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周期麻痹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选取本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36例周期麻痹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综合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心得和体会。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8%;对照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周期麻痹患者实施全方位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对周期麻痹患者进行综合的急救护理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低血钾 周期性麻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周期瘫痪的患者诊治加以总结,提高对周期瘫痪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周期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因其发病原因,机制不清,常由于累及呼吸肌、心脏而致死,补是治疗的关键,故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临床探讨
  • 简介:周期麻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组综合征,以青壮年男性多见,有家族遗传倾向,在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的障碍为主要表现。本文收集会泽县者海中心卫生院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周期麻痹患者28例,进行血清、心电图、肌力、自细胞总数的变化及治疗过程的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低钾 周期性麻痹 氯化钾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期麻痹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低钾血症周期患者予及时的补处理,同时做好用药注意事项及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论对周期麻痹的综合护理可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低钾性 周期性麻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期瘫痪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周期瘫痪的临床资料。口服及静脉补为主要治疗措施。转归痊愈35例。结论周期瘫痪病因复杂多样,认识原发性及继发性周期瘫痪的临床特征,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低钾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找出常见病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病病因。结果病因从多到少依次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6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6.7%),肾小管酸中毒(8.3%),用糖皮质激素后(3.4%),柯兴氏综合征(3.4%)原因不明(3.4%)。结论周期麻痹常见原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病因
  • 简介:周期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病,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瘫痪为特征,发作时伴有血清含量的改变。常在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过度利尿、过劳、受凉、感染等条件下发病。起病较急,常于睡眠中发病,瘫痪多从下肢开始,两侧基本对称,先近端后远端出现无力,随后上肢也受累。神志清,大多无意识障碍。现将2004~2007年我院收治的突发肢体痿软无力患者32例报告如下。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临床分析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期麻痹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5例周期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原发性周期麻痹27例,继发性18例,其中继发于甲亢者13例,肾小管酸中毒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多在夜间及凌晨清醒后发病,经口服及静脉补、补充门冬氨酸镁后全部患者肌力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周期麻痹抢救成功的关键,补充门冬氨酸镁是重要措施。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期麻痹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4例低钾血症周期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结果结论周期麻痹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补,做好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护理,同时做好补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必要时及时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 标签: 低钾性 周期性麻痹 护理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8岁,因四肢弛缓瘫痪伴心悸2天就诊,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麻木,以近端为甚,逐渐延伸至双上肢并且肢体不能活动,同时伴心悸气促,查血2.0mmol/L,拟周期麻痹收入院.曾有类似发作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6.6℃、P96次/分、R26次/分、BP14/10kPa、神清,精神疲倦,平卧,呼吸稍促,头颈部无异常,双侧甲状腺Ⅱ°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罗音,心界左下扩大,HR108次/分,房纤律,未闻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3次/分,四肢肌张力减退,四肢呈弛缓瘫痪,肌力均为Ⅰ级,瘫痪程度近端重于远端.双膝腱反射消失,痛、温觉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

  • 标签: 低钾 周期性麻痹 并发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周期瘫痪的患者诊治加以总结,提高对周期瘫痪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周期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因其发病原因,机制不清,常由于累及呼吸肌、心脏而致死,补是治疗的关键,故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麻痹患者护理要点。方法对38例急诊麻痹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科学、系统、细致的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急诊麻痹患者康复。结论临床护理对急诊麻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 标签: 低钾性麻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周期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的相关状况。方法本文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患者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周期麻痹患者,本文选择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进行补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神经传导波幅、神经传导速度、F波和H反射的变化状况。结果在本文的调查当中存在7例患者发作期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占28.00%;20例患者在发作期存在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的状况,而且患者传导速度存在减慢,波幅存在降低,患者的F波和H反射潜伏期趋于正常或延长,占80.00%;对所有患者进行补治疗以后,患者的能够恢复正常,甲恢复正常之后,患者的神经传导也完全恢复正常。结论临床周期麻痹能够导致患者出现感觉神经传递障碍,使得患者存在有感觉异常的情况,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为患者选择采用补治疗,能够使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相关症状消失,对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神经电生理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