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被不同官能团取代后的联苯分子的电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氢键的影响,使得分子的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电子在分子结内的跃迂几率影响较大,从而直接影响了分子器件的伏安特性.

  • 标签: 氢键 官能团 电子输运 分子电子学
  • 简介:以吡嗪2,3-二羧酸为配体制备得到了两个新型氢键组装的异核金属化合物{[Mg(H2O)6][Cu2(Pzdc)2]·4H2O}n(1)和{[Mg(H2O)6][Co2(HPzdc)6]}n(2).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为一维链状聚合物,化合物(2)则为独立分子.通过水分子、阳离子和阴离子大量的氢键作用进而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连接成为三维和二维的超分子化合物.另外,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氢键 超分子化合物 单晶X射线衍射
  • 简介:针对固体分子氢在高压下氢分子共价键变化规律的两种有争议的观点进行了集团计算,结论是: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加,键长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在高压下电子电荷已明显地从分子内转许多到分子,谈论分子键已不再适宜。

  • 标签: 电子 电荷 压力 氢原子 布居数分析理论 键长
  • 简介: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软件CPMD对64个水分子体系在330K温度下氢键成键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氢键的能量判别标准与几何判别标准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研究氢键特征时应该根据体系特点选择合适的氢键判别标准.

  • 标签: 氢键 判别标准 分析
  • 简介:<正>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发现了氢键,并提出了形成氢键的理论,指出氢键跟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中学化学中,氢键被用来解释水、氨、氟化氧的熔、沸点比同系列物质高的原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氢键的神奇之处远非如此。

  • 标签: 中学化学 远非如此 同系列 鲍林 范德华力 现代科学
  • 简介:氢键是高中化学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中选修3部分的考察重点和热点.鉴于教材对氢键的介绍比较基础,也有不妥之处,所以笔者认为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除了把概念讲清,原理讲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氢键知识解释常见物质的一些性质.以下是笔者对氢键的一点认识.

  • 标签: 氢键 高中化学教材 教学 物质结构 内容 性质
  • 简介:氢健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种有点抽象和困难的概念,然而在化学上它是极为重要的,氢键是基团A——H和原子B在相同或不同分子中的原子之间的引力,A和B都限于氟、氧和氮,也有例外,已知最强的氢键是F—H…F键,它有40Kcal/mol的能量,通常氢键的数值大多在3—6Kcal/mol与共键的键能数值(150—400Kcal/mol)成了对比。H—F…H—F—→2H—FH—F—→H~++F~-△H=+7Kcal/mol△H=+370Kcal/mol一般来说,氢键的力量随着A的酸性和B的碱性增加而增强,但是,这规则也有许多例外。氢键可以被钩孔模型所表示,钩代表H—A体系中的H,孔代表A和B,也就是F、O或N(氟、氧或氮)

  • 标签: 键能 缔合 非极性化合物 圆孔 螺旋钻 清管器
  • 简介:通过溶液法培养了2-吡嗪甲酸的单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同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学数据: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α=11.3557(18)A,b=6.4573(10)A,c=7.3674(12)A,α=90°,β=90°,γ=90°,V=540.23(15)A3,Z=4,pcalc=1.455g·cm^-3,R1=0.0400,wR2=0.1099。结构分析表明2-吡嗪甲酸分子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成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

  • 标签: 2-吡嗪甲酸 晶体结构 超分子
  • 简介:合成了双吡啶双西佛碱(bped)有机分子,并用该分子进行了超分子网络晶体的组装.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4014(15)nm,b=0.42153(11)nm,c=1.11505(4)nm,β=101.660(4)°,V=0.61690(18)nm^3,Z=2,R=0.0648.在bped晶体中存在着分子氢键相互作用,该氢键由N原子和H—C中的H原子相互作用而成.每一个bped分子同另外6个bped分子通过氢键相连,构成了二维层状结构.

