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885年英国皇家统计协会杂志发表了拉文斯坦(E.G.Ravenstein)的论文“迁移规律”(TheLawsofMigration),标志着人口迁移结束了毫无任何理论的时代。这篇著名论文依据的是1881年英国人口普查资料。拉文斯坦又根据20多个国家的资料,于1889年发表了第二篇论文,题目仍称为“迁移规律”。论文发表后,虽然受到各种不同的评论,拉氐理论仍不愧认为是研究人口迁移理论的始点。拉氐“迁移规律”可点纳如下七则:

  • 标签: 迁移规律 迁移理论 迁移距离 人口迁移 迁移量 个人因素
  • 简介:<正>人口迁移决不是新近出现的现象,但目前我们所处的无疑是人类迁移的黄金时代。人们总是表现出这样一种自然习性:偏爱具有更多财富、更舒适、更富有、更文明的地方,而不喜欢定居于他们的出生地。迁移只是在二十世纪才具有一种普遍的、大规模的性质。陆路、海路、横跨大陆的铁路线,尤其是速度日益加快的航空工具的出现,使更多的人可以简便而从容地去旅行,其费用却越来越低,因而,当今的每时每刻都有许多

  • 标签: 国际迁移 人口迁移 少数民族 发展中国家 移民 移居国外
  • 简介:<正>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的CPR/P50项目协议,我所于1986年下半年在广东省特大城市—广州市,中等城市—肇庆市,经济特区—珠海市,小城镇—德庆县德城镇等四个不同类型的市镇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抽样调查,共抽取样本户2000户,8310人(其中家庭户1981户,8234人,集体户19户,76人)。调查时限从建国以来至1986年6月30日止。本文拟就广州市区的调查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 标签: 人口迁移 广州市区 流动人口 抽样调查 人口研究 非移民
  • 简介: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迁移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梳理了老年人口迁移的原因,到新城市后的适应性问题,探讨了养老资源的内涵及其供给模式,并对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 标签: 老年迁移人口 养老资源 养老资源供给 老年社会学
  • 简介:舟山群岛悬居大海,相对孤立,自古是一个多元的人口社会,历史上海防、“海禁”和展复政策,都带来过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人口变迁历史有助于探索舟山群岛的人Izl,迁移规律.为寻找新时期的人口发展、布局方向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撑。

  • 标签: 舟山群岛 人口迁移 对策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越来越多。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京津冀区域内人口迁移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京津冀人口迁移的原因,接着分析了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于人口迁移问题的建议。

  • 标签: 京津冀 人口迁移 流动人口 农村剩余劳动力
  • 简介:20世纪60年代的移民研究中,新古典经济学观点占了主导.20世纪最后25年出现的一些理论和观点框架,反映了移民与社会政治经济日益密切的联系,对移民研究具有指导价值.移民现象千姿百态,呈现多方面多形式,不是某个理论所能概括.因此,开展对移民相关知识的研究亦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国际人口迁移 理论 生产的知识 利用的知识
  • 简介:贞观十四年,唐減高昌并於其地置西州後,为了加强对西州的控制,一方面把高昌王室及大族、百姓等不少人迁移至长安、洛阳,另一方面则从内地发遣罪犯充实西州,并於贞观末有计画地把雍州无地或少地的民户迁来西州。高宗即位後,由於西域政局不稳,唐又把高昌王室及大族等一干人马放还西州,从而使西州人口有了不少增加。但西州土地毕竟有限,不能容纳过多的人口。於是,大致在龙朔、总章年间,唐王朝又有计画地把西州拥有土地的民户迁出盆地,而重点是昭武九姓粟特人,一定程度体现了唐的民族政策。唐初西州人口迁移的这一变化历程,充分反映了唐王朝对经营西州的重视,从而使西州成为唐全力经营西域的坚固堡垒.

