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北京市顺义区区医院1500例创伤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意外心理34.47%;急躁心理21.73%;损失心理7.07%;惧残心理6.20%;赔偿心理5.80%;遗失心理4.60%;心理恶性刺激4.47%。同时对患者实施了暗示方法、康复宣传教育。结果证明,创伤骨折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98%患者效果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我科2014年2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总结出有效的早期筛查诊断方法。方法对于在2014年2月-2014年9月入我科治疗的创伤骨折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D-二聚体(D-dimer)值异常筛选出可疑DVT病例,经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确诊DVT。结果共收治创伤骨折患者224例,其中可疑DVT患者178例,经血管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确诊DVT患者共34例。34例患者中D-二聚体均大于正常值(500μg/L),当D-二聚体高于(500μg/L)时对患者进行血管多普勒超声筛查。结论创伤骨折患者的DVT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在该类患者中,有效的DVT早期诊断筛选方法为常规监测血清D-二聚体,当D-二聚体均大于正常值(500μg/L)时及时进行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来确诊。

  • 标签: 创伤骨折患者 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创伤骨折均因意外事故致伤入院,因其突发性使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心理刺激。本文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起到了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创伤骨折 心理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创伤骨折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我院收治的117例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及护理3d后两组疼痛情况、急诊抢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相较对照组更高,且患者急救后出现并发症的类型更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创伤性骨折 护理模式 临床价值 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创伤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分析创伤严重程度对创伤骨折患者心理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的60例创伤骨折患者,另外再选取60例正常无骨折损伤患者,根据中文版的心理韧性量表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测试,观察并分析创伤严重程度对创伤骨折患者心理情况的影响。结果经测试,患者心理测试的三个维度得分别是坚韧23.46±1.37分、自强13.80±1.34分、乐观8.16±1.25分,得分情况均低于正常的同龄人。经分析,创伤性程度越大,创伤骨折患者在三个维度的得分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严重程度严重影响了创伤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创伤性程度越大,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就越大,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创伤患者造成的心理损伤程度。

  • 标签: 创伤严重程度 创伤性骨折 心理韧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折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创伤骨折 疼痛评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创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150例手术病人术后采取不同镇痛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疼痛加重者仅15例,占本组8%。结论骨折病人术后夜间疼痛是临床中最普通、最重要的现象,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由于夜间麻醉作用消失,而损伤的组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降低疼痛受体的高阈值,使患者产生疼痛,睡眠发生异常,影响机体康复,故术后夜间疼痛护理尤为重要。也是我们每个护理人员应重视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创伤护理用于急诊创伤骨折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2月-2023年11月本院急诊科接诊创伤骨折病人(n=72)。试验组采取预见性创伤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抢救成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创伤骨折用预见性创伤护理,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更高,抢救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急诊 并发症 创伤性骨折 预见性创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骨折患者救治效果。方法:选择自 2019年 2月到 2019年 12月到本院急诊接受治疗的创伤骨折病患参与研究,从中选择 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 50例病患。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方式,观察组病患采取预见性创伤护理形式,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 P<0.05);观察组病患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病患( P<0.05),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骨折病患采取护理的过程中,采取预见性床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缩减病患的抢救时间与住院时间,并且提升抢救的成功率,确保病患尽早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创伤护理 急诊 创伤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叙事护理对创伤骨折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该院在2021年9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中自由抽取患者70例,患者可自由加入对照组(35例)或观察组(35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叙事护理,以两组患者干预后创伤后成长评分、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之后统计比较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创伤后成长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97.14%vs80.00%),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折患者,叙事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将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提升上来,并赢取患者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叙事护理 创伤性骨折患者 创伤后 成长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骨折病例实施干预的有效性。方法:以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急诊科接收的创伤骨折患者为对象,共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比不同组别疼痛评分等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5.00%、20.00%,且实验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诊科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行预见性创伤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急诊创伤性骨折 预见性创伤护理 并发症 疼痛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MA以及HDMA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改善创伤骨折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创伤性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骨折患者康复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患者80名,对照组(40例)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40例)进行疼痛控制护理,观察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疼痛控制护理 创伤骨折 康复价值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护理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心理发生情况上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创伤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创伤性骨折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骨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78例创伤骨折患者按照患者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患者术前、术后抑郁和焦虑改善情况,同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和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分别为(37.23±6.30)分、(36.51±5.24)分与对照组(47.25±6.39)分、(47.67±8.31)分比较(P<0.05)。结论创伤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

  • 标签: 创伤性骨折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