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手指离断后,精湛的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虽为断指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断指功能的恢复却不尽相同.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手外伤修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使部分断指再植的患者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在功能恢复上获得满意效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与单纯运动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 标签: 再植术功能 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百优解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分别在病程2周、1月、3月、6月、12月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1)脑卒中患者中约44.70%出现抑郁症状;(2)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3)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4)PSD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半球利性均无相关性(P>0.05);(5)百优解能明显改善病程3、6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著.结论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长期并发症,并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速度和程度.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神经功能 神经康复 PSD 脑梗死
  • 简介:早期实施康复对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已有肯定证实,但由于我国康复师资源的缺乏,使多数医院达不到最佳的康复效果。我科2004年1~8月对35例抗凝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实施早期康复教育,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抗凝治疗 患者 缺血性脑卒中 功能恢复 康复教育 康复效果
  • 简介:目的指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及护理.了解其对临床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慢阻肺康复治疗指南》宣教片.指导及护理coPD患者康复期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观察患者缺氧、呼吸疲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锻炼后.患者缺氧状况、呼吸疲劳状况及肺功能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呼吸肌功能锻炼确有改善肺功能作用.合理的指导及护理是患者接受锻炼、正确锻炼、长期坚持锻炼的保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呼吸肌 功能锻炼 肺功能 指导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未经指导的自行锻炼。分别于入院4周和12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测评,日常生活能力(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入院4周及12周两组病人得分比较,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脑损伤康复治疗是指对各种致伤因素导致的脑功能障碍所进行的恢复期治疗,使之尽可能在身体和精神上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病人功能上的缺陷,帮助伤残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或较正常的生活和劳动能力并参与社会活动,脑损伤后康复治疗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重要的医学科学,值得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物理疗法 药物疗法 脑损伤 康复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肢体功能不同程度受限的老年病人的护理促使肢体功能恢复,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2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53例伴肢体功能受限老年病人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53例患者经康复护理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说明积极、耐心、科学的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树立生活的信心,为晚年的幸福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 标签: 肢体功能受限 老年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标准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住我院五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选择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精神科标准健康教育,对照组釆用随机健康教育。研究过程为六个月,研究前后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主动参与性明显增加,依从性增强,NOSIE及BPRS研究结束时的评定,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科标准健康教育对长期住院患者医院内社会功能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住院患者 社会功能康复 精神分裂症 护理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运用漠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1)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2)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ADL.和NFDS评分高。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 康复
  • 简介:1924年Bleuler提出脑血管病变后患者常伴有行为和心理功能障碍。1977年,Folstein等首次报道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称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其发生率为30%-40%。PSD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但在哈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的各项目中,更集中表现在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迟滞和绝望感等四个方面,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康复治疗 伴随症状 常见 HAMD 脑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康复组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康复训练,每日2次,每次30分钟。结果康复组患者经过康复训练,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极为重要,它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功能残疾,改善生命质量。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患侧 肢体运动功能 早期康复 对照组 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