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海军的发展势头仍没有衰减的迹象,并已拥有数目相当可观的导弹巡洋舰、直升机母舰、航空母舰和大型两栖攻击舰等,成为一支以潜艇为主的“均衡发展”的海军。海军的发展战略强调在全球范围内保持持久的作战能力,并雄心勃勃地开始实施全球争霸的远洋进攻战略,即在已具备“均衡的具有远洋战役进攻能力”的基础上,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将海军逐步发展为一支能够在平时和战时与美国庞大的航母编队全面争夺制空、制海权的远洋战略进攻力量。

  • 标签: 全球范围 20世纪80年代 作战能力 导弹巡洋舰 直升机母舰 两栖攻击舰
  • 简介: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时事出版社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专家纵论”形式.推出50余万字的《全球战略大格局——新世纪中国的国际环境》一书,很快引起关心世界形势发展的广大读者的强烈兴趣。本书有四个特点:

  • 标签: 全球战略 国际关系研究 世界形势 国际环境 格局 中国现代
  • 简介:风靡全球的“绿色战略”薛荣久八十年代是世界环境保护意识崛起的十年,九十年代则是环境保护行动的十年。在世界市场上“绿色”产品走俏,“绿色战略”盛行,一场“绿色”革命方兴未艾。“绿色战略”的含意“绿色战略”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绿色”产品;二是“绿色”生产...

  • 标签: 绿色战略 工业生态系统 产品寿命周期 废弃物 媒体战略 课税制度
  • 简介:本文根据近期美国军政当局发布的战略性文件和采取的重大举措,从价值取向、威胁判断、政策目标、实际操作、最终效果等方面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剖析。

  • 标签: 美国 全球战略 剖析
  • 简介:"公共性自律"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或缺的整体的价值理性共识,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因此构成文明、公正而健康的现代市场社会的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偏狭之"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要使这种"公共事业"的实现成为现实的可能,则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选择.

  • 标签: 公共性自律 公共领域 公民社会共同体
  • 简介: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继续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美国对中东政策的核心,而美国在伊拉克的政策失败无疑是首要原因

  • 标签: 全球战略调整 美国全球战略
  • 简介:美国很早就制定了自己的全球战略。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的全球战略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尽管如此,美国的全球战略也没有像在今天这样备受关注。特别是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已不仅仅停留在专家学者的文章和著作中,而是广泛存在于政党和政府的各类文件,以至广大民众的日常语汇中。在今日世界,人们在不同场合所说的美国的全球战略,其中的涵义是不同的。本文从解释美国全球战略的涵义入手,系统阐述美国全球战略的历史演变,(小)布什政府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历史继承及其在“9·11”事件后对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最后简要说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美国 全球战略 布什政府 “9·11”事件 外交政策 综合国力
  • 简介:如果有谁问“2005年中国开店最多的企业是哪家”,答案毫无疑问是“中集团”:如果有谁想知道“在流通领域跨行整合力度最大的企业是哪家”,谜底也是“中集团”;如果业内要评选“在流通业谁最有潜力将自己打造成百年老店”,那么,中集团会是最热门的候选企业之一。

  • 标签: 三板 流通领域 百年老店 企业 集团 流通业
  • 简介: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幕尼黑的宝马公司(BMW)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90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10名。

  • 标签: 全球化战略 宝马汽车 汽车企业 宝马公司 高档汽车 高级轿车
  • 简介:美国认为,控制里海地区可使美国在黑海、里海、地中海、阿拉伯海、波斯湾“五海”地区和整个欧亚大陆取得优势地位。美把俄罗斯和伊朗视为其在该地区利益的主要威胁,把中国视为21世纪在该地区的可能竞争对手。美把建立通向西方的油气运输走廊作为其实施里海地区战略的重心。美一旦控制里海地区,欧亚大陆的力量对比将向美国方向大幅倾斜。

  • 标签: 美国 全球战略 里海地区战略 中国 欧亚大陆 能源战略
  • 简介:职业安全和卫生为全世界关注.讲到全球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问题,国际劳工组织估算的数字异常严峻:全世界每年因工伤和职业病死亡的人数约200万人.此外每年还有2亿7千万人受到工伤事故危害,有1亿6千万人患职业病,由此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

  • 标签: 劳动 战略 利得 经济增长 国家 全球
  • 简介: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社论认为.这是一个攻防兼备、以中国为中心点的新战略.旨在为新型国际关系开创新路。这个新战略有很强的主动性.力图将中国的经济能量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发射出去.抵制西方国家“唯我独尊”的心态:同时.这个新战略也渗着“以和为贵”的中国文化色彩.与西方惯用的“大棒加胡萝卜”迥然不同。

  • 标签: 中国 全球战略 《联合早报》 西方国家 攻防兼备 国际关系
  • 简介:二战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曾做过几次调整。战后之初,由于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处于绝对优势,杜鲁门主义表现为不可一世的狂妄、把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民族革命运动或社会主义运动,都看作是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威胁,横加干涉。20世纪70年代因陷入越战泥潭,尼克松主义表现为相对的战略收缩,表示仍将参与盟国和

  • 标签: 全球战略 布什政府 中美关系 对外政策 反恐战争 国家导弹防御体系
  • 简介:一、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分析对于全球化过程的认识,存在多种看法.笔者认为,全球化现象的产生,始于18世纪中叶,至今已经历了产生与扩大、形成与对抗和掀起浪潮的三个历史时期,也可称为经历了三轮全球化.

  • 标签: 发展 全球化 中国 战略选择
  • 简介:一、邓小平全球战略思想:问题的提出与理论依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特别是冷战时期),人们在谈论全球战略时,一般都是指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那么,在世界趋向多极化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就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事实并非如此。世界上各主要力量都提出并具有自己明确的全球力量部署战略,这种部署就是一种全球战略。那么,中国是不是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应不应该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可以说,我国政府虽然没有正式使用“全球战略”的概念,但邓小平对此实际上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观点。根据李忠杰教授的查证、研究,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邓小平共4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个词,但都说的是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而在1998年出版的《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则有十余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一概念,其中,既有涉及中美关系的,也有直接从中国自身角度而提出的。比如,1980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时,说到:“对我们中国来说,考虑问题历来不从中国自身利益一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全球战略来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中国自身战略的意义上使用“全球战略”这一重要概念,以后又从各个方面使用这一概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球战略”思维。因此,我认为邓小平是具有全球战略思想的,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深刻的战略性思维。

  • 标签: 邓小平 全球战略思想 外交政策 国家利益 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