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的应用,为肿瘤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显像技术。随着近年来PET-CT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消化道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有了全新的发展。目前,PET显像广泛使用的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可浓聚于代谢旺盛的组织,包括肿瘤。存活的肿瘤组织主动摄取这一放射性核素标记物,而坏死组织则不能。应用这一特性,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消化道肿瘤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及无症状人群结肠直肠肿瘤性疾病的分布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就诊的3509例结肠镜检查人群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的症状、结肠镜检查结果及相关病理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症状筛查组(如腹痛、腹泻、黏液便、腹胀等)和无症状筛查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找出其中的相同及差异。结果:3509例结肠镜受检者的平均年龄为(55±13)岁,按症状分为症状筛查组和无症状筛查组(639例)。3509例受检者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34.4%,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2.6%。男女性别间的病灶检出率无差异,而60~69岁受检者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检出肿瘤构成比为44.0%。所有结肠直肠癌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66.7%);结肠直肠息肉与结肠直肠癌并存患者数占结肠直肠癌总数的36.6%。症状筛查组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33.0%,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2.5%;无症状筛查组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41.2%,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3.2%。2组间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结肠直肠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嘉定地区接受结肠镜检查人群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较高,针对粪便隐血筛查阳性的无症状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结肠直肠肿瘤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肠镜筛查 结肠直肠息肉 结肠直肠癌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素受体家族在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平滑肌细胞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内实验,以低氧(10%O2)3周诱导建立小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分离肺动脉;体外实验,分别对小鼠源性和人源性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低氧(1%O2)24h的诱导。提取相应组织或细胞的RNA,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不同前列腺素受体基因片段,并将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无论是小鼠源性还是人源性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前列腺素受体基因基础表达值均以血栓素A2受体TP和前列腺素E受体1(E-prostanoidreceptor1,EP1)为最高,EP2、EP3、EP4和前列腺素I2受体(IP)居中,前列腺素D1受体、前列腺素D2受体和前列腺素F2α受体最少。在低氧诱导后,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血栓素A2受体基因和EP3受体基因表达上调显著,而前列腺素D1受体、EP1和前列腺素I2受体则明显下调。结论:在低氧诱导下,前列腺素受体基因表达发生不同变化,对筛选不同前列腺素用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研究和新药开发及探究其病理机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前列腺素受体 低氧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 简介:目的:评价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readoutsegmentationoflongvariableecho-trainsdiffusionweightedimaging,RESOLVE-DWI)颅脑MRI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其对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测量的影响,并与常规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进行比较。方法:采用SiemensMAGNETOMAera1.5T超导MRI扫描仪,分别采集43例因头痛、头晕接受头颅MRI检查者的头颅RESOLVE-DWI和常规DWI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共分为5级,客观评价为测量脑组织的信噪比及ADC值,比较2组结果。结果:对于43例受检者,RESOLVE-DWI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明显优于常规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SOLVEDWI组脑实质的平均信噪比值明显高于常规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图像所测得的脑实质平均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OLVE技术应用于扩散加权成像序列能改善图像质量,提高信噪比,对脑白质ADC值的测量没有影响,可常规用于头颅扫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高分辨率 信噪比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在经皮激光消融(percutaneouslaserablation,PLA)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LA治疗,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淋巴结血供,术后即刻和3d采用超声造影观察消融灶范围,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0d对淋巴结进行超声随访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测定。结果:3例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成功进行了PLA治疗,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发现消融区无彩色血流信号,术后即刻和术后3d超声造影显示消融范围内无明显造影剂灌注,术后30d超声随访发现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而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保持稳定,未升高。结论:超声在PLA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激光消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