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的发育变化的形态学规律.方法:选取出生后一个月内不同时期的大鼠,常规切片染色后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分别测量不同组别大鼠细胞的密度及直径.结果:细胞直径随年龄呈增长趋势,至PD30已基本接近成年水平.细胞密度在PD0~PD15呈下降趋势,之后基本不再变化.结论:表明出生后一段时间内细胞在形态上仍要经过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 标签: 大鼠 伏膈核 生后发育期 形态学
  • 简介:一、(nucleusaccumbenssepti,NAc)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和功能研究1.NAc的解剖定位:NAc亦称.是中脑一边缘多巴胺系统环路的重要团,属于前脑边缘团.其前后径约10mm,左有径约15mm,上下径约5mm.其位于纹状体腹侧,底部与腹侧苍白球(ventralpallidum,VP)相毗邻,是边缘系统连接纹状体、锥体外系运动的接门。

  • 标签: 伏隔核 阿片 药物成瘾
  • 简介:发电出力与太阳辐射强度和温度等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在出力预测模型中,气象因素与出力数据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同时各气象因素之间也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偏最小二乘(KPLS)方法具有较强的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本文基于KPLS方法建立光发电出力预测模型。利用光电站的历史气象数据和出力数据对KPLS预测模型进行训练,训练的模型用以预测光电站的出力。通过实际光电站运行数据的验证,并将预测结果同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的预测结果相比较,实验结果显示KPLS预测模型具有较准确的预测能力和较强的适用性。

  • 标签: 光伏发电 出力预测 偏最小二乘 核偏最小二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hrelin作用于神经元对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体动物行为学测试技术,于双侧壳部微量注射ghrelin,并采用开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焦虑行为的改变.结果ghrelin将减少大鼠在开场测试中进入中心区域的次数和停留的时间;减少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的时间.结论中枢注射ghrelin有致焦虑的效应,为临床上使用ghrelin相关药物治疗焦虑情绪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Ghrelin;;焦虑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3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Ac在疼痛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nucleus accumbens, NAc)的疼痛调节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子、细胞、神经环路和临床等方面。文章综述了NAc在疼痛调节中的作用,并从分子和神经环路角度系统阐述NAc参与疼痛调节的过程及其可能机制,这些机制将为深入探讨疼痛问题以及治疗疼痛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伏隔核 疼痛 环路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脏手术后并发肌麻痹行肌折叠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5例小儿心脏术后诊断肌麻痹,行肌折叠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1例患儿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肌麻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康复,肌折叠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防治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减小腹压,加强营养及心理护理,对患儿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脏手术 膈肌麻痹 膈肌折叠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脓液积聚在一侧或两侧的肌下、横结肠及其系膜的间隙内者,通称下脓肿。下脓肿绝大多数是由于腹腔内器官化脓性感染,空腹脏器穿孔所致的腹膜炎引起的并发症,少数是手术后的并发症。

