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观察树脂纤维净化滤料对常见四种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以0.5L/min的流速通过装有一定量的树脂纤维净化滤料,长30cm内径5cm的净化装置,测其净化前后浓度,计算净化率。结果:QJ型纤维对CO2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在82%以上:QS纤维2、QS纤维1、RJ纤维1、QJ纤维、RJ纤维3对NH3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净化率在85~100%:QJ纤维、RJ纤维3、RJ纤维2对H2S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在72-100%:QJ纤维、RJ纤维1、RJ纤维2、FJ纤维3、QS纤维1对SO2均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净化率在82-100%。结论:树脂纤维净化滤料对常见有害气体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 标签: 净化效果 净化率 滤料 有害气体 SO2 净化装置
  • 简介:人们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室内空气污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有上升的趋势,由室内装饰装修引起的建筑物综合症(SBS综合症)更是屡见不鲜。

  • 标签: 身体健康 研究结果 影响 疾病 净化效果 评价
  • 简介:目的利用脑脊液净化治疗仪对模拟血性脑脊液进行体外净化试验,评价净化仪的稳定性、滤过赛摔与滤过承载量,为进一步临床试验提供数据。方法选择健康人悬浮红细胞及生理盐水配制成2.5%、5%、7.5%的模拟血性脑脊液,脑脊液净化仪及配套的管路系统采用自行研制并获国家专利的产品,将此种模拟血性脑脊液按照未来人体试验的模式进行脑脊液净化仪的体外净化试验,净化参数设置参照正常人体脑脊液循环的生理指标,分析净化前后红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在滤膜最大承载试验中,2.5%模拟血性脑脊液的红细胞去除率达到90%以上时需要的循环总量达到550ml,而5%、7.5%模拟血性脑脊液所需要的循环总量分别为590ml、420ml。在红细胞去除率达95%以上时,2.5%、5%、7.5%模拟血性脑脊液所需循环总量分别为590ml、450ml、480ml。在体外模拟人体环境的净化效果试验中,2.5%模拟血性脑脊液单套滤膜净化循环6次后红细胞平均数由155000个/mm3,下降到65900个/mm3,下降率超过55%。结论脑脊液净化仪能够有效去除模拟血性脑脊液中的红细胞,设备的稳定性高。

  • 标签: 脑脊液净化仪 净化 红细胞 临床实验室技术
  • 简介:摘要系统腐蚀严重、再生系统供热不足等净化装置运行层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采气净化厂的生产效能。为应对这一问题,其通过对再生塔、脱硫重沸器、热媒供应系统等工艺环节的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成效。设备的净化装置运行趋于平稳、处理气量显著提升。本文就净化脱硫再生系统设备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设备的改造路径作出实践性分析,并其对脱硫再生系统设备的改造效果作出评估,将为采气净化脱硫再生系统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医院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47.5%(P<0.01);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结论在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效果可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人性化护理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应用在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每月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分析总结,对各类发生的不良事件和发现的护理安全进行分析处理及杜绝再次发生的解决办法。结果在实施安全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技能操作成功率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体制,培养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规范护理培训,利用品管圈,不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优化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选择60例受试者,血液净化治疗时间在2022.8-2023.5之间,患者随机分组,2组,平均1组例数为30,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另一组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对比组间不良事件率、透析次数及满意度,评价施护效果。结果:优化组血液净化治疗期患者不良事件率较低,患者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急性透析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临床应用效果明确,运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中可以严控不良事件,加强血液净化治疗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效果 不良事件率 透析次数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血药浓度评估血液净化技术对急性虫螨腈中毒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救治提供经验。方法2022年本院收治2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虫螨腈中毒患者,动态监测血液中虫螨腈及其高毒性代谢产物溴代吡咯腈浓度,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摄入13 h后给予首次血液灌流,灌流l h时溴代吡咯腈浓度下降率为28.82%,灌流2 h时回升并超过灌流前水平。完成3次血液灌流后,血液中虫螨腈、溴代吡咯腈浓度仍超过首次灌流前浓度,分别达到248 ng/mL和1 307 ng/mL。摄入130 h后血虫螨腈浓度呈下降趋势,溴代吡咯腈浓度在130h达峰值3 164 ng/mL,178 h下降至2 707 ng/mL。病例2在摄入150 h后血液中虫螨腈、溴代吡咯腈浓度分别达到392 ng/mL和7 733 ng/mL,进行四次血液灌流,首次血液灌流后血液中虫螨腈浓度下降率37.75%,溴代吡咯腈浓度下降率为38.02%。给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治疗85 h,溴代吡咯腈浓度维持在4 234~6 410 ng/mL。预后:病例1随访至12 d后失访,未查证到死亡信息;病例2死亡,生存期为247 h。结论血液灌流仅可部分清除溴代吡咯腈,CVVHDF清除溴代吡咯腈能力差。虫螨腈和溴代吡咯腈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大,摄入后快速进入各组织,易在脂肪等组织蓄积,其后缓慢释放回血液,在血液中停留时间较长,虫螨腈的峰值浓度出现早于溴代吡咯腈。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消化道清除毒物。

