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跳舞草(Desmodium gyrans)为材料,通过机械摩擦和赤霉素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其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找出跳舞草种子萌发的限制因素,为大规模育苗提供可行依据。结果表明:机械摩擦可使跳舞草种子的发芽指数显著提高,种皮是阻碍种子萌发的原因之一,赤霉素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浓度为50mg/L与100mg/L的赤霉素能有效促进跳舞草种子萌发率。

  • 标签: 跳舞草 种子萌发 机械摩擦 GA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检护理对初次体检患者体检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60例初次体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将30例开展常规体检模式纳入参照组,30例开展体检护理纳入干预组。对比体检效率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体检时间较参照组更短,干预组体检质量、效率、健康宣教评分较参照组更高,P

  • 标签: 体检护理 体检 体检效率
  • 简介:摘要:“埋种子 待萌发”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主要由初级劳动实践活动与拓展实践活动两部分组成。教师先组织学生在花盆里种植樱桃萝卜,了解生产劳动的环节、技术以及注意事项,再组织学生在实践基地种植向日葵,感受“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快乐。实践活动由简由至难、由轻到重,符合小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身心规律,有效地改善了学生轻视劳动、抵触劳动、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将积极乐观、正确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根植于学生的思想之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节课学习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 标签: 时间 钟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时要确保采煤工作面支架和单体支柱较高的支撑能力,有效防止出现顶板事故,因而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矿压观测,以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为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供依据。

  • 标签: 煤矿 放顶煤 采煤法
  • 简介:摘要:粮食作物秸秆是最主要的能量物质,富含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各种营养物质。通过适当的秸秆还田能补给土地营养,从而提高土地理化性质,提高粮食作物生产率,增加农业效益。而且,秸秆还田对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秸秆燃烧对环境污染的直接影响都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成果采用提取秸秆浸提液,通过模拟雨水经淋溶分泌途径后形成的化感物,同样面向玉米等粮食作物,通过平板培养发芽和盆栽等方式,综合检测不同含量秸秆浸提液对小麦萌发情况及其幼苗出土生理物质活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了秸杆化感物对玉米粮食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为综合评估秸秆还田对常见粮食作物的影响程度奠定理论依据,引导农作物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秸秆发酵 玉米种子 幼苗生长
  • 简介:摘要: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作业中,按照技术规范加强顶板管理,是防止顶板冒落的有效措施。在实际生产作业中,由于未准确采集顶板高度、顶板类型、老顶断裂等现场参数,导致放顶参数与实际情况不符,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顶板冒落等安全事故,使得初次放顶的回采率达不到80%。

  • 标签: 初次放顶技术 煤矿采煤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一般意义上的初次放顶,是指初采工作面开始开切眼到它直接顶冒落高度达到采高标准的1.5至2倍,这一阶段工作面垮落就被称为初次放顶。纵观以往技术的管理经验,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技术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为加强顶板控制提供依据,进一步减少顶板事故发生,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尤其是初次来压的正确预报和初次放顶时的顶板控制,能够明显杜绝伤亡事故。

  • 标签: 初次放顶技术 煤矿采煤 解决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改善尘肺初次入院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尘肺初次入院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4周后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明

  • 标签: 综合护理 尘肺患者 初次入院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导管室护士术前访视对初次择期PCI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从我院相关病例系统中抽取初患者79例(均接受次择期PCI术治疗),按照奇偶数排序将所有选中患者分为A组(对照组)40例、B组(观察组)39例;对A组实行常规护理(包含基础性指导、手术前准备工作),对B组应用导管室护士术前访视方案;实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表现。结果:访视后B组各项评分(SAS、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初次择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减少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本站的80名初次献血者为对象,将献血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名。对于对照组,采取常规献血护理方案。对于观察组,则予以强化心理护理。结果:对比两组初次献血者心理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佳,献血者的心理素质更为良好,P<0.05。结论:对于初次献血者,强化心理护理能够提高献血者的心理素质,减少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缓解献血者的焦虑情绪,消除献血者的紧张心理。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初次献血者 减少反应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