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锂离子电池以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成为二次电池市场中重要的发展方向。通常,正极材料的表面性质对其物理和电化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其中,对于正极材料进行表面包是简单有效的实现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升的方法。本文梳理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依托国内外专利文献,列举了其主要应用情况,文章最后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包覆 改性
  • 简介:摘要:香精微胶囊是一种在食品、化妆品、药物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能够有效保护香精的稳定性,并实现控制释放。在香精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性能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合理选择材料可以提高香精微胶囊的功能性和应用性,同时确保其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本文旨在综述香精微胶囊的材料选择与性能研究的相关工作。

  • 标签: 香精微胶囊 包覆材料 性能研究
  • 简介:【摘要】含能材料在民用和军事方面有广泛应用,但其在运输、存储和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晶体类含能材料经结晶或粉碎后,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包以降低感度和增加塑性,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和保证产品的完整性。本文总结了目前含能材料降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机械混合法、水悬浮法、静电喷雾法、微胶囊化法、碳纳米材料降感技术的发展,并探讨了不同技术的降感机制。最后对降感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微流控技术基于其微型化、连续化、动态可控的优势,在毛细玻璃管微流控芯片中制备连续、均匀的液滴,实现对含能材料的均匀,降低感度是下一步的重要研究方向。

  • 标签: 含能材料,降感,包覆,安全性
  • 简介:为了明确团聚现象及表面性质对ZnS纳米材料发光性质的影响,采用SiO2对ZnS材料进行了表面修饰,并对ZnS及ZnS/SiO2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吸收光谱分析了前后光吸收性质的差异,发现SiO2后ZnS纳米材料的带边由333nm红移至360nm。为了研究ZnS纳米材料与ZnS/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发射性质,分别对含纳米材料的水溶液样品及粉末样品的发光光谱进行了采集。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SiO2后ZnS纳米材料在蓝紫光区的发光得到了明显增强。以氙灯作为激发光源所获得荧光光谱显示ZnS/SiO2粉末样品发光的积分强度增大为原来的17.5倍,但相同条件下针对溶液样品的测试结果显示其发光强度只增大了1.1倍,这种增强可用SiO2的存在抑制了ZnS纳米粒子间的团聚来解释,且这一推断由325nm紫外激光激发下获得的光致发光数据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复合材料 ZnS/SiO2 发光 荧光增强
  • 简介: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粉体表面包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列举了目前较常用的改性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评述,以期为粉体工业的发展给予有益的建议。

  • 标签: 粉体 包覆 进展 改性方法
  • 简介:日本核研究开发机构成功生产出用于高效发电及热化学制氢等的超高温反应器(VHTR)中燃料颗粒用的ZrC材料。之前一直使用的是SiC材料。若使用熔点高达3420℃的ZrC,则比使用SiC的输出功率高,并可减小堆芯,还可使制造成本下降20%-30%。

  • 标签: 研究开发机构 包覆材料 ZRC 反应器 超高温 生产
  • 简介:激光熔技术在目前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中应用较广泛。本文概述了激光熔技术及工艺方法,介绍了激光熔材料分类及特点,并展望了激光熔技术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激光熔覆 工艺方法 熔覆材料
  • 简介:摘要:沥青材料尾气治理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的重点任务之一。活性炭吸附脱附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气相污染物处理技术,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尾气中的VOCs和污染物可以通过活性炭吸附脱附装置高效截留和清除,有助于改善大气环境品质,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此,以下对活性炭吸附脱附技术在沥青材料尾气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活性炭吸附脱附技术 沥青包覆材料 尾气治理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超高层建筑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相继出现,进而就对建筑的防火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时,就需要使用相应的防排烟风管来包裹一定防火等级的防火板,以此来达到防火要求。倘若使用传统的防火工艺,不仅技术流程较为复杂,而且成本还较高,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成本资金。而新型包裹方式的出现,就有效的改变了这一现状,给建筑的防火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能

  • 标签: 防排烟风管防火板包裹新技术
  • 简介:以丙烯酸、苯乙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共聚反应在片状铝粉表面包一层致密的带有苯环和羧基的共聚物膜,并对共聚条件反应温度和时间对A1粉耐碱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共聚后的铝粉耐碱性能有较明显的改善,析氢实验中析氢量随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80℃反应4h的样品的耐碱性能较好,光泽度指标也较好。

