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解决脊髓前方受压的有效方式。理想的颈前路手术应达到以下目的:(1)直接彻底减压;(2)重建丢失的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3)牢固的骨性融合。传统的手术方法是以减压、植骨、再辅以适当外固定为基本方式…。但在不使用器械的融合术中,植骨可能因塌陷、挤出、吸收或不稳定压入椎管而失败。植骨块后移可致颈髓损伤,前移则导致食管、神经、血管的损伤。又由于植骨块与上下椎体接触面之间的微动,可致植骨融合失败,假关节形成。

  • 标签: 植骨融合术 颈前路 钢板内固定 减压 配合 椎体
  • 简介: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外科植入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近几年检测外科植入,依据GB/T16886.6-1997标准,从炎症、纤维囊壁形成、周边组织反应及材料降解四个方面进行组织学观察评价比较。结果 镍-钛合金类、胶原止血海绵材料组织反应较轻,有些植入点还优于对照材料;而羟基磷灰石类材料组织反应呈中度,甚至有的植入点呈重度。结论 依据GB/T16886.6-1997标准,评价得分被检材料生物相容性是良好的。通过本文综合分析比较,以期对外科植入材料的选择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外科植入物 组织学 评价
  • 简介:肘关节骨折在创伤骨科多见,由于关节骨折对位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切开复位固定,但金属固定需二次取出,增加了感染风险及病人痛苦。可吸收固定的出现对肘关节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材料科学的发展保证了可吸收固定既可在人体内水解吸收,又保证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保持足够强度。我院自1998年3月~2002年9月采用可吸收钉棒治疗肘关节骨折18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 标签: 可吸收内固定物 肘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金属内固定物 骨折愈合过程 关节内骨折
  • 简介:临床治疗骨折的传统固定物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固定的不足主要是与骨组织力学性能不匹配,用于骨折固定时过高的刚性引起的应力遮挡作用易导致骨质疏松、骨萎缩或二次骨折,且受损骨骼可以负重后,还需再次手术取出;其次是生物相容性差,金属在体液环境中会因溶蚀产生有毒物而引起组织刺激反应.

  • 标签: 可吸收内固定物 生物相容性 高分子聚合物 复合材料
  • 简介: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严重的创伤及固定的使用不当等原因会发生骨不连,对此,我们采取Gamma钉固定骨治疗12例,经临床随访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 标签: GAMMA钉 股骨粗隆间骨不连 骨折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注入固骼生或异体骨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3组。均行后路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固定,伤椎椎体内植入固骼生(A组)或异体骨(B组),并与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C组)比较,于术后不同时间进行临床腰背痛VAS评分、神经功能分级及影像学观察伤椎体高度、矢状位指数(SI)。结果手术后1年患者伤椎体高度A组(0.96±0.03)、B组(0.95±0.03)高于C组(0.85±0.0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年伤椎矢状位指数(SI)分别为8.12±1.80、9.47±3.63、18.67±3.84,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3个月A组VAS评分(1.41±0.67),C组为(1.33±0.67)低于B组(2.50±0.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12个月时C组VAS评分(1.60±0.77)与A组(0.71±0.42)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1.06±0.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植入固骼生或异体骨结合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可减少椎体高度角度丢失,预防手术后椎体塌陷及后凸畸形,伤椎植入固骼生还能减轻腰背疼痛。固骼生可作为伤椎的良好植入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自1956年White氏报告,后经仲剑平等在我国改进并推广小肠固定术以来,使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增加了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肯定的方法,但它需要有特制的米—阿氏管或小肠固定管。不少单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管子不得不放弃此手术。我们术前临时用鼻胃管改制成简易的小肠固定管,在2例病人应用,均获得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取2根相同型号的橡胶鼻胃管,将其中一根末端有侧孔部分剪去(亦可不剪),套入另一根鼻胃管

  • 标签: 小肠内固定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鼻胃管 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 胃癌根治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器与固定者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将84例胫骨骨折按固定方式分两组,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两方面比较.结果:外固定器组49例平均愈合时间148天,仅2例产生针道感染,1例复诊中发生移位.固定组35例平均愈合时间204例,出现15例并发症.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范围广,愈合时间快、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损伤少,经济.值得推广.

