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地级行政区域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地区市场潜能、就业密度与其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市场潜能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就业密度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却是非线性的,只有就业密度高于某个“门槛”值时,它对工资水平的偏效应才显著为正。

  • 标签: 空间外部性 市场潜能 就业密度
  • 简介: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当前存在的诸多宏观经济问题与社会发展矛盾的主要根源,而资本市场扭曲作为要素市场扭曲的重要部分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福利绩效的提升。采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考察资本市场扭曲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动态效应;资本市场扭曲对中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经济主体间的配置,进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 标签: 资本市场扭曲 环境污染 主成分分析 要素市场 经济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
  • 简介:本文将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引入通胀惯性和通胀预期共存的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框架,通过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计量方法考察我国地区通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我们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发现,使用拟最大似然函数方法估计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明显优于用于估计动态面板模型的向前正交离差广义矩方法。分析发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零售商品物价指数空间传染性较强,GDP平减指数空间相关性较弱。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较好地拟合了我国通胀的运行机理,其中,在影响当期通胀水平上,通胀惯性明显占优于通胀预期,治理通胀必须承受必要代价。

  • 标签: 通胀惯性 通胀预期 空间动态面板模型
  • 简介:基于2014-2013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两种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科技创新的空间分布与创新溢出。研究发现,我国31省域的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表现为明显的区域创新集聚现象,并且创新集聚状况逐渐强化,R&D经费投入、人力资本和城市化率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外商投资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区域科技创新具有空间溢出性,某区域的创新产出会溢出到邻近地区并对其创新产出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科技创新 空间计量 空间集聚 溢出
  • 简介:本文在居民消费效用最大化的理论背景下,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1997—2013年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全体居民、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习惯效应,政府支出和居民收入增加会促进居民消费,各省份之间居民消费既可能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可能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因此为了促进居民消费,需要适当地保持较好的消费习惯,改变不良的消费习惯,注意省份之间的密切合作,现阶段可以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另外还需要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

  • 标签: 空间相关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 简介: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获得技术溢出效应,但是对于中国而言,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否真的存在呢?通过选取1994—2005年的数据,本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不具有明显的正溢出效应,并且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各个区域也有所不同。

  • 标签: 外商直接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动态面板数据
  • 简介:在我国林业外资利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外资利用效率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涌现,但传统面板模型分析往往忽略区域之间存在的空间联系。首先从利用方式、地域流向与产业流向3个方面对我国林业外资利用的结构性现状进行分析,随后以各省2005-2015年林业产业与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构建面板模型,并分别设定标准邻接矩阵和经济加权矩阵对外资利用效率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林业外资利用对省级林业产业区位熵指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内资本对区域林业产业专业化程度有着正向的直接影响,且存在负向的间接影响,这在传统面板模型中无法反映出来,传统模型过高估计了内资的利用效率;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强不利于林业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而国内需求因素对于林业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标签: 世外资 利用效率 空间分析
  • 简介:运用动态GMM回归方法,探讨了2005-2013年我国各地区腐败与银行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腐败程度与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正相关。同时,银行信贷规模增加会导致不良贷款增加,而经济发展水平、非国有化程度提高,政府干预程度以及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都能抑制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增加。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继续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政府职能应由干预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提高经济增速的同时加快提高经济非国有化程度;企业应合理利用银行贷款,控制贷款资金流向。

  • 标签: 腐败 不良贷款 银行业 GMM
  • 简介: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选用1998~2009年数据研究了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空间集聚性;旅游创新不仅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还通过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区域的旅游经济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说明应充分重视创新在旅游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旅游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扩大旅游创新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和范围。

  • 标签: 旅游创新 旅游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 简介:利用2001年到2016年中国31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实证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股票市场的正向效应相对于前者有待提高;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