  • 标签: 唐朝 西州 人口迁移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元代岭南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历史状况、特点及其意义,以从更多方面认识古代岭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特点与规律。

  • 标签: 岭南 少数民族 人口迁移
  • 简介:<正>人口迁移的适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最佳配置。很明显,离开人口按照自身规律不受阻碍的迁移流动,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都曾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包括国际人口迁移,人口分布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由此发生巨变。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人口迁移仍相当活跃,在调节劳动力需求、协调人口与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着

  • 标签: 人口迁移 迁移流动 发展人 性别比 我国人口 婚姻圈
  • 简介: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全方位探索──评《当代人口迁移与城镇化》江流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这两种人口变动现象背后都隐涵着深刻而丰富的社会经济原因与后果。从经济角度而言,作为劳动力及潜在劳动力人口迁移流动是市场经济中经济要素自由转移流动的需要,也是实现人力...

  • 标签: 人口迁移流动 人口城镇化 著作者 全方位 迁移人口 教育出版社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流动迁移速度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由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流动人口构成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关注这一不断增加的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利益和需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人口学界和社会各界近年来非常关注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

  • 标签: 社会性别 人口学 中国 人口流动 户籍制度 妇女健康
  • 简介:本文运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检验了劳动力在迁移过程中的自选择假设,即低技能劳动力通常倾向于从技能回报率与收入差异较大的地区迁往技能回报率与收入差异较小的地区.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较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有着更高的迁移倾向,而且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会降低迁移率,其主要原因在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的迁移倾向会下降;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收入水平也是影响迁移动机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自选择 收入差距 技能溢价
  • 简介:[内容摘要] “人口迁移”是高一地理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鉴于部分学生对“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和趋势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的现实困境,笔者尝试基于教材中的“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这一“问题研究”,引领学生通过管窥“农民工现象”背后的“人口迁移”,全面、深入、细致地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以及趋势等。

  • 标签: [] 农民工现象,人口迁移
  • 简介: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移曹树基鲁西南地区包括鲁西平原和鲁南丘陵,明代属山东东昌府和兖州府。关于洪武时期鲁西南全境的移民活动,以往的研究仅集中于《明实录》记载甚详的东昌府境,对于其他地区则知之甚少。本文不仅根据《明实录》,而且根据地方志和地名志中的...

  • 标签: 东昌府 山西移民 洪武年间 移民人口 洪武时期 鲁西南地区
  • 简介:<正>在利用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深入分析城乡人口迁移时,必须充分注意这次普查关于迁移人口调查统计口径的限定,尤其不能忽视以下两点:1、这次普查登记的迁移人口是指1985年7月1日常住地与1990年7月1日常住地比较.发生跨县、市变动的人.即不包括县、市内特别是县内城乡迁移人口.但以往有关调查研究表明.80年代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村人口向市镇的迁移已经转为以向镇的迁移为主,而在向镇的迁移中又以就近迁入县内小城镇为主。这次普查因口径限定,未能充分显示这一重要特点。2、在城乡迁移人口普查数据的汇总表中,迁移人口的原常住地即迁出地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类型“城市街道、镇、乡”划分,而现住地即迁入地按“市、镇、县”划分,由于“市”中除城市街道外还含有市辖镇和市辖乡,因此,上述迁出地与迁入地划分中的三类相应地域并非严格的同地域口径。在非同地域口径基础上求得的城乡人口迁移数量难免会有一

  • 标签: 城乡人口迁移 农村人口 迁移人口 态势分析 人口迁移增长 城镇化
  • 简介:时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极其频繁的时代.本文主要探讨明清两代今陕西省境内的人口迁移过程,包括人口迁移的原因、形式、迁移数量、外来移民的地区分布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总结了外来移民对迁入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开发、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外来移民的大量迁入,明清时期陕南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面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客观上促进了各有关迁入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大肆毁林开荒,盲目扩大耕地面积,致使陕南山区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从而制约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教训我们应引以为诫.

  • 标签: 明清时期 陕西 人口迁移 中国 经济开发 生态环境
  • 简介:摘要黑龙江省地处我国北部,自从建国以来,其已经被列入重点开发的省份之中,该省的人口迁移问题也成了多方关注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人口迁移是构成人口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黑龙江省人口迁移数量大,涉及面广,已经成为了一个饱受关注的问题,它正在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其显示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 标签: 黑龙江省 人口迁移 趋势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