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近年来国内 1 , 4 丁发展迅速,产能已超过 200 万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整体开工率只有 50% 左右,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不少企业生产线成本倒挂被迫停产。优化产品结构,开发下游产品也成为行业每个企业的迫切需求。 1 , 4 丁烯售价是丁的两倍以上,丁炔加氢生产丁烯联产丁是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抢占市场先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1 , 4- 丁烯;联产;效益     1 , 4- 丁有很多的生产方法,但是真正投入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只有有数的 5 、 6 种。德国 Reppe 开发了用乙炔和甲醛作为生产原料来生产;日本公司三菱化成开发了用丁烯和醋酸来生产 1 , 4- 丁;在美国用环氧丙烷来生产的烯丙醇法;还有英国和德国公司合作开发的用 C4 馏分作为原料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的生产成本比较小,竞争力也较强。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竞争愈加激烈。    从国内外行情来说, 1 , 4- 丁的发展前景会很大,自 2001 年起,其生产的年均增长率大于 10% , [1] 然而每年的需求量却小于 10% ,这说明它的供求关系是供过于求。再来看我国,我国研究 1 , 4- 丁生产技术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利用的是 Reppe 的工艺方法,但是其产量却很低,只有每年 300 吨。到了八十年代,国家开始加快研究力度,建设了产量为每年 2000 吨的大型装置,但是仍不满足需求。直到九十年代引进了新技术 Davy-Mckee ,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大约为每年 1.5 万吨。    我国的 1 , 4- 丁主要消费在 PU 、 PBT 、 THF 、 BGL 等方面,在 2000 年 1 , 4- 丁的消耗量约 4 万吨,其中, PU 占 15% , PBT 占 37% , GB 占 15% , THF 占 19% 。 2005 年 1 , 4- 丁有 7 , 5 万吨的消耗量,并且这四种化合物的生产比例基本一致。 

  • 标签:
  • 简介:摘要:1,4-丁烯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化工原料,粗品为深棕色液体,精品为浅黄色或无色透明液体,广泛用于农药、医药、化工、电池、造纸领域。

  • 标签: 1 4-丁烯二醇 联产 丁二醇
  • 简介:华东地区进口乙出罐报价8650—8750元/吨,成交价8650元/吨;华东市场价格小幅回暖。江苏贸易商试探性报价多集中在出罐7150元/吨,市场明确报价不多,买家延续昨日心态,观望居多,成交情况暂时不甚明朗。

  • 标签: 二乙二醇 报价 华东地区 市场价格
  • 简介:上海石化38万吨/年MEG项目获国家批准;新加坡乙公司明年6月停车检修;MEG市场如何面临巨大社会库存;乙行情难以恢复稳定;Sabic新建乙装置明年向亚洲供货;

  • 标签: 世界 乙二醇 市场行情 生产装置 价格
  • 简介:提出丙酯中游离丙含量的直接测定方法。该法和萃取法对一系列样品进行对照试验,经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直接法更简单、快捷。回收率为95.7%98.0%,相对标准偏差为0.23%0.60%。

  • 标签: 测定 游离丙二醇 丙二醇酯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GC法检测聚乙4000中乙甘醇、三甘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以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采用程序升温方式,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乙甘醇、三甘醇的对照品溶液浓度在分别在4μg/ml~80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乙甘醇、三甘醇的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5.2%、6.9%、7.2%。结论:说明该检测方法专属性强,简便,灵敏度高,可适用于聚乙4000中乙甘醇、三甘醇的检测。

  • 标签: 聚乙二醇4000   毛细管柱GC法[1][5][6] 乙二醇 二甘醇 三甘醇
  • 简介:PEGT/PBT材料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Coleman首先提到了用亲水性组分聚环氧乙烷(PEO)改善涤纶树脂染色性的思路[1].1972年,DuPont推出商业化的聚醚酯HytrelTM,主要成分为聚四亚甲基醚(PTMG)/聚对苯甲酸丁酯(PBT)嵌段共聚物[2].Witsiepe和Hoeslchele等在HytrelTM的基础上,首次合成了PEGT/PBT,但其遇水溶涨、易水解,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3].20世纪90年代初,Fakirov等用酯交换法,以聚乙、1,4-丁及对苯甲酸甲酯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软、硬段含量的PEGT/PBT多嵌段共聚物[4].

  • 标签: 聚乙二醇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多嵌段共聚物 聚四亚甲基醚二醇 钛酸四丁酯 聚环氧乙烷
  • 简介:摘要以乙、丙酸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乙丙酸酯。讨论了酸摩尔比、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乙丙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了合成乙丙酸酯的适宜的工艺条件酸摩尔比为2.5∶1,催化剂为氨基磺酸,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1%,反应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乙丙酸酯的产率达到67.70%。气相色谱测得酯含量为96.73%。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产物折光率,用红外光谱(IR)、核磁(1HNMR)表征了适宜条件下合成的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产物为乙丙酸酯。

  • 标签: 乙二醇 丙酸 乙二醇二丙酸酯 影响因素 表征
  • 简介:陶氏日前宣布自2008年1月15日起或按合同规定,将对欧洲市场丙产品提价100欧元/吨,印度、中东和非洲市场提价150美元/吨。具体提价产品如下:

  • 标签: 丙二醇 产品 欧洲市场 非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