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正>今将我们近年来开展应用ERG检测120例及联合应用VEP检测50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P)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共检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龄最小仅4岁,最大72岁。110例皆有夜盲史,在80例行视野检查者中,呈典型管状视野的30例,50例有不同视野改变,多数呈不规则状缩

  • 标签: 视网膜色素变性 检测 病例报告 管状视野 视野检查 结晶型
  • 简介:目的:观察4种上睑下垂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为探讨上睑下垂术的有效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手术方式。结果:每种手术均有其优点及并发症,提上睑肌折叠术为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结论:临床实践提上睑肌折叠术与以往专家理论:提上睑肌节制韧带上每缩短3~5mm肌肤,可矫正下垂量1mm不同:在节制韧带上缘折叠提上睑肌腱膜即可提起上睑,且上睑缘正好在角膜缘上2mm,术后恢复在角膜缘处。

  • 标签: 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折叠术 节制韧带上缘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onductivekeratoplasty,CK)治疗老视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选择31例(40眼)有明显老视症状的患者,术前屈光度球镜+0.50~+2.50D,散光≤+0.75D,采用CK进行治疗,术后预期目标屈光度主导眼矫正为0.00~-0.50D,非主导眼术后目标屈光度为.1.50~-2.50D,且近视力≥0.5(J3),术后随访1a以上。结果:术后1a双眼裸眼远视力≥0.8且近视力≥0.5(J3)或近视≥0.33(J4)者分别为61.3%,74.2%;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a等效球镜屈光度与预期目标差值在±0.50D、±1.00D以内者分别为45.0%,82.5%;术后1a术眼散光度在±1.00D以内者为87.5%;术后双眼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无严重干眼症的发生;术后1a90.3%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CK治疗老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远期疗效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老视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 单眼视
  • 简介:目的探讨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时机和疗效。方法将180例216眼按年龄大小分为2—6月,6—12月,12—36月共三组。用泪道探通术给予治疗,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Ⅰ组治疗成功率97%,Ⅱ组治疗成功率87%,Ⅲ组治疗成功率72%,总治愈率90.7%。结论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较佳的方法,且有效性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2-6月时行泪道探通术成功率最高。

  • 标签: 婴幼儿 泪囊炎 探通术 时机
  • 简介: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均在局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管理60例,进行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照临床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不但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节省了卫生资源,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白内障 围术期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121甲状腺手术的疗效、临床经验和手术注意事项,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我科术前确诊的单发甲状腺腺瘤患者26例,肿瘤最大直径〈4.0cm,均行鼻内镜辅助颈前小切口腺叶切除术,观察疗效,并与同期具有可比性的30例经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肿块均完整切除,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声音嘶哑、呛咳、继发血肿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9.139,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大(t=12.648,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瘢痕长度、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能有效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具有并发症少、微创、美容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小切口 甲状腺腺瘤
  • 简介: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农村开展防肓治肓工作中的疗效。方法对346例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先天性白内障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1.0者13例13眼,占4%;0.3≤视力〈1.0者149例149眼,占43%;0.05≤视力〈0.3者130例130眼,占37%;〈0.05者54例54眼,占16%。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安伞,切口自闭性能好,视力恢复快。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晶体 人工
  • 简介: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抑制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配制0.125mg/ml的丝裂霉素C应用于术中,进行4-12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手术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6例。结论一定浓度的丝裂霉素C抑制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有较理想的疗效。

  • 标签: 丝裂毒素C 翼状胬肉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532倍频激光阈值下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edema,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非增殖期的弥漫性DME患者32例57眼,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阈值能量的80%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对照组采用阈值激光进行光凝,两组除能量不同外,其他的激光治疗参数均一致。两组患者均在光凝前、光凝后1wk;1,3mo进行视力、OCT、眼底检查;在光凝前、光凝后3mo进行FFA检查;并对这些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光凝后1mo,实验组的眼视力提高占11.1%,不变占66.7%,下降占22.2%,对照组中提高占13.3%,不变占63.3%,下降占23.3%;实验组黄斑水肿部分吸收占40.7%,不吸收占59.3%,对照组黄斑水肿完全吸收占6.7%,部分吸收占53.3%,不吸收占40.0%。实验组在视力提高和黄斑水肿吸收两方面均比对照组差,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3mo,实验组在视力提高和黄斑水肿吸收两方面数据接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DME可取得和阈值激光相似的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激光对视网膜的损害。

