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输气管道发生事故后将导致甲烷大量泄漏,存在发生窒息的危险。文章依据甲烷的体积占比,对标准状态下甲烷的窒息浓度进行了计算,并且对不同温度下的甲烷窒息浓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确定甲烷的窒息浓度值,利于事故现场用仪器监测甲烷浓度,判断是否有窒息危险;环评事故后果预测时,判断事故发生之后是否会出现窒息浓度,并且确定窒息浓度范围;在环境空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甲烷的窒息浓度值随着环境空气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二者的关系并不属于线性关系。

  • 标签: 输气管道 甲烷 窒息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与对比氯芬酸及吲哚美辛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PE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7年1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行ERCP的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在ERCP术后肌肉注射氯芬酸,对照组在ERCP术后肛塞吲哚美辛,记录2组PE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PEP2例(4.3%),低于对照组的8例(17.2%),P<0.05。2组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2组术后6、24h血清淀粉酶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6、24h血清淀粉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24h的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术后(P<0.05)。观察组术后6、24h的NAG-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本组术前(P<0.05)。结论相对于吲哚美辛,氯芬酸能更加有效预防PEP,降低白细胞计数与血清淀粉酶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NAG-1表达有关。

  • 标签: 吲哚美辛 双氯芬酸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 简介:摘要煤制天然气技术实施过程中具有流程复杂、控制难度大的特征,同时其中对于温度的掌控要求很高。其中,甲烷化技术在煤制天然气中最为关键。结合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的基本定义与特征,首先分析了我国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其次对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实现流程进行了解析,并在最后对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反应技术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甲烷化反应技术在煤制天然气中的应用效果,促进行业的发展。

  • 标签: 煤制天然气 甲烷化反应 技术研究
  • 简介:摘要为保证生产安全,在煤矿开采前需通入大量空气以稀释矿井空气,使其甲烷浓度降低然后再排入大气。这种被抽排到大气中的甲烷含量低于1%的混合气体被称为煤矿通风瓦斯或者煤矿乏风(VentilationAirMethane,VAM)。由于煤矿乏风具有甲烷浓度低(<0.1%)、富集难、气量大等特点,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直接排空,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温室效应。针对此现状,设计了最大处理量为1000m3/h的煤矿通风瓦斯热氧化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配气系统、装置本体、换向系统、启动系统和测控系统。

  • 标签: 煤矿通风 瓦斯甲烷 热氧化装置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美辛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术前30min加用吲哚美辛100mg肛塞,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栓剂,后两组均行ERCP术,观察术后两组胰腺炎发生率,采用Somogyi法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无显著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h和24h的血清淀粉酶显著较低,P<0.05。就胰腺炎以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来看,观察组上述两种疾病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吲哚美辛对患者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具有预防作用,且具有便于使用、经济等优点,应用前景比较广泛。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吲哚美辛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新型骨架材料海藻酸钠制备吲哚辛缓释片。方法单因素考察法考察海藻酸钠、氯化钙用量对缓释作用的影响。结果最佳处方为吲哚美辛75mg,海藻酸钠250mg,氯化钙15mg,微晶纤维素155mg,硬脂酸镁5mg;释放度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该片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缓释效果较好。

  • 标签: 吲哚美辛 缓释片 海藻酸钠
  • 简介:摘要以SAPO-34为主体的催化剂对MTO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甲醇、二甲醚混合物在SAPO-34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表面,在反应诱导期内即生成稳定的表面甲氧基.甲醇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并产生积炭。

  • 标签: 催化剂 积炭 甲烷 双烯。
  • 简介:液氧/甲烷推进剂组合凭借其比冲性能、绿色无毒、空间贮存特性及原位资源利用等综合性能高的优势,被NASA选定为未来化学空间推进的主要发展方向。Morpheus着陆器顺利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完成自由飞行与自主着陆试验,标志着NASA的液氧/甲烷空间推进技术达到了从单项技术开发走向系统集成应用的新里程碑。介绍了Morpheus着陆器的研制历程与研发模式,针对其采用的液氧/甲烷轨姿控一体化推进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构成、推进剂输送方案和供应管路热控方案,以及可变推力主发动机和滚动控制发动机的设计原则、研制历程、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等。

  • 标签: 星球着陆器 空间推进系统 液氧/甲烷 发动机 Morpheus着陆器
  • 简介:以3-吲哚甲酸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为原料合成3-甲基-1-苯基吡唑-5-基-1H-吲哚-3-甲酸酯(3),用IR、1HNMR、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晶体为斜方晶系,Pbca空间群,a=1.09090(10)nm,b=1.61893(14)nm,c=1.81911(16)nm,α=β=γ=90.00°,V=3.2127(5)nm3,Z=8,dC=1.312g/cm3,μ=0.088mm-1,F(000)=1328.

