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镇江蚕种场是近代镇江蚕桑业的历史见证。镇江有两个蚕种场与中华职教有历史渊源。三益蚕种场、四益农场到镇江蚕种场1929年10月,由中华职教中华职业学校、黄炎培、冷御秋等创办三益蚕种场。资本8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性质,目的是提倡女子职业教育,改进农村妇女生活。

  • 标签: 中华职教社 历史渊源 蚕种场 镇江 中华职业学校 女子职业教育
  • 简介:近日,省中华职业教育召开了扶贫工作专项培训对接座谈会.潼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白涛,潼关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赵慰以及县上有关行业协会负责人、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院长赵学礼等相关同志参加座谈会.职教秘书长李明富主持会议.

  • 标签: 扶贫工作 潼关 对接 培训 中华 职业教育
  • 简介: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以中华职业教育(简称职教,后来成为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一部分)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与国共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变化,即与国民党由依附、离心走向决裂;与共产党由疏离、合作走向依归。他们逐渐放弃了旧民主主义的政治理想,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最终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道路。这种政治结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标签: 民族资产阶级 国共关系 中国共产党 黄炎培 国民党 多党合作制度
  • 简介:中华职业教育由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于1917年5月在上海创立。经过97年的发展,中华职业教育已成为主要由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人士组成,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群众团体。历任理事长有黄炎培、胡厥文、孙起孟、成思危,现任理事长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原第一副主席张榕明。中华职业教育成立伊始即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以"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 标签: 中华职业教育社 业界知名人士 张榕明 孙起孟 群众团体 政协副主席
  • 简介:<正>1932年3月初成立的复兴,到底全称是什么?《辞海》“复兴”条的释文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简称.”但在中字条下却没有“中华民族复兴”互见条.韩信夫等《中华民国大事记》1932年3月份记:“是月,中华民族复兴(简称复兴)成立.”(该书(3)349页)陈旭麓等《中华民国史辞典》载:“复兴全称‘中华民族复兴’.

  • 标签: 中华民族复兴 中华复兴 蒋介石 复兴民族 中华民国史 平均地权
  • 简介:中华剧艺(“中艺”)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作为职业化演剧团体,“中艺”的组织结构采取的是企业化管理模式,内部成立理事会和艺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它既重视领导核心的作用,又考虑到社务民主的重要。企业化管理模式,这是现代剧团的重要特征,也是“中艺”剧团的生存机制。

  • 标签: 中艺 企业模式 集体领导 生存机制
  • 简介:1921年12月23日,由新教育共进、新教育杂志、实际教育调查等教育团体合并组成中华教育改进,其宗旨为“调查教育实况,研究教育学术,力谋教育进步”,推举孟禄、梁启超、严修、张仲仁、李石曾五人为名誉董事,蔡元培、范源濂、郭秉文、黄炎培、汪精卫、熊希龄、张伯苓、李湘辰、袁希涛九人为董事,聘请陶行知为总干事。该社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教育社团,总事务所设在北京,先后在济南、北京、南京、太原召开四次年会,参与世界教育会议,创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办有《新教育》《新教育评论》,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因战乱活动中止。

  • 标签: 中华教育改进社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美育 史料 世界教育会议 1921年
  • 简介:中华剧艺的联演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联合其它剧团的演职人员,以中中华剧艺的名义进行演出;另一种是联合其它剧团的演职人员,以这些剧团的名义演出;还有一种是以中华剧艺和其它剧团共同的名义演出。联合学生演剧,把联演推向了高潮。联演制保证了舞台演出的水平,团结了大批进步的戏剧工作者,推动了战时话剧运动的蓬勃兴起。

  • 标签: 中华剧艺社 联演制 话剧
  • 简介:蔡元培是近代教育的开山鼻祖,职业教育是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职业教育是实验、研讨、规划、推行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团体。蔡元培不仅长期直接参与中华职业教育,而且始终在大局方面关怀中华职业教育,体现出了他对职业教育认知不断深化的理论推进。