  • 标签: 有机超分子网络 氢键 单晶
  • 简介:氢键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分子级别的弱作用力。虽然是一种相对较弱的作用力,但它在生命物质与生命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阐述了氢键在蛋白质与核酸的物质结构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氢键 蛋白质 核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MP2和mPWPW91方法,在6-311G**和6-31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RDX分别与硝基、氨基和迭氮基取代的氮杂杯[2]--芳烃[2]三嗪和氮杂杯[2]-对-芳烃[2]三嗪形成的分子氢键相互作用,并借助自然键轨道(NBO)和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揭示了氢键的本质.结果表明,氮杂杯[2]--芳烃[2]三嗪复合物中氢键主要发生在RDX与三嗪环及其取代基之间;氮杂杯[2]-对-芳烃[2]三嗪复合物中氢键主要发生在RDX与杯芳烃环及其取代基之间.分子相互作用能在-18.82--40.62kJ/mol之间;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校正后,相互作用能顺序为e〉f≈b〉a〉c〉d和e′〉b′〉f′〉a′〉d′〉c′.两类复合物中,氨基取代的复合物分子氢键强于硝基或叠氮基复合物分子氢键,氨基氮杂杯[2]-对-芳烃[2]三嗪与RDX形成的氢键最强,有望作为降低火炸药感度、进行火炸药废水处理的候选物.为获得稳定性较强的RDX-氨基氮杂杯芳烃超分子炸药,应该选取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

  • 标签: 芳烃[2]三嗪 RDX 分子间氢键 MP2
  • 简介:分子有间隙”实验,有的采用一只大试管倒人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观察其体积减小,说明分子有间隙,这样做的效果很差。有人曾用容量瓶代替大试管做此实验,实验效果虽有改善,但现象还是不明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对此实验进行过较大改进,实验效果非常明显,且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实验效果 间隙 分子 验证 教学实践 试管
  • 简介:合成了双吡啶双西佛碱(bpbd)有机分子,并用该分子进行了超分子网络晶体的组装.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bpbd晶体中存在着分子氢键相互作用,该氢键由吡啶环上的N原子和西佛碱H-CN基团上的H原子相互作用而成.每一个bpbd分子同另外4个bpbd分子通过氢键相连,构成了二维网状结构;在bpbd晶体中还存在分子π…π相互作用,并导致一维分子柱的形成.二维氢键和一维π…π的协同作用,导致了三维超分子晶体的形成.

  • 标签: 超分子 西佛碱 双吡啶 晶体 二维网状结构 氢键相互作用
  • 简介:在巨分子云聚合形成过程中,一般都包括了分子的非弹性磁撞与分子的自引力。本文主要对分子的自引力在这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分子自引力对分子去的成团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旋涡星系 分子云 恒星形成 自引力 非弱性磁撞
  • 简介: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的高斯函数分峰拟合法研究了桉木浆综纤维素稀酸水解去除无定形区过程中晶型和氢键模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稀酸水解前后,纤维素的结晶度和晶面尺寸增大,桉木浆综纤维素、盐酸水解桉木浆综纤维素和硫酸水解桉木浆综纤维素中分子氢键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8.15%、77.07%、55.22%,证实纤维素链主要靠分子氢键结合,稳定纤维素链;分子氢键处于辅助地位。稀盐酸水解纤维素无定形区前后,分子氢键的强度分别从10.05%下降到4.19%,41.78%下降到18.74%,分子氢键的强度则从48.15%上升到77.07%。稀硫酸水解纤维素无定形区前后,分子氢键强度分别从10.05%下降到7.63%,41.78%下降到37.15%,分子氢键强度则从48.15%上升到55.22%。稀酸水解前后,纤维素的晶型不变,只是发生氢键类型的相互转化。

  • 标签: 综纤维素 XRD FT-IR 氢键 分峰拟合
  • 简介:利用现有维里状态方程计算热物理性质有较大的误差,通过对势能模型函数的改进,提高了维里状态方程的计算精度,拓展了维里状态方程的应用范围,并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势能模型的新方法.

  • 标签: 流体热力学 维里状态方程 势能模型函数 分子间势能
  • 简介: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也不属于范德华力,是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的一种由氢原子参与成键的特殊键型。氢键的键能较小,但其存在却对物质的性质,结构等方面有很大影响。故对氢键的研究应用也为人们所关注。

  • 标签: 氢键 性质 影响 应用
  • 简介:氢键的研究最早源于对冰的熔、沸点出奇的高的解释。只要把H2O与氧族其他氢化物一对比,就看得很清楚,如果按H2S、H2Se、H2Te的熔沸点变化趋势向水外推,推测的H2O熔沸点应在一120℃至-100℃左右!

  • 标签: 物质结构 氢键 性质 H2O 沸点 氢化物
  • 简介:氢键的研究最早源于对冰的熔、沸点出奇的高的解释。只要把H2O与氧族其他氢化物一对比,就看得很清楚,如果按H2S、H2Se、H2Te的熔沸点变化趋势向水外推,推测的H2O熔沸点应在-120℃至-100℃左右!这表明,H2O分子之间存在一种未知的力。

  • 标签: 物质结构 氢键 性质 H2O 沸点 氢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