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依那普利、磺酸氨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联合磺酸氨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磺酸氨地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那普利、磺酸氨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依那普利 苯磺酸氨氯地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压运用磺酸左旋氨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磺酸左旋氨地平片治疗,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和血压控制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经过8周治疗,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磺酸左旋氨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还具有较好的疗效,是比较理想的一种降压药物。

  • 标签: 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来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134例患者的诊疗资料,根据药物疗法差异均分成实验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他们分别接受磺酸左旋氨地平片和硝苯地平口服疗法,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和药物疗效。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后,实验组的SBP水平、DBP水平、药物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高血压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运用磺酸左旋氨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且发生不良反应率低,值得继续运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建立了甲酰胺在甘蔗和土壤中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甲酰胺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进行了研究。样品用乙腈提取,经Florisil固相萃取柱及N-丙基乙胺(PSA)净化,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当添加水平为0.05~2mg/kg时,甲酰胺在甘蔗植株地上部分(包括茎秆和叶片)、茎秆(去除叶片后的地上至肥厚带部位)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7%~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11.6%。甲酰胺在3种基质中的最小检出量(LOD)均为0.2ng,最低检测浓度(LOQ)均为0.05mg/kg。两年两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0.4%甲酰胺颗粒剂在甘蔗下种时一次沟施后覆土,以有效成分用量120和180g/hm2施药时,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在1.18~3.57mg/kg之间,半衰期为12.4~18.2d;成熟时采收,甘蔗茎秆中甲酰胺的残留量低于0.05mg/kg。参照我国制定的甘蔗上甲酰胺的临时最大残留限量(TMRL)值0.05mg/kg,按照推荐剂量及推荐剂量的1.5倍分别施药1次,成熟时采收甘蔗是安全的。

  • 标签: 氯虫苯甲酰胺 甘蔗 土壤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磺左旋氨地平片对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做具体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高血压门诊患者160例,随机拟定调查分组,观察组采取口服磺左旋氨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硝苯地平片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予以社区内的随访调查,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经调查,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舒张压、收缩压均得到有效控制,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压效果更明显,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磺左旋氨地平片用于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提高降压效率,降低药物副作用的影响,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社区调查,治疗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9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磺酸左旋氨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磺酸氨地平治疗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磺酸左旋氨地平治疗的观察组(40例),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磺酸左旋氨地平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氨氯地平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磺酸左旋氨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6年4月我院14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摸球法随机分成A组(n=70)与B组(n=70)。对B组给予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A组予以给予磺酸左旋氨地平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临床疗效88.6%高于B组82.9%,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B组患者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112、5.623,P<0.05)。结论磺酸左旋氨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磺酸左旋氨地平片对治疗高血压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在无锡市北塘区山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这些高血压患者中,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56.2岁。将这120例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而且在分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随机分配,每组60人。其中,对照组患者每天服用10mg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实验组患者则每天服用2.5mg的磺酸左旋氨地平片,而且两组的患者都要在吃完早饭后40分钟后再进药。让两组患者都连续进药2个月。分别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1个月后和两个月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并且做好记录,仔细分析,认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药一个月后在控制血压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控制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进药两个月后实验组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磺酸左旋氨地平片能够有效的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显著作用,而且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该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较少,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高血压,临床治疗,理想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老年高血压使用磺酸氨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4月在我中心门诊就诊的68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每日晨起给予磺酸氨地平片5~10mg口服,疗程为8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时每日测量1次,并记录心率、自觉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用药前后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各项指标的变化,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磺酸氨地平片后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后,血压由(172.0±19.2)/(106.0±9.6)mmHg下降至(141.3±12.7)/(85.6±6.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72.01%,总有效率为91.1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结论磺酸氨地平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简便的降压药。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老年人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邻甲酸酯增塑剂的应用,讲述了目前关于邻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危害性。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危害性
  • 简介:教研究是现代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古藏文文献中出现的""()一词成为教学者论证教渊源及其早期历史的基本证据之一。但是古藏文中""与教典籍中""的含义却相去甚远,与现代藏语中的""也不是一回事。与之相类似,""(辛)也是藏文典籍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词汇,且与""关系密切。作为西藏早期历史研究之一,笔者梳理和对比敦煌藏文文献与教典籍中的""和""的不同含义,通过其词汇意义的历史变迁,结合教典籍、教义教理和僧伽组织及寺院的形成时间,结果证明:吐蕃时期的""还只是西藏本土的巫术仪式之一,并非教;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宗教,教应是在吐蕃王朝结束之后才正式形成。教虽然以西藏本地的原始信仰为基础,且名称也源于古代,但是教的""不等于古藏文文献中的""。

  • 标签: 古藏文文献 苯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磺酸氨地平或氢噻嗪治疗高血压(文中高血压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门诊部收治管理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磺酸氨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氢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平均脉压(PP)及尿酸、肌酐、血糖、血钾、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DBP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与PP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酸、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血钾、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厄贝沙坦联合磺酸氨地平或氢噻嗪均能有效控制SBP,厄贝沙坦联合氢噻嗪能更有效控制DBP,但使患者肌酐和尿酸升高的风险增大;厄贝沙坦联合磺酸氨地平对患者肌酐和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运用。

  • 标签: 厄贝沙坦 苯磺酸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高血压 舒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