  • 标签: 有骨折 单侧外固定器固定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AF固定失败后断钉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年龄、性别、植骨及截瘫等因素对断钉的影响,指导临床在较为准确的时间取出固定.方法对33例行AF钉固定的患者进行随访,用Cox回归对断钉的失效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断钉发生在术后400~500d,而且本研究中断钉率较国内其它相关报道高,可能与植骨率较低有关.结论AF钉固定后,大多数在术后400~500d开始疲劳断裂,因此,AF钉在术后一年取钉较佳.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AF内固定治疗 断钉 影响因素 COX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股骨骨折固定方法选择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四种固定方法治疗126例股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梅花针、自动加压钢板、L-梯形加压钢板和交锁钉治疗股骨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结论:不同类型的骨折宜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交锁钉固定较安全、可靠.

  • 标签: 股骨骨折 内固定 手术 临床资料 治疗
  • 简介:Gss是一种固定器材,分为GssⅡ代及Ⅲ代,用于退行性椎体不稳,腰椎滑脱,胸腰椎骨折,胸腰椎畸形矫正及胸腰椎体肿瘤术后固定,我院从2003年5月以来开展Gss固定手术15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GSS 手术配合 内固定术 2003年5月 内固定器材 胸腰椎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以来,采用该方法治疗Pilon骨折27例,按Ovadia和Beals分型,Ⅲ型9例,Ⅳ型12例,Ⅴ型6例.手术采用T型动力外固定器跨踝关节固定,对胫骨远端关节面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克氏针或有限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术后1~3周松开外固定器的动力锁纽,活动踝关节.结果术后27例均获得随访,功能评定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达82.3%.结论有限固定避免了软组织的并发症和骨不连,动力外固定架使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了踝关节的僵直,因而是Pilo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PILON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手掌、指骨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8例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彻底刮除病灶后取自体髂骨块植入,用钢板或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本组8例病人,术后随访8~3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复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行块状植骨固定,骨折愈合好,不需外固定,关节可早期活动,手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内生性软骨瘤 病理性骨折 自体髂骨植骨 肿瘤 骨骼疾病
  • 简介:大棚黄瓜定植把四关(一)土壤温度关:定植黄瓜时土壤温度要适宜。过于影响缓苗,过湿通透性差,还会沤很死苗。一”般要求在黄瓜定植前个5天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以内为宜,过干要提前浇水造墒,过湿要放风散墒。(二)起成关:大棚黄瓜一般要用高垄栽培,以利提温降...

  • 标签: 大棚黄瓜 幼苗生长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幼苗定植 高垄栽培
  • 简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创伤及肿瘤为骨科常见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板固定是目前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我院骨科自2001-2003年1月对34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ZEPHIR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过程阐述如下:

  • 标签: 内固定手术 骨融合 颈椎前路 骨科 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小头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5年8月-2000年7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拆16例,均行切开复位、固定,术后24-48小时即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肘关节功能随访,随访8-60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屈100°-120°,伸0-20°,骨愈合时间为6-9周(平均7周)。前壁旋转功能基本正常,无疼痛及骨片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患肘早期活动是肱骨小头骨折功能恢复良好的前提。

  • 标签: 肱骨小头骨折 外科手术 加压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分析手术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6月起,对18例Barton骨折,其中掌侧型15例,背侧型3例,均采用手术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38个月,平均2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手术复位T型钢板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理想有效方法.

  • 标签: T型钢板 内固定 治疗 BARTON骨折 功能锻炼
  • 简介: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的常见骨折,多由高能暴力损伤所致.严重的损伤常致胫骨平台压缩、塌陷和劈裂.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治疗困难.本院自2002年2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了胫骨平台骨折病人65例,手术治疗51例,采用高尔夫钢板固定进行治疗,绝大多数病人获得解剖复位,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治疗 钢板内固定 2003年7月 暴力损伤 骨折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