  • 标签: 片状铝粉 三元共聚 包覆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汽车购买能力和汽车保有量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各个汽车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不仅要在配套服务、售后和营销策略等方面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品牌价值,汽车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逐步成为了产品差异化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主要表现为汽车的品牌形象和个性化设计两个方面。仪表板是汽车设计和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集装饰性、舒适性、功能性和安全性等功能于一身的核心部件,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汽车仪表板的分类和性能要求及工艺。

  • 标签: 汽车 仪表板 包覆工艺
  • 简介:据报道,密歇根理工大学材料加工研究所开发出一种铝制动转子,比标准模型重量轻50%。装有这种转子的汽车重量减轻20-25磅,因此加速变快,停车制动距离缩短,排放降低。而且也会使消费者每年节约3~8加仑汽油。

  • 标签: 制动距离 转子 减重 包覆 材料加工
  • 简介:摘要论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中空球形LiNi0.5Mn1.5O4(LNMO),并通过改变沉淀剂的摩尔比探究材料形貌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同时,我们对制备的中空球形LNMO进行Al2O3改性,探究不同量(0.5wt%,1wt%,2wt%)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XRD分析发现材料均为纯相LNMO材料,球形结构的中空空腔随NaOH含量的增加而变大,结构变松散。电化学测试表明当NaOH/Na2CO3=18时具有最高的放电比容量(130mAh·g-1)及良好的倍率性能;1wt%的LNMO放电比容量可达126.0mAh·g-1,并且循环性能优异。

  • 标签: LiNi0.5Mn1.5O4 共沉淀法 中空球形 包覆
  • 简介: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球磨过筛得到颗粒均一的球形颗粒。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对球磨后石墨进行包,经过高温炭化处理,在天然石墨表面形成一层炭覆层,再对后石墨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表面预成膜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池测试系统等对共改性石墨进行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XRD分析显示,共改性后的石墨层间距d(002)和无序化程度增加,说明在石墨的表面形成了一定的覆层。SEM图片中可以看出改性后的石墨颗粒致密均匀且较为圆滑,这种结构使得石墨颗粒表面积适当减小,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共改性后的石墨在0.1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362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92%,100个循环后容量仍保持为最高容量的98.6%。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酚醛树脂 聚二甲基硅氧烷 石墨
  • 简介:为了降低ε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ε-HNIW)的感度,提出了一种以液态CO2作为反溶剂的新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水悬浮法对溶剂的选择局限性大的问题。对ε-HNIW前后进行SEM、XRD和FT-IR分析,研究表明:选用这种新的方法,氟橡胶、ESTANE和EPDM剂能均匀于ε-HNIW的表面;偶极矩-极性大的剂溶剂使ε-HNIW后转变为α-HNIW晶体;随着剂添加量的增加、或系统压力的降低、或温度的升高,ε-HNIW复合颗粒的分散性越差,球形造型粉颗粒度越好。对ε-HNIW前后进行撞击感度测试表明,相同剂添加量情况下,3种剂降低ε-HNIW感度的大小顺序为:ESTANE〉FE26〉EPDM。

  • 标签: ε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液态CO2 包覆工艺 偶极矩
  • 简介:小口径管道防腐技术适合于城市管网建设,无论从生产成本上还是从工艺以及防腐管质量上都有优越于缠绕技术,法工艺是挤出胶粘剂和聚乙烯经环状的机头形成管状的熔体,钢管从环状机头穿入熔体覆在钢管的表面。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防腐层外观质量较好、厚度调节方便。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保证钢管的清洁度、钢管弯度不宜过大、保证防腐管冷却温度等。

  • 标签: 小口径 3LPE 包覆技术
  • 简介:摘要:地铁已在中国发展半个多世纪,地铁的整体风格也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上海地铁风格日趋工业风,简洁大气。采用裸顶设计,将机电管线明露,使得整个公共区空间在视觉上更为高大和通透,减少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给乘客更愉悦的地下空间体验。同时,通过综合支吊架、管线的色彩搭配,管线的优化排布,让机电安装工艺化,体现地铁特有的结构美感。

  • 标签:   安装  质量  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