  • 标签: 蔡元培 中华职业教育社 职业教育
  • 简介:中华教育改进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著名的教育学术团体之一。1921年12月23日在北京成立,其实,“直到十一年(1922年)四月才在京设总事务所进行一切”。它由实际教育调查、新教育共进及新教育编辑(又称新教育杂志)合并而成。其中新教育共进系1919年1月由江苏省教育会、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南学校及中华职业教育(后又加入南开大学、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上海高等工业专门学校、

  • 标签: 20世纪20年代初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中华职业教育社 活动 事业 1921年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技术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人群之一,其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直接决定着国家今后复兴、强盛的程度。如何在大学校园包括高职院校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

  • 标签: 中华传统文化高职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德育
  • 简介:Q:你还记得怎么会来给我们杂志拍封面的吗?A:一方面当时有点闲,另一方面,我能说是想在杂志上给我所在的春晖中学湖畔文学社打个广告吗?美编大哥找到我的时候,就同意了。Q:对哦,当时还在杂志上放了你们文学社刊物的照片.这个广告有效吗?A:还好,同学们看到杂志有不少评价,几个最典型的:某同学:“哇,项杰耶,好神奇哦!”然后马上给我打电话:“你出名了呀。”还有人评价:“最近一段时间没见,你怎么又胖了?”最温和的大概是这种:“项杰同学好棒哦。”

  • 标签: 中华文化 志同道合 伙伴 春晖中学 文学社 杂志
  • 简介:摘要:军队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后,招文职教员岗位比例逐年增大,成为承担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重任的一股新生力量。本文首先围绕军政基础、业务能力、作风素养等方面分析了招文职教员岗位任职能力现状,而后从基础性、针对性、引领性培养等方面剖析了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不足,最后从建立终身化培养目标、设计体系化培养模式、打造多样化培养平台、构建开放式培养途径四个方面提出院校招文职教员岗位任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社招文职教员  岗位任职能力  培养策略
  • 简介:本组史料选自国民党政府实业部档案,它包括了以刘鸿生为首的“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成立时期形成的各项重要文件,反映了国民党政府在有利于本身利益的前提下,对民族工业的扶植态度。“联营”成立后,对日商、美商在华设置新厂及其生产产额、销售区域等方面都有所限制,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国内火柴行业生产和销售,挽救了民族工业生产危机。这组史料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经济,尤其是中国火柴生产业发展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特予选辑公布。

  • 标签: 火柴 刘鸿生 具体方案 国民党政府 民国档案 民族工业
  • 简介: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是在长期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职业指导的含义、特点、根据、目的、作用、意义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至今尚具参考价值。以其为指导,扎实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对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 标签: 黄炎培 职业指导 中华职业教育社
  • 简介:辽宁中华职业教育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社员代表会议于2006年9月14日在沈阳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副理事长张榕明,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致公党主委滕卫平,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张传庆,省政协副主席省民盟主席张毓茂,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省委主委金国生,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郭燕杰,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张德祥等来自社会各界的100多位嘉宾到会祝贺。

  • 标签: 辽宁省教育厅 成立大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 民办教育协会 中央副主席 副理事长
  • 简介:新加坡宗乡总会和中华总商会于去年11月决定成立华自助会。华自助会主要将援助出身低收入家庭,学业成绩欠佳的在籍学生和低收入、低技术的年轻工人,学业较差的学生将得到辅导、补习等特别照顾,以改善成绩,低收入、低技术的工人则有机会接受再培训,提高工作技能。

  • 标签: 华社 中华总商会 工作技能 华人社团 执行计划 吴作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在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合作与其他组织形式一样,都是很重要的民商事主体,而且有关合作的立法非常发达和完善,理论研究也比较深入,其在西方社会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运行非常稳固,对整个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很明显。世界范围内,合作已经突破了社会制度的界限而成为不同制度下的一种互助组织形式,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合作的发展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建国初期,我国曾经走过很长时间的合作化道路,合作为我国当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

  • 标签: 合作社法 商事主体 民法通则 中间法人 互助组织 农业法
  • 简介:摘要:中职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思想素质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却不断提高,书本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并且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同于教科书知识,传统文化象征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想素养,对当今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启发与完善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 标签: 中职教育课程 课堂实践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