  • 标签: 膈下脓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下脓肿成因及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4月―2009年4月52例下脓肿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门脉高压脾肿大687例术后发生下脓肿43例,占6.3%;外伤性脾破裂495例术后发生下脓肿6例,占1.2%。52例患者中14例保守治疗,其中12例治愈,2例死亡;14例行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12例经1~3次穿刺引流治愈,其余2例穿刺引流效果差,改开腹手术。26例手术引流,死亡7例,死亡原因主要为败血症、肝功能衰竭、合并其他重大外伤。结论门脉高压症脾切除较外伤性脾切除有更高下脓肿形成率,其成因与患者肝功能、脾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缺陷及下解剖学特点有关。经腹引流及B超引导穿刺引流对下脓肿有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膈下脓肿 手术引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中国儿童横高度指数(diaphragmatic height index,DHI)正常值范围,探讨其在膨升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确诊为膨升的52例患儿相关资料。其中,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15.7个月,范围在2.0~132.0个月,将此52例患儿作为膨升组。收集同时期排除心肺疾病、脊柱侧弯畸形及无产伤外伤史儿童的胸部前后位X线片,共280例,作为正常儿童组,按年龄将280例儿童分为4个年龄段:①年龄<1岁儿童共80例;②1岁≤年龄<5岁儿童共68例;③5岁≤年龄<9岁儿童共56例;④9岁≤年龄<12岁患儿共76例。同时测定60例正常成年人的DHI,作为成人组。根据胸部X线片测量胸椎T10上下缘之间距离(vertebrae height,VH)和一侧抬高的横最高点与对侧横最高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diaphragmatic highest distance,DHD),按公式DHI=DHD/VH计算得出DHI值。数据间差异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 Wallis检验。结果①正常儿童组各年龄段DHI值分别为0.95±0.42(年龄<1岁),0.70±0.31 (1岁≤年龄<5岁),0.59±0.22(5岁≤年龄<9岁),0.65±0.28(9岁≤年龄<12岁),成人组DHI值为0.67±0.31。年龄≥1岁各年龄段正常儿童及成人比较,DHI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I值保持稳定。②膨升组年龄<1岁的患儿DHI值(4.67±1.65)与年龄<1岁的正常儿童组DHI值(0.95±0.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年龄≥1岁的患儿DHI值(3.35±1.09)与年龄≥1岁的正常儿童组及成人组DHI值(0.65± 0.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52例膨升患儿中14例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38例偶发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反复感染患儿和偶发感染患儿的DHI值分别为4.25和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结论DHI值是一种评价膨升的客观指标,测量方法简单、易操作,可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儿童 膈膨升 横膈高度指数
  • 简介:目的了解脑手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用立体定向术封ul例海洛因依赖者做前扣带回及(Nucleusaccumbens,NAc)的损毁术。手术前后进行海洛因心理依赖及觅药行为自评量表及智商和记忆商数的测定和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评定,对手术的效果和副反应进行观察,另外,还做了手术前后性激素测定。术后进行3-6月随访。结果术后患者心理依赖消失或明显减轻,第一周智商和记忆商数下降,第二周开始恢复,术后24人有短时间尿失禁,10人有大便失禁,2周后恢复。男病人术后血睾酮含量增高,雌二醇含量下降。SCL90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术后比术前明显下降(p<0.05),随访发现复吸者有15人。结论扣带回及毁损术是治疗海洛因躯体和心理依赖有效、复吸率低及副反应小的方法。

  • 标签: 伏隔核 心理卫生自评量表 海洛因依赖者 心理依赖 记忆商数 手术前后
  • 简介:在改进的密度模型基础之上,利用束缚核子内夸克分布参数公式计算了深度非弹性散射中轻效应函数,发现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检验了夸克分布参数公式的合理性.

  • 标签: 改进的核密度模型 夸克分布参数公式 轻子-核DIS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脓肿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学回顾分析下脓肿和文献报告的病例。结论术中损伤,术后引流不畅是造成下脓肿主要原因,而早期诊断及B超引导下反复穿刺或手术引流是治愈关键。

  • 标签: 膈下脓肿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脓液积聚于肌以下、横结肠及其系膜以上的间隙内,通称为下脓肿;如以肝脏及其镰状韧带为解剖标志,则下脓肿可分为左、右下,肝上、肝下间隙脓肿。目的讨论下脓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下脓肿一经形成,除小的可吸收外,较大的脓肿如不引流,长期感染可使身体日渐消耗,终于衰竭,死亡率颇高,因此需要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

  • 标签: 膈下脓肿 外科治疗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以小气道的进行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呼吸衰竭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呼吸肌是呼吸运动的动力泵,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在呼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约占全部呼吸肌的60%~80%[1].1977年,Roussos[2]等人首次证实了人体肌在阻力呼吸状态下会发生疲劳,从肌疲劳的角度对COPD患者通气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近些年来,有关肌疲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拟对此做以简要综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膈肌疲劳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用BL-420F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采集10只家兔的神经放电和肌收缩信号,用电针对家兔“内关”穴分别进行疏波刺激和密波刺激后观察神经放电和肌收缩信号的改变,发现疏波刺激对神经放电和肌收缩有抑制作用,密波刺激对神经放电和肌收缩具有兴奋作用,针刺“内关”穴对神经放电和肌收缩有双向调节作用,证实了“内关”穴与神经之间存在神经传导通路。

  • 标签: 内关 膈神经放电 电针
  • 简介:摘要:用BL-420F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采集10只家兔的神经放电和肌收缩信号,用电针对家兔“内关”穴分别进行疏波刺激和密波刺激后观察神经放电和肌收缩信号的改变,发现疏波刺激对神经放电和肌收缩有抑制作用,密波刺激对神经放电和肌收缩具有兴奋作用,针刺“内关”穴对神经放电和肌收缩有双向调节作用,证实了“内关”穴与神经之间存在神经传导通路。

  • 标签: 内关 膈神经放电 电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