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注射取出处理方式,优化其诊疗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138例面部注射取出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5~67岁,病程6个月至19年,平均6.07年。138例患者的注射材料主要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生长因子和羟基磷灰石。常合并多个部位注射,主要集中在下颏、颞部、鼻部与脸颊。患者多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等精神症状,局部症状以硬结、肿胀、疼痛、瘙痒、移位为主。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体表肿超声波检查进行定位及辅助诊断,选择尽可能隐蔽的切口行局部清创术,尽可能去除填充,并反复冲洗局部组织,切除组织常规送病理及细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缝合。24例因术后注射残留或精神症状强烈而行多次手术。13例患者组织细菌培养显示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经辅助抗生素治疗痊愈。根据本组患者治疗情况,提出简要诊疗流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结论对行面部注射取出患者,应根据注射的性质、种类、注射部位、辅助检查结果、患者的症状,综合制订面部注射取出方案,中合理选择切口、切除方式,选择性围期使用抗生素,并适度安排辅助心理治疗。

  • 标签: 填充剂注射 注射物取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生长因子 羟基磷灰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取钳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绝经后6个月—5年间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30例使用宫内取取出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对照组30例使用取环钩取出绝经后宫内节育器。结果研究组,取出率为97%,对照组,取出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取出时间及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取钳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具有取出率高,安全性高。

  • 标签: 绝经后宫内节育器 取出术 宫内取物钳
  • 简介:固定可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外固定指的是使用石膏、牵引、夹板等用具在体外达到固定目的的方法。内固定指的是通过外科手术在骨折复位后用金属或生物材料维持骨折断端对位和稳定的技术。如果您实施的是内固定治疗,不一定要将内固定取出,因为随着内固定的改进.

  • 标签: 内固定物取出 骨折术 骨折断端 生物材料 外科手术 固定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Zero-P与颈椎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1例,A组中36例采用Zero-P,B组中35例采用前路钢板。于术前、术后3d、术后6个月及末次评估影像学检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良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qualityoflife,SWAL-QOL)评分。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每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分别为13.9%和34.3%,A组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和SWAL-QOL评分与B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未见明显差异。结论Zero-P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吞咽不适相关并发症上较前路钢板存在明显优势。因此,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可以首先考虑采用Zero-P内固定系统。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移位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减压术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角膜异物取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21例角膜异物取出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21例角膜异物患者,无术后感染病例。结论角膜异物取出术后伤口愈合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1)取干净异物;(2)术后正确的治疗护理。

  • 标签: 角膜异物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膝关节游离体取出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内存在游离体患者21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全部患者均接受游离体取出治疗,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1例中确定为滑膜软骨瘤病,存在大量软骨碎片样游离体,3例为痛风性膝关节炎,呈现大量石膏状米粒体,剩余17例患者均取出2-10枚游离体,全部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3-6d可下床活动,平均时间为(4.21±0.98)d,关节疼痛情况在逐渐消失,交锁症状改善,随访3-12个月,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针对膝关节内存在游离体患者,游离体取出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借鉴。

  • 标签: 膝关节 游离体 游离体取出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观察内置保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行脊柱内固定但未感染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引起感染的原因及内置保留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年龄较大,手术时间明显较长,且中出血量显著增加(P<0.05)。金葡菌13例,克雷伯菌9例,大肠埃希菌8例。内置保留治疗后,感染患者的CRP、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为引起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常见原因。内置保留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脊柱内固定术 感染 内置物保留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气管异物取出的围期护理体会。方法对31例气管异物患儿实施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时,及时完成术前准备,中配合并加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发症的预防、出院宣教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1例患儿均成功取出支气管异物。术后出现2例喉头水肿或痉挛,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发生气胸及其他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期间,实施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儿 气管异物取出术 围术期护理
  • 作者: 李甲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1-03-13
  • 出处:《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第3期
  • 机构:李甲荣【中图分类号】R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54-01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主要适用于结石坚硬与输尿管壁嵌顿,反复体外冲击波碎石难以击碎的中上段输尿管结石,具有损伤小、切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1]。我科于2008年至2009年对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效果较好。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25 G硅油取出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长春爱尔眼科医院行硅油取出62例(62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32例(32眼)应用25 G硅油取出针头取硅油;改良组30例(30眼)不使用硅油取出针头,直接将连接硅油注吸系统的普通10 ml注射器套入25 G灌注导管取出硅油。记录两组硅油取出耗时。随访3个月。结果硅油均顺利取出,常规组耗时18.0~39.0分钟,平均(24.50±3.50)分钟。改良组耗时11.0~19.0分钟,平均(12.50±4.50)分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P=0.021)。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改良25 G硅油取出安全省时、有效。

  • 标签: 取出术,硅油 系统,25 G,玻璃体切除,改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价值及相关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常规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应用宫腔镜IUD取出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护理和配合方法。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宫腔镜IUD取出,成功率为100%,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下IUD取出安全、有效,成功率高,适用于常规取环失败后的补救,合理的护理配合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宫腔镜 宫内节育器 取环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本文对80例角膜异物患者实施了角膜异物剔除,对角膜异物的常见类型、主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综合探讨,治疗的结果证明角膜异物患者应早期及时治疗,通过手术取出角膜异物时要注意规范操作和合理用药。

  • 标签: 角膜异物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手术刺激强,时间短,手术操作与呼吸管理共用气道,故麻醉的控制有一定难度,现对国内外现阶段小儿气管异物取出麻醉的改良方法及新观点进行评述。

  • 标签: 小儿 气管异物取出手术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内固定取出困难的原因,并探讨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骨科内固定取出中意外20例分析如下。结果本组中发生再骨折1例,引起神经损伤1例,螺钉不能取出2例,螺钉取出不完整3例。其余病例均一次性手术顺利取出。结论术前的仔细阅片和器械的充分准备、中的仔细分析判断是顺利取出骨折内固定的关键措施。

  • 标签: 骨折内固定物 对策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