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的超声诊断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患者30例超声诊断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的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80%,假阴性率为40%,假阳性率为16.6%。结论早期子宫体多呈正常的声像图,很难根据子宫内膜的超声图像进行诊断。中、晚期子宫体也缺乏特异性声像图改变,其回声图像常与子宫肌瘤变性,绒毛膜上皮,子宫平滑肌肉瘤等类似,鉴别较困难。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超声 彩色多普勒 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对子宫内膜各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2例子宫内膜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高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4例,鳞腺癌2例,透明细胞1例。FIGO分期Ia期3例,Ib期8例,Ic期4例,II期4例,III期1例,IV期2例。结果子宫内膜MRI表现为以下特点⑴子宫体积不同程度地增大;⑵22例均可见宫腔内无强化的均匀水样低密度影;⑶4例腔内可见乳头状或息肉样突起;7例可见半球形软组织突起;9例子宫壁肌层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2例子宫壁肌层基本一致增厚;增强后乳头状或息肉样、半球形软组织突起与子宫壁肌层均匀一致强化;⑷I期中2例MRI诊断为Ⅱ期,1例II期MRI诊断为I期,Ⅲ期和Ⅳ期MRI均诊断正确。结论子宫内膜MRI表现多样化,结合临床多能确诊。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MRI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子宫内膜诊断心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结论字子内膜诊断步骤,根据分段诊刮、病理检查结果等作出诊断。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配合其他辅助检查进行术前临床分期。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便于分析子宫内膜临床病理特点,以为子宫内膜的临床诊治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的子宫内膜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及病理特点。结果75例患者平均年龄(52.8±9.2)岁,﹤45岁者9例(12%),平均年龄(37.2±6.0)岁,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阴道异常出血者69例,占92%。临床分期误差率I期误差率为10.3%,II期误差率为67.5%,III期误差率8.3%。结论近年来,子宫内膜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若早期诊治预后良好,但临床分期诊断误差率,II期较高,达67.5%。提高该期的诊断准确率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当引起重视。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诊断分析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其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1。寻找一种有效快捷的早期诊断方法至关重要,宫腔镜应用于子宫内膜诊断价值已被国内外众多的临床研究证实,本研究对2004~2010年收治的疑诊子宫内膜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宫腔镜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的确诊率达96.8%,宫腔镜可视性检查指导下的活检作为子宫内膜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子宫内膜临床病理的特点,以期对子宫内膜诊断有所帮助。方法回顾我院近几年来收治住院的子宫内膜患者90例,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和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临床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有着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类型。临床分期误差率I期误差率为10.3%,II期误差率为67.5%,III期误差率为8.3%。结论近年来,子宫内膜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绝经前妇女一旦出现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应考虑有子宫内膜的可能;未绝经患者病理类型以宫内膜样腺癌为主,肿瘤分化较好、深肌层浸润的发生率较低,若早期诊治预后良好。临床分期诊断误差率,II期较高,达67.5%,提高该期的诊断准确率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当引起重视。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临床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刮宫活检后的病理诊断,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依据。方法2016年2月到2017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患者,都进行FIGO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90例子宫内膜患者FIGO临床分期为I期50例,Ⅱ期10例,Ⅲ期10例,Ⅳ期20例,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符合率91.86%。结论分段诊刮对子宫内膜诊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分段诊刮病理诊断中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组织学级别被降低,临床上应重视分段诊刮的内膜癌病理报告。对于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主张子宫内膜刮宫活检,以防漏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子宫内膜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本研究收集了近五年内的子宫内膜癌病例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子宫内膜的临床病理诊断进行了深入探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临床病理 诊断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子宫内膜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的患者,均在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该组患者的肿瘤位置、信号特征及侵犯肌层的深度,并与病理结果做比较。结果50例患者中术前MRI明确诊断43例,敏感率为86.0%。患者在MRI下表现为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弥漫性不规则增厚,T1WI呈低信号,T2WI为相对高信号,结合带中断,显示不清,增强后肿瘤呈中等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子宫肌层。结论MRI显示子宫内膜瘤灶及侵犯范围和深度,对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MRI 子宫内膜癌 肿瘤浸润 分期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共120例。按患者意愿,60例行宫腔镜检查及活检,60例行诊刮术,对比分析两组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宫腔镜和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0.0%(54/60),诊断性刮宫和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78.3%(47/60),两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P=0.034)。宫腔镜检查的特异度高于诊断性刮宫(P〈0.05)。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筛查子宫内膜前病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于2008年8月~201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患者32例,对子宫内膜的超声图像特点进行探讨并观察内膜病灶对子宫肌层的浸润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提示全部病例中有23例患者的血流比较丰富,RI值在0.36~0.58的范围内。病理分期为Ⅰa,Ⅰc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和67%。结论目前,经阴道超声是子宫内膜诊刮术前最佳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有效显示子宫内膜侵犯子宫肌层、宫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诊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患者30例做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刮宫活检病理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患者中首次刮宫活检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3.33%(28/30),后经跟踪随访最终有29例患者确诊,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6.67%(29/30)。结论:采取刮宫活检可以有效检出子宫内膜,同时再配合随访观察和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能够将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为尽早制临床干预方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刮宫活检 病理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且拟诊断为子宫内膜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配在对照组的患者接受CT检测,分配在观察组的患者接受CT联合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相比CT检测,CT联合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CT检测诊断(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于单一CT诊断。结论:针对子宫内膜患者,CT联合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方式可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对子宫内膜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癌 特异度 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