  • 标签: 糖尿病 黄斑水肿 激光 光凝 阈下值
  • 简介:目的:分析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5/2011—12我院40例5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其中男15例20眼,女25例32眼,年龄31~78岁。全部患者术前均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检查、眼B超、角膜内皮镜等检查,术后1,2wk;1,2,3,6mo随访,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人工晶状体、眼底情况,围手术期观察患者的血糖、血压、全身情况、不良事件等结果。全部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措施。依据患者患有的与糖尿病相关的全身合并症的诊断进行评分,每种合并症记1分,无合并症记0分。手术方式为玻璃体切割十全视网膜光凝,合并黄斑水肿及黄斑前膜者行黄斑内界膜剥离,合并白内障者同期行自内障超声乳化吸出,I期植入或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根据术中情况眼内填充长效气体/硅油/曲安奈德;术中常规进行心电监护,出现明显血压波动者在麻醉医师监护下行控制性降压。结果:所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I型5例,双眼手术者12例(30%),左右眼各14例(35%)。PDRIV期15眼(28.8%),V期16眼(30.8%),VI期21眼(40.4%)。术前视力低于0.02者38眼(73.1%),0.02~0.1者7眼(13.5%),0.1~0.3者5眼(9.6%),0.3以上者2眼(3.8%)。术后随访视力低于0.02者17眼(32.7%),0.02~0.1者9眼(17.3%),0.1~0.3者14眼(26.9%),0.3以上者12眼(23.1%)。1次手术治愈者47眼(90.4%),再次手术者5眼(9.6%);术后早期轻度玻璃体再出血者5眼(9.6%),晚期玻璃体再出血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者1眼(1.9%),感染性眼内炎者1眼(1.9%)。本组患者在我院内科确诊患有合并症的患者为17例(42.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手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三联手术治疗角膜混浊合并白内障患者11例12只眼,术后随访6个月-8年。结果10只眼术后角膜移植片透明,植片透明率83.3%。10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三联手术是治疗角膜白斑合并自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角膜移植 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三联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136月至2014年9月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3例(26眼),男910年例(眼),女1416眼),年龄50-81岁,平均(66.51±7.12)岁。所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粘连〈1/2例(/圆周。均在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三个月最佳矫正视力≥.5者20眼(76.9%);术前平均眼压(20.60±3.95)mmHg;手术后平均眼压(12.05±3.62)mmHg,术前与术后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与术前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超声乳化联合0房角分离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 前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目的观察初学者学习0.7毫米微创白内障手术改良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和住院白内障患者50人,由初学者在老师指导下应用0.7毫米微创白内障手术改良法施行手术。研究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灌注液应用量,术中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时间随着学习的进程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开始10例平均时间61分22秒下降到第5个10例的18分54秒。特别是30例后下降明显。共7例9次并发症发生。第4例出现后囊破裂,未行玻璃体切割的情况下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于睫状沟内。前10例中共有2例,第2和4个10例中各1例术中角膜上皮水肿。另外还有1例发生后弹力层撕裂,两例切口撕裂,1例结膜水肿。结论经过短期的0.7毫米微创白内障手术改良法训练,初学者可从传统同轴超声乳化安全转换至0.7毫米微创白内障手术。

  • 标签: 微创白内障手术 双手超声乳化 同轴超声乳化
  • 简介:目的设计整体运动知觉检测方法和研究正常人运动知觉特性.方法设计整体运动知觉测试软件,由微机控制,测定20例(40眼)正常人的运动知觉阈值.结果正常人运动知觉功能与性别及眼别无相关关系,而大于与小于50岁组的运动知觉分数值分别为4.47±0.40、4.85±0.16,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了整体运动知觉检测方法,为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整体运动知觉 视野 正常人
  • 简介:目的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与鼻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clearcell,PBMC)中的Cpn特异性抗原(Cpn-Ag),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中Cpn抗体。结果在73例鼻息肉患者和87例正常人血浆中,Cpn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8%(48/73)和32.2%(28/87),P〈0.001;Cpn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1%(22/73)和12.6%(11/87),P〈0.01;PBMC中的Cpn-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3%(63/73)和31.0%(27/87),P〈0.001。结论鼻息肉与肺炎衣原体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PBMC中Cpn—Ag可为更好的治疗鼻息肉提供实验依据。(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33-234)

  • 标签: 鼻息肉 肺炎衣原体 微量免疫荧光
  • 简介:目的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与急性咽喉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directimmunofluorescence,DIF)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pn特异性抗原,间接微量免疫荧光(microimmunofluorescence,MIF)法检测血浆中Cpn抗体.结果在94例急性咽喉感染患者和87例正常人血浆中,Cpn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3%(51/94)和32.2%(28/87),P<0.05;Cpn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6%(56/94)和12.6%(11/87),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pn特异性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78%(59/94)和31.0%(27/87),P<0.05.结论急性咽喉感染与肺炎衣原体有密切关系.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pn特异性抗原可为诊治急性咽喉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急性咽喉炎 肺炎衣原体 微量免疫荧光 Cpn特异性抗原
  • 简介: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热敏型耳用凝胶,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检测。方法制备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的左氧氟沙星热敏性耳用凝胶,根据中耳温度筛选泊洛沙姆407的最佳处方浓度,采用立式Franz扩散池模型对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0~10.5mg/L,在此浓度范围内吸光度(A)和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即C(mg/L)=12.582A+0.2976(r=0.9986,n=6);平均回收率为100.09%,相对标准偏差(RSD)=0.61%(n=6);泊洛沙姆407在处方中的最佳浓度为17%;药物释放具有一定的控释性,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结论该耳用热敏型凝胶具有较好的控释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用药剂量易于控制。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泊洛沙姆407 热敏型耳用凝胶 体外释放 立式扩散池法
  • 简介:图84,85随着层面降低,内听道内位听神经/面神经混合束出现,神经之间有脑脊液影,T1加权面神经为中低密度阴影,临近脑脊液池处位听神经/面神经为一混合的条索状阴影,临近内听道底部神经分叉,中间有低密度的脑脊液影,前部为面神经,后部为上前庭神经.

  • 标签: 面神经 脑脊液 内听道 听神经 前庭 耳影像学
  • 简介:从本期起,将讨论冠状位颞骨CT的解剖标志,结合解剖标志提示其临床应用价值.由于气化程度不一,颞骨的气房除了在乳突外,常常分布在颞骨岩部,颞鳞部或延伸至颧部.因此颞骨或乳突的病变也会向这些部位迁延.观察冠状位颞骨CT,应该包括颞骨岩部及颧部的结构,这样既可以发现中耳、内耳,内听道病变,也可以观察到颞骨相关的侧颅底病变.

  • 标签: 耳影像学 CT 中耳炎 前上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