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产生超短脉冲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装置、测量方法,论述了超短脉冲的应用、主要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 标签: 超短光脉冲 主动锁模
  • 简介:采用柱坐标下的时域有限差分法以及射线追踪法(频域法),对低空核爆炸电磁脉冲(NEMP)穿过电离层后的波形进行了数值计算。由于电离层的色散与时延作用,电磁脉冲波形变成1个震荡的波包.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步卫星轨道上,NEMP电场强度幅值在10^-3~10^-1V/m量级,是可以监测到的。

  • 标签: 数值计算 电磁脉冲信号 核爆炸 低空 时域有限差分法 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脉冲治疗烧伤创面后色素沉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月12月强脉冲技术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经1疗程(4次)治疗,随访6个月,患者疗效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浅Ⅱ度烧伤30例总有效率90.0%高于深Ⅱ度烧伤20例的70.0%(P<0.05);41例总有效患者平均年龄(46.34±13.23)岁小于9例无效的(57.78±12.34)岁(P<0.05)。结论强脉冲治疗烧伤创面后色素沉着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强脉冲光 烧伤创面 色素沉着
  • 简介: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多种临床表现是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在心身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采取心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但是,在目前临床实际中,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难以普遍开展,致使这类单纯采用生物疗法的心身疾病患者,病程迁延、易反复、不能治愈。本文采用脉冲刺激仪,通过信息耦合方式,诱导、同化患者的脑电变化,对52例消化系统心身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结果发现使用该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同时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刺激诱导治疗心身疾病,是生物反馈理论应用于该领域的新尝试,由于该技术安全、有效、简便、易行,为心身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标签: 脉冲光刺激仪 心身疾病 情绪障碍 焦虑 抑郁 脑电
  • 简介:叙述了近年来在天津大学研究及开发光互连网络的情况.这些研究围绕着解决信号传输中的延迟和通信带宽,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完成包括64个处理器的光电混合处理器阵列系统;giga-bit/s机群系统互连链路;在链路中采用时分复用技术(TDM),实现了"虚拟并行传输";在链路中设计了硬件路由功能,并组成光环网;在网络系统中实现波长路由,并建立了波长路由双环网,采用该技术可以避免路由延迟;在互连网络中应用了MEMS开关,实现了星型-环形二级结构;用同步传输技术实现了多通道数据传输卡.

  • 标签: 光互连技术 信号处理 信号传输 信号延迟 通信带宽 光网络
  • 简介: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方法证明了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神经元存在随机共振现象,并将该神经元用于含噪声方波脉冲信号的传输,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输系统的输入输出比增益,从而大大地抑制了信号中的噪声.本文的研究不仅给出了一种具有随机共振现象的简单神经元模型,而且将神经元的应用推广到周期性脉冲信号的传输领域.

  • 标签: 神经元 非线性系统 信号传输 信噪比增益
  • 简介: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分析,对神经元脉冲电位信号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峰电位检测,获得脉冲电位信号样本,以主成分进行预分类,选取与类中心方差小的典型脉冲电位集合作为径向基网络的训练样本,让神经网络进行自适应学习,以实现对原始信号的分类。仿真结果表明,在对模拟的脉冲电位信号进行分类时此方法的错误率比主成分聚类法和形状聚类法小。多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电活动信号应用此方法分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脉冲电位分类 多电极阵列 主成分分析 海马神经元网络
  • 简介:利用1×4光纤耦合器制成了4×10Gbit/s的时分复用器,并对由该时分复用器产生的40Gbit/s信号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造成复用信号幅度随机波动的原因及改进方法.实验表明,改进后的40Gbit/s信号波动很小,已经达到OTDM系统要求.

  • 标签: 10GBIT/S 实验研究 光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器 光纤耦合器 改进方法
  • 简介:在光纤通信中,脉冲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色散、损耗和非线性等作用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演化和畸变。脉冲演化的规律遵循非线性薛定谔方程(NLSE)。由于NSLE在一般情况下无法求得它的解析解,因此通常需采要用数值方法来求解。本文使用了分步傅里叶方法对NLSE进行了求解,并用利用这一结果对四种常见的光通信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的演化情况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分别模拟了几种常见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包络的演化情况。

  • 标签: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分步傅里叶方法 光脉冲
  • 简介:对光外差超声无损探伤实验系统的结构、原理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系统参数设计中信号与本振的光程差、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和聚焦透镜的焦距这三个要素对外差效率的重要影响,根据理论计算所设计的外差超声无损探伤系统,外差效率可达0.965。该系统用于由脉冲激励超声工件的内部探伤,观察到距离1555mm处钢管微小裂缝的超声反射信号。对零差信号利用三角函数拟合和最小二乘法进行数学处理,可测得裂缝处相对探测点的距离,相对误差为0.19%,可以达到对金属管道远程无损探伤的要求。

  • 标签: 光学无损探伤 光外差测量 外差效率 拟合 最小二乘法
  • 简介:本文介绍了DWDM传输系统中的波长监控技术,并对实现监控功能的单板SS71SC1、SS71SC2的性能、原理进行了介绍,对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各种告警进行了总结。

  • 标签: DWDM 监控通路 监控单板
  • 简介:2MeVaverageY-rayenergy,6nsdurationbremsstrahlungradiationfromtheconicalanodediode,Ahybridsolid-stateinductionmodulatorwithpulsetransformertodriveSLACklystrons,CostEffectiveMultiPulseTransformerSolutionsForHarmonicMitigationinACDrives,Developmentofamagneticpulsecompressionmodulatorforfluegastreatment,FieldanalysisofTWTHVPStransformerandHVmodule,Highvoltagepulsegeneratorusingboostconverterarray,SurgeSimulationinPulseTransformerModelbyNumericalElectromagneticFieldComputation。

  • 标签: 脉冲变压器 SLAC电子管 脉冲变换 电磁估计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以6脉冲可控硅变流器为基础的新的脉冲倍增技术。利用这种新推荐的技术,在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这两方面都已获得了12脉冲,18脉冲以及24脉冲运行。提供了一种在整个相角范围内的控制策略以及先进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分析。从实验室原型得到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理论。

  • 标签: 6脉冲晶闸管变流器 脉冲倍增技术 高功率 控制策略 功率变流器
  • 简介:现实世界中许多复杂动力网络的状态不仅仅是单纯的连续变量或离散变量,而是两者同时存在与作用.基于这种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拓扑切换复杂动力网络模型,并讨论了在脉冲控制下这种网络的镇定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值示例和仿真结果,来阐明这种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 标签: 复杂动力网络 拓扑切换 脉冲控制 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