  • 标签: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人力资本 空间计量模型
  • 简介:利用百度在线地图和统计面板数据构建物流热度数据和物流热度关联指数,以此探究河南省物流业不同尺度上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地级市尺度上,经测算2005-2015年间物流业重心及其移动距离,发现河南省物流业经历了豫东平稳发展、豫西快速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以郑州为核心区带状集聚分布。②县级尺度上,河南省物流业呈现以郑州为发展核心以陇海铁路沿线为发展主轴的“点-轴”空间格局,“点-轴”区域之间存在较弱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即区域内部空间关联程度偏弱。最后,结合区位交通条件、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制度导向分析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并从优化制度、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为物流业的顶层设计和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 标签: 物流热度 空间格局 物流业 河南省
  • 简介:根据安徽省2000-2015年16市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与其代价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判断;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和检验,最终确定了双向固定效应的误差修正SDM模型.由参数估计和空间效应分析得出安徽省经济增长存在着经济代价、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代价均存在空间效应,经济增长对当地和相邻地区有正向效应,各层次的经济增长代价对本地存在负效应,而对邻近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或正或负的溢出效应.由分析的结论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 标签: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代价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空间效应
  • 简介:基于DEA—CCR模型测算2000—2016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利用探索性分析工具测算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来考察地区TFP的空间关联性特征,构建邻接权重矩阵的空问计量模型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TFP值由东往西,由沿海至内陆递减;通过人均GDP、环境规制、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几个方面影响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情况,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针对上述结论,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

  • 标签: 全要素生产率 DEA-CCR模型 莫兰指数 空间计量模型
  • 简介:将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和罗默的知识积累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用于测度大学研发及其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其显著的优势.基于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大学研发及其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研发支出显著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其每增加1%将会推动经济增长0.069个百分点;其中,大学研发的直接投资产出弹性为0.058,而溢出效应的产出弹性为0.011.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耦合力度,加大对大学研发的投入,为研究型大学培养专门人才.

  • 标签: 大学研发 溢出效应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 简介:基于我国2011-2012年的工业品期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结算价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最高价对结算价的影响要大于最低价;持仓量对结算价的影响要大于成交量;从长期来看,美元指数对工业品期货价格有负面影响。

  • 标签: 工业品期货 结算价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简介:改革开放让更多资源配置到效率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工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地区以及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而协调好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是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利用1998-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对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工业集聚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工业集聚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各省、市、自治区的环境规制强度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边,适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会促进工业集聚,但必须因地制宜,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必须考虑企业的可承受力,灵活采取多种规制形式,增强环境规制工具的有效性;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产业集聚,而且能与环境规制相匹配,因此应进一步加大贸易开放力度和深度,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单纯的道路投资、增加企业数量或引进技术是不够的,要针对性地投资,减少企业的成本,发挥大企业的辐射作用,并增强自主创新力度,探索多样化创新方式,促进企业发展和工业集聚。

  • 标签: 环境规制 外商直接投资 工业集聚 因果累积动态特征 集聚机制
  • 简介:本文以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GMM)分析方法,分析1996-2011年我国省际数据。研究发现,当年FDI仅对西部地区当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其他地区当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不显著;上一年度FDI对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当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均具有负向效应,但仅对东部地区当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滞后2期FDI对东部地区当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当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不显著;滞后3期FDI对东部地区当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较强的挤出效应,对西部地区当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较强的创造效应,但对中部地区当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不显著。

  • 标签: 外商直接投资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动态效应 区域差异
  • 简介:本文分析了近期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并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剖析了内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由东部向中西部的制造业空间扩散逐渐明显,涉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部分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要素成本变化并不是驱动产业扩散的明显原因,集聚外部性的变化才是原因所在。引起多数产业空间扩散的主要原因是同行业企业的激烈竞争,而且拥挤效应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的体现更为明显。本文结果再次说明比较优势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尺度适应性,一国之内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地区间比较优势的变化,而是集聚外部性的作用。

  • 标签: 空间格局 集聚经济 新经济地理 比较优势 制造业
  • 简介:对于一类变量非线性相关的面板数据,现有的基于线性算法的面板数据聚类方法并不能准确地度量样本间的相似性,且聚类结果的可解释性低。综合考虑变量非线性相关问题及聚类结果可解释性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面板数据的聚类方法,通过非线性核主成分算法实现对样本相似性的测度,并基于混合高斯模型进行样本概率聚类,实证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对聚类结果的可解释性有所提高。

  • 标签: 非线性 面板数据聚类 核主成分算法 混合高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