情绪变化差异,并通过远期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差异。结果干预组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远期观察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日常活动能力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负向心理情绪,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远期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急性期 脑梗死患者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的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中医护理进行干预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以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AMI患者均分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的抑郁、焦虑情况、治疗效率、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护理 干预 急性 心肌梗死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60例心律失常患者,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中医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分别在护理前后,评估两组心理状态,用SAS评分和SDS评分表示,评估两组心律失常的复发情况,用评分表示,记录两组心律失常的复发次数,统计学比较两组结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更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律失常复发情况评分更低,复发次数更少,(P<0.05)。结论:中医对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中医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减少心律失常的复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议推广。

  • 标签: 中医操作 心理护理 心律失常 心理状态 埋针治疗 手指点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一学校存在网瘾的青少年40例,时间为2019.1~2020.1月之间,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前后的心理焦躁和恐惧情况。结果: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焦躁、恐惧等心理状况评分之间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躁、恐惧等心理评分有显著的降低,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网瘾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青少年的恐惧、焦躁等心理状况,说明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护理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回顾和分析了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两年间入住我市某医院的48例老年失眠患者,应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48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医内科护理方式应用于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结果在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后,在对照组(n=24)中,患者的失眠率为62.5%;而在实验组中(n=24)中,患者的失眠率为33.33%;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失眠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老年性失眠患者在临床中具有着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中医内科 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肛肠手术的132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肛肠手术的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肛肠手术 焦虑心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抢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抢救患者8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急诊干预,研究组选择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急诊抢救效果更好(P<0.05);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更低(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 急诊心肌梗死抢救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和疗效的影响研究。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比对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采用中医护理;比对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对,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比对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有效率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心理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中医护理干预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中医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过敏性皮肤病护理中实施心理中医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心理 中医护理 过敏性皮肤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73例AMI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7例给予中医护理,B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心理评分和疗效。结果:护理前,组间的心理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A组的心理评分低于B组(P<0.05)。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结论:为AMI患者实行中医护理能够纠正患者的负面心理,提升疗效。

  • 标签: 中医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评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脑卒中患者应用联合护理方案(穴位贴敷+中医情志护理)后对其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8-2023.9因脑卒中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58例,按随机盲选法分为2组。常规临床护理的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29例),应用联合护理方案(穴位贴敷+中医情志护理)的一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水平SF-36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NIHS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且SF-36分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通过联合护理模式的开展,脑卒中患者在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命质量有所提高。

  • 标签: 脑卒中 穴位贴敷 中医情志护理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