  • 标签: 虫螨腈 溴代吡咯腈 血药浓度: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 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表观分布容积 蛋白结合率 脂溶性
  • 简介:为探讨空气净化材料的净化效果,我们监测了20种以活性碳纤维为主的净化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以活性碳纤维为主的空气净化材料对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异味和空气细菌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空气净化材料 净化效果 活性碳纤维 大气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评价尿毒症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尿毒症患者取样71例,入院时间2019年09月至2021年04月,随机分组,行常规血液净化护理(n=36,参照组)和综合血液净化护理(n=35,试验组),比较SF-36评分、CRP、P、β2-MG、BUN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社会功能(67.18±4.60)分,生理职能(69.24±4.57)分,身体疼痛(68.85±4.63)分,精神健康(69.14±5.23)分,比参照组SF-36评分高,CRP(11.35±1.58)mg/L,P(1.63±0.62)mmol/L,β2-MG(2.96±0.58),BUN(22.93±1.40)mmol/L,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优化血液净化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生活质量 尿毒症患者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在血液净化中心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到患者对精细化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98%。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而且对提高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血液净化中心 应用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42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为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患者,对其行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研究组患者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2例患者,对其行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对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行血液透析时所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使得患者对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均大幅度提升,并且在行血液透析时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能够大幅度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责任个体化模式 血液透析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在我院就诊并且在血液中心做血液透析的患者共计106例相关资料。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留置的导管部位渗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66.0%、62.3%、20.8%、9.4%、7.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留置的导管部位渗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28.3%、32.1%、9.4%、1.9%、1.9%,观察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具有更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个体化护理模式,血液净化,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肾病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综合护理,女性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肢体肿胀、感染、狭窄、血栓、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患者肢体肿胀、感染、狭窄、血栓、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实验组患者肢体肿胀、感染、狭窄、血栓、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3.880,P

  • 标签: 血液净化 肾病 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肾病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综合护理,女性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肢体肿胀、感染、狭窄、血栓、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患者肢体肿胀、感染、狭窄、血栓、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实验组患者肢体肿胀、感染、狭窄、血栓、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3.880,P

  • 标签: 血液净化 肾病 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血液净化技术在基层卫生院的应用与效果评价。血液净化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卫生服务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还显著降低了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该技术在急性肾损伤、中毒事件等特殊病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减少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并降低了并发症风险。此外,血液净化技术的多样化治疗选择有助于精准制定治疗方案,避免了费用浪费。然而,在推广应用时,需要注意培训和质量控制等问题,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分级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血液净化患者共80例,选取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40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分级管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少,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护理分级管理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能取得理想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分级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于2019年12月9—10日,选取山东省济南市某小学教学楼三层的两个相同面积的教室作为研究现场,评估新风净化系统对室内PM2.5水平的改善效果,探讨新风系统运行的最优时长,以及影响新风净化系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新风净化系统运行期间,教室内PM2.5浓度相比室外PM2.5浓度平均降低48.1%~61.5%。运行2 h左右,室内PM2.5浓度降低至比较稳定的浓度水平。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结果均显示,新风净化系统运行时长、课间学生活动、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以及室外PM2.5浓度是影响室内颗粒物去除率的重要因素。在新风量和室内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关闭门窗,适当延长新风净化系统运行时间,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教室内空气质量水平,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 标签: 颗粒物 空气污染,室内 净化 新风净化系统 I/O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将血液净化中心现用的护理模式替换为优质护理模式,评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利用随机算法从血液净化中心收入的患者中抽取80人,分析其临床资料,于2018年2月份到2019年2月份接受血液透析。分成两组后纳入研究,对照组40人,实施常用护理模式;观察组40人,替换为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情绪状况稳定,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体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优质护理 应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