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使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13年2月的经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4例,平均分成两组。各自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后行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对照组术后行胆管引流加常规包扎。对比两组置管时间、总引流量、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分析发现,研究组置管时间较长,总引流量较多,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都明显较低。结论乳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是降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的有效方式。

  • 标签: 乳腺癌 双管引流 弹性包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创伤性甲下瘀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甲下瘀血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患者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最后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创伤性甲下瘀血患者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后,患趾甲渗液逐渐减少的平均时间为(3.45±0.36)d,渗液停止时间为(6.89±1.89)d,趾甲与甲床贴合紧密时间为(9.22±1.92)d,随访6个月中,患者趾甲均无脱落,无出现趾甲叠生及拔甲情况,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创伤性甲下瘀血,外形和功能康复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甲钻孔加压包扎 创伤性 甲下瘀血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五种止血手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分析各个方法的疗效以及造成止血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五年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产后患者,共有患者55例,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11例,分别为盆腔血管结扎组、宫腔填塞纱条组、子宫压迫缝合组、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宫腔填塞纱条组、以及三联疗法组。结果完成各个手术后有43例患者止血成功,12例患者止血失败。手术过程中,三联疗法组以及宫腔填塞纱条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小于盆腔血管结扎组。三联疗法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盆腔血管结扎组、宫腔填塞纱条组、子宫压迫缝合组以及子宫压迫缝合以及宫腔填塞纱条组。对止血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造成止血失败的原因有,胎盘植入、瘢痕子宫、或是手术前、手术后患者凝血机制出现异常。结论各个治疗方法效果都较好,三联疗法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于治疗宫缩乏力出血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痔疮止血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鉴别处方中的地榆、陈皮和荆芥。用HPLC测定槐花中芦丁的含量。用Diam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溶液(20∶8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57nm,柱温为30℃。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芦丁进样量在0.1309~1.9741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9%(n=6)。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痔疮止血丸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痔疮止血丸 TLC HPLC 地榆 陈皮 荆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在PICC置管后按压穿刺点的止血效果。方法在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法,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法。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持续时间和24小时换药次数。结果2组患者出血持续时间和24小时换药次数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加压止血能收到较好的止血效果,缓解患者痛苦,降低经济费用、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 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对80例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并行双极电凝结合填塞止血纱布止血。结果77例找到明确出血点,3例未见明确出血点。一次治愈75例,5例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术后仍有少量出血,经控制血压后治愈。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配合填塞止血纱布能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 标签: 鼻出血 止血 鼻内镜 双极电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与常规敷料加压包扎法在皮肤撕脱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0无血管、神经、肌腱及骨骼外露的皮肤撕脱伤患者,行创面清创,原位中厚皮片回植覆盖创面。研究组术后皮片表面用医用护创敷料(VSD)覆盖封闭,-50~60kPa负压持续吸引。对照组术后皮片表面行凡士林纱布覆盖,敷料加压包扎。结果研究组平均使用VSD8.5d。术后平均体温、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肢体近端周径变化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充分引流渗出液,减轻肢体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显著提高了撕脱伤皮片的成活质量。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肤撕脱伤 传统加压包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的止血作用。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种新型载药止血材料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制作家兔耳缘静脉与肝脏创面出血模型,采用巴马小型猪建立肝脏、脾脏创伤出血模型,分别用医用纱布、吸收性明胶海绵及血余炭纳米纤维膜进行止血,通过观察止血时间、出血量、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评价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的止血效果。结果与医用纱布组和明胶海绵组比较,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显著缩短家兔耳静脉与肝脏创面止血时间(P〈0.05,P〈0.01),明显减少肝脏创面出血量(P〈0.05,P〈0.01)。巴马小型猪出血模型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肝脏、脾脏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显著减少,与明胶海绵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血余炭纳米纤维膜止血处理的肝、脾创面组织除伴有轻度的充血外,未见有明显的出血、坏死或结节状增生等病理学改变。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止血效果显著优于明胶海绵和医用纱布,是一种良好的止血材料。

  • 标签: 血余炭 纳米纤维膜 止血 明胶海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病区止血带规范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病区备足止血带,保证一人一带,使用后的止血带经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结论病区止血带做到一人一带一使用一消毒,消毒供应中心保证消毒质量,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病区止血带 规范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因素,并探讨临床有效的止血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153例瘢痕子宫行剖宫产术的患者,观察入选患者手术中的出血情况,以总结导致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此外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选择合适的止血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及出血率分别为(377.2±183.6)ml、12.42%;出血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及子宫切口撕裂、子宫破裂是导致患者发生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因素;经过积极的止血治疗后,发生术中出血的29例患者全部止血成功。结论引起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因素较多,临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及早的实施止血措施,这样可避免患者因大出血而发生的严重后果。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 止血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