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期剥离患者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对20例胎盘早期剥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时间1h~4h,11例早期剥离面积超过1/3,9例小于1/3,其中剥离面积最大者几乎完全剥离,最小者仅1/7。结论胎盘早剥约占妊娠晚期出血患者的3%。胎盘早剥的救治原则是纠正休克,尽快终止妊娠,防治DIC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 标签: 胎盘早期剥离 临床救治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方式及特点,探讨了ESD的护理技术,并总结出一系列护理方法。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波声像技术对胎盘早期剥离开展声像图的观察效果。方法对2009年至2013年胎盘早期剥离应用超声波来进行图像检测的相关学术资料进行总结性的分析研究。结果在这些研究资料中都表明,超声波在此项临床疾病的医疗检测上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相比于其他的检测技术,超声波在面对胎盘早期剥离的检测不仅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率,而且还比计较简便,在患者中很受欢迎。结论胎盘早期剥离的检测应该应用超声波来进行,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胎盘早期剥离 超声波检测 声像图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期剥离的临床护理观察及其护理体会。方法对于我科收治的12例胎盘早期剥离患者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12例胎盘早期剥离的患者,确诊后均终止妊娠,有11例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的患者,1例经阴道分娩终止妊娠的患者,经及时治疗和严密的观察病情,无孕妇死亡,因诊治和护理的及时孕妇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妊娠晚期的孕妇进行严密观察,如出现胎盘早期剥离的迹象,应尽早诊断、早期治疗与护理,减低母婴的危险。

  • 标签: 胎盘早期剥离 临床观察 并发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护理配合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内镜下消化道粘膜剥离术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精心护理下,本组病例均成功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娴熟默契的医护配合、术后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微创新手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在我国的发展仅5年。

  • 标签: 内镜 黏膜剥离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直肠腺瘤的护理对策。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53例直肠腺瘤患者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配合精心护理。结果手术切除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练掌握ESD方法,配合精心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ESD 直肠腺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剥离法和液氮冷冻法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剥离法治疗组与液氮冷冻法治疗组各6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剥离法治疗跖疣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液氮冷冻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液氮冷冻治疗组(p<0.01)。结论剥离法治疗跖疣较液氮冷冻治疗方法简便安全,疗程短,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 标签: 跖疣 剥离法 液氮冷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早期胃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46例病变完整切除,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在适应证范围内的早期癌,ESD能达到很高的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目的探讨直径〉2em的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病理特点,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LS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1例结直肠L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表面形态将151例LST进行分型,统计各型LST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然后对LST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ESD治疗的切除率、手术时问、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采用K系数检验分析LST亚型一致性。结果151例患者中,结直肠LST分布依次为:直肠58例、升结肠47例、盲肠15例、横结肠14例、乙状结肠13例、降结肠4例。病变直径为(3.4±1.2)em。颗粒型结直肠LST105例,其中结节混合型75例,颗粒均一型30例;非颗粒型结直肠LST46例,其中扁平隆起型31例,假凹陷型15例。两型分型一致系数K为0.87,四亚型分型一致系数K为0.80。腺瘤伴有低级别瘤变9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4例、黏膜下癌11例。腺瘤中管状绒毛状腺瘤58例、管状腺瘤33例、绒毛状腺瘤3例、锯齿状腺瘤2例。整块切除率为98.01%(148/151),完整切除率为94.70%(143/151),完整治愈切除率为90.73%(137/151)。手术时间为(52±31)min,ESD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97%(6/151),穿孔发生率为3.31%(5/151)。平均随访时间为28.6个月,复发率为0.66%(1/151)。结论直径〉2cm的结直肠LST病变存在较高的恶变潜能。ESD治疗LST病变整块切除率高,复发率较低,是结直肠LST病变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侧向发育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在食管平滑肌瘤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ESD治疗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食管平滑肌瘤的微创治疗好方法,有效的护理在ESD治疗中尤为重要。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食管平滑肌瘤 护理
  • 简介:集束化干预(Bundleofcare)是近年来ICU专业的新名词,中文翻译为集束化治疗或捆绑式治疗。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的方法[1]。它是由美国健康研究所首先提出,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的医疗护理服务[2]。集束化护理汲取了集束化干预策略的理念,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患者结局,它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患者结局[3]。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消化道肿瘤在内镜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临床路径。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术前天数、住院费用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术前天数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护理临床路径对消化道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人实施护理,可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临床路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角度“V”型外切剥离加黏膜结扎悬吊术治疗环型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环型混合痔的患者64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小角度“V”型外切剥离加黏膜结扎悬吊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出血发生率、术后局部疼痛发生率、术后局部坠胀发生率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角度“V”型外切剥离加黏膜结扎悬吊术治疗环型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治疗。

  • 标签: 小角度&ldquo V&rdquo 型外切剥离 黏膜结扎悬吊术 环型混合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剥离及自体结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翼状胬肉患者30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150例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组;B组翼状胬肉剥离联合自体结角膜移植15例中,30例是复发性翼状胬肉,均在显微镜下手术。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性。结果A组有32眼复发(21.33%),B组有8眼复发(5.33%)。A、B两组复发率有差异性(P<0.05)。结论翼状胬肉剥离及自体结角膜移植,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剥离 自体结角膜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