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制度主义的兴起为制度主义及其本身赢得了荣誉。尽管新制度主义脱胎于制度主义,但二者在具体的方法论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出于对行为主义的反思,新制度主义继承了早期制度主义对政治价值的关怀,保留了对价值的尊重及对政治现实与实践的综合考量。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差异则表现在: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各自偏好;“以静制动”与“以动制静”的差异选择;结构主义与理性选择的不同取舍。但对历史哲学的尊崇,似乎又成为二者相似性的核心。

  • 标签: 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 方法论 比较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考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宏大制度背景下的退休制度变迁,研究了相关政治变量与退休制度间的序列结构,从路径依赖和制度断裂生成的角度对退休制度作了较为全面的“结构——历史”分析。退休制度涉及不同主体间的相关利益、路径依赖因素以及不同的观念等,在改革时要注意统筹协调。

  • 标签: 退休制度 历史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 简介:比较政治研究中曾经式微的发展主义因"第三波"民主化而得以复兴,但是有与正在流行的制度主义合流的趋势。老发展主义是典型的经济决定论,即经济发展带来民主。而在新发展主义这里,民主政治能否实现以及民主能否巩固,既有国家这个政治性变量的影响,也有历史因素的牵制。和老发展主义一样,新发展主义依旧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但是,方法论上的开放性使得新发展主义更具解释力。

  • 标签: 比较政治 新发展主义 民主 历史制度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
  • 简介:信访制度这一公共品的“拥挤”是缺乏在成本上与信访可竞争的救济渠道的制度安排造成的,现行的改革思路不利于信访制度的长远建设。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给出了诸如采取“一揽子计划”等一些有益的改革建议。

  • 标签: 信访改革 制度均衡 制度变迁
  • 简介: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来看,外部环境的诉求是引发地方高校制度创新的原动力。当前,地方高校遭遇制度创新的困境,主要原因是制度逻辑规约着教师的行为选择,束缚了社会的价值判断。未来地方高校制度创新的出路,在于发挥政府的应有作为,着力改善地方高校制度变革的外部环境因素;在于培育学校内部共同的文化认知,促使每一位教师成为制度变革的参与力量。

  • 标签: 地方高校 新制度主义 制度创新 制度逻辑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回归到政治学研究中,同时也成为了欧盟研究新学说中的一种。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的三个流派即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基本假设出发,着重论述了它们在欧盟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本文最后指出,虽然这些不同的流派在某些解释和阐述上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借用的可能,但是由于它们在本体论和认知论方面提供的是相互竞争的诠释,因此,它们在这个层面上彼此之间是难以调和的。

  • 标签: 制度 新制度主义 欧盟
  • 简介:"行动者之间合作制度如何可能"这一问题构成了老制度主义社会学的研究中蕴含的一个重要理论议题。该学派分析了社会行动者共享的社会文化和组织成员利益多元化两个方向突围代表理性化"铁笼"困境的组织科层化问题。新制度主义的社会学研究在承接、发展了老制度主义将社会文化因素引入分析,描画了多个组织构成的组织场域中的社会文化因素,行动者不再处于显著的理论位置。经济学的制度主义以行动者利益的分析思路搭建其组织分析框架,但将老制度主义的分析传统中的基于社会情境的中利益关系转化为了市场交易情境的利益关系。将制度视为社会符号系统是社会学的组织重新将社会行动者置于研究的核心地位的可能的选择。

  • 标签: 组织研究 制度主义学派 行动者
  • 简介:在法官的司法过程中,法条主义与实用主义是主要的两种司法风格。在一国范围内,这种差异的产生往往来自于司法的制度结构与更广泛的法律文化。英国与美国虽同属英美法系,但在法官职业的准入、来源与制度结构上呈现出广泛的差异,导致了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不同倾向。而对于法条主义、实用主义及其各自所依赖的制度结构的讨论,也将有助于理解中国的选择与问题,尽管中国的制度环境远比英美更为复杂。

  • 标签: 法条主义 实用主义 制度结构 法律文化
  • 简介:历史唯物主义对西方政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西方政治学的主流学派历史制度主义就暗合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很多要素。本文从方法论属性、结构性关系、历史观、个人作用、制度变迁动力以及方式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研究范式上具有可比性并具有命题的可转换性。本研究既阐释了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渊源,也明确了历史唯物主义在西方社会科学中的生命力。

  • 标签: 研究范式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
  • 简介:腐败现象严重困扰着当今世界各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制度主义是当前反腐败的主流。良好的制度安排是公职人员的基本的行为规则,通过其自身所蕴含的伦理精神对公职人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反腐败、建设公共伦理的一个重要向度。但是制度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超越制度主义路径的局限,加强对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责任的德性建设,实现制度与德性的融合,才更好地反腐倡廉。

  • 标签: 制度 德性 腐败 超越 制度主义路径
  • 简介:【背景材料】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向全球蔓延,不少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相继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全球经济蒙受重大损失。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灾难。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原因是金融监管不力。但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是由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场影响深远的、至今仍在持续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思考。

  • 标签: 资本主义制度 国际金融危机 社会基本矛盾 全球经济 2008年 生产社会化
  • 简介:一个时期以来,在党内及某些领导部门,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形式主义作风颇为盛行,且久治不愈,花样翻新,绵绵瓜瓞。形式主义危害极大,它违背党的宗旨,损害党的形象,危害党的事业,侵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彻底转变党风,更好地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铲除形式主义毒瘤。

  • 标签: 形式主义 党的事业 党的形象 党内 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宗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形式主义是我们党内一种非常典型的不良作风,危害甚大。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产生与存在的根源十分复杂。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对形式主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效反对形式主义,必须在总结吸取历史经验基础上,综合治理、立体施治,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体系,努力形成让党员干部“不想形”的教育机制、“不能形”的防范机制、“不敢形”的惩戒机制,不断提高反对形式主义制度化水平。

  • 标签: 反对 形式主义 常态化制度
  • 简介:[摘要]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反对把个体行为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新制度主义内部“分  化”成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

  • 标签: []新制度主义  政治学 
  • 简介: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孙立平一.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极权主义范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进行,加入这一研究领域的学者在不断地增...

  • 标签: 新制度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 极权主义 研究范式 现代化理论 利益群体
  • 简介:我国现有的盐业专营制度目标在于保证人们的食盐安全,消除碘缺乏症。但是由于这种制度已经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和导致了许多问题,制度结果严重偏离制度目标,而且社会成本大于社会收益。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为,实行政企分开,在产销合一的基础上进行寡头竞争,同时加强政府管制,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人们的食盐安全。

  • 标签: 盐业专营 制度目标 制度结果 政企不分 垄断经营 利益集团
  • 简介:制度主义政治理论被认为更有助于解释制度稳定与维持,而对制度变迁解释乏力,因为它仅把制度变迁看作是由外生因素引起的。面对这种批评,近年来,新制度主义者提出制度变迁的内生理论,并试图与外生理论结合起来,把制度的起源、稳定维持和急剧变动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更加注重制度变迁的历时与空间维度,对制度变迁中观念与制度的相互作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洞悉路径依赖的多样性及其解释制度变迁的可能性。另外,制度变迁的动力与具体方式,制度的分层等问题也成为研究制度变迁的议题。新制度主义者的这些努力大大丰富了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解释,增强了其理论说服力,但并没有解决批评者提出的所有问题,同时还带来了不少新问题。

  • 标签: 新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内生变迁 外生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