  • 标签: 3-吲哚甲酸酯 吡唑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 简介:摘要甲烷化技术是煤制天然气的关键环节,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下合成甲烷的反应叫甲烷化反应。本文提出一种煤制天然气无循环甲烷化新工艺及新型甲烷化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本设计采用无循环压缩机逐段合成工艺,相比DAIVY和TOPSOE等公司采用的高温循环压缩机的循环稀释工艺,除有效解决了运用高温循环压缩机的难题外,还可以节省投资。本设计有效调节合成气进料的总氢、碳比。作为调节管线,富CO合成气分别从一、二和三级反应器补入系统,通过调节其流量,可精确调节合成系统的总氢、碳比,进而使反应温度得到有效控制,防止“飞温”现象产生。本项目本着节能的原则,利用反应热可以副产4.0~10MPa的过热蒸汽和0.7MPa的蒸汽,达到能量梯级回收和利用,提高了热回收品位。本设计开发新的甲烷化工艺,设计新型甲烷化反应器,采用国产甲烷化催化剂,节省投资。

  • 标签: 无循环 甲烷化 天然气 节能 反应器
  • 简介:目的:比较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3种含量测定方法的差异,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价,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容量分析法对氨糖关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进行含量测定,对含量测定的结果、回收率、重复性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研究,并给出综合评价。结果:容量分析法作为现行标准的方法,回收率低,准确度差,质量控制水平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复性好;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但重复性和专属性差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论:综合专属性、准确性等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可用于氨糖美辛肠溶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容量分析法 吲哚美辛 含量测定 氨糖关辛肠溶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吲哚美辛栓与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发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发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吲哚美辛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采取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利用吲哚美辛栓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生活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帮助患者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帮助患者降低由于疾病所带来的一定程度的疼痛,从而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 标签: 吲哚美辛栓 布洛芬 儿童 发热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设计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2-吲哚酮类化合物。方法以2-吲哚酮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029为先导化合物,设计目标化合物结构,以2-氟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碘代反应、卤素重排、偶联反应及缩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肝癌细胞(HepG2),肺腺癌细胞(H1299),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成功合成18个目标化合物5a-5n,7a-7d,结构经1H-NMR确证。部分化合物对4种细胞有显著的抑制活性。结论本文研究的2-吲哚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可控,7a-7d显示出广谱肿瘤细胞抑制活性,为深入开展此类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抗肿瘤 2-吲哚酮 L029 设计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对PPH术后肛门坠胀得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我科从2016年1月—2018年4月间住院行PPH手术治疗患者,共计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肛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坠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PPH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在PPH术后肛门坠胀患者中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肛门坠胀
  • 简介:摘要碳氮复合纳米材料主要由碳氮复合纳米材料晶粒和晶粒界面两部分组成,碳氮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甲烷氮气常压合成氨必须满足碳氮复合纳米材料相使甲烷氮气常压合成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或增加了新功能,碳氮复合纳米材料尺度的检测与表征是碳氮复合纳米材料科技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和理论与实验的重要基础。

  • 标签: 复合 纳米 合成氨 常压
  • 简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SⅠ型甲烷水合物受热分解微观过程,并对水合物分解过程中不同晶穴结构内客体分子对甲烷水合物稳定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最终构象、均方位移和势能等性质的变化规律对分别缺失大晶穴和小晶穴中客体分子的2种水合物体系随模拟温度升高稳定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显示,随温度的上升,水合物稳定性逐渐下降直至彻底分解;而水合物分解速度与2种晶穴各自部分晶穴占有率相关,不能简单的通过整体晶穴占有率表示.对比相同注热过程中2种水合物体系分解状况,发现位于大晶穴内的客体分子对水合物稳定性影响更大,缺失大晶穴内客体分子的水合物更容易随温度升高而分解.

  • 标签: 甲烷水合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 晶穴 稳定性
  • 简介:比较了手动进样与自动进样分析非甲烷总烃(NMHCs)的结果,确立了采用玻璃注射器采样-气体自动进样系统柱单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对NMHC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动进样保证了进样的一致性,一次可连续自动分析多个样品,自带反吹清洗技术有效地避免了样品间的交叉污染,提高了气体中NMHCs的分析效率、准确度和精密度;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气体中的甲烷和总烃,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0.99991,甲烷、总烃和NMHCs的方法检出限为0.02mg/m3、0.04mg/m3和0.03mg/m3。

  • 标签: 非甲烷总烃 自动进样 气相色谱 玻璃注射器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吲哚菁绿荧光示踪标记法对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98例,99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99例甲状腺癌患者为观察组。组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33例。甲乙丙组吲哚菁绿荧光示踪剂的浓度分别为1.25mg/mL、2.5mg/mL和5mg/mL,行荧光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比较各组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和前哨淋巴结平均检出个数以及假阴性率、敏感度和准确度。结果:观察组乙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丙组(P〈0.05)。观察组乙组平均检出前哨淋巴结数目明显多于甲组和丙组(P〈0.05)。观察组乙组的假阴性率、敏感度均明显优于甲组和丙组(P〈0.05)。结论:吲哚菁绿荧光示踪标记法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检出率高、检测范围广、敏感度高的优势,对于改良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吲哚菁绿荧光示踪 甲状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予以吲哚布芬治疗以降低其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200例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根据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另100例患者给予吲哚布芬药物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2周后,观察组与给药前相比FIB水平下降,APTT增加(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各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给药后各指标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观察组内瘘1年通畅率96.0%(96/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9.0%(89/1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内瘘闭塞者均经B超检查,行局部溶栓或取栓术治疗。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吲哚布芬治疗,可有效降低其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发生率,效果显著,同时具有一定的预防血栓形成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吲哚布芬 血栓
  • 简介:背景:在超重个体和西方人群中制备最佳厚度的股前外侧皮瓣是一项挑战。作者描述了一种新颖的蜂窝技术,用于超重患者的超薄股前外侧皮瓣制备。方法:40例体重指数大于25kg/m的患者需要薄的股前外侧皮瓣进行重建,随机分配到蜂窝技术组或显微分离技术组。蜂窝技术组使用Cavitron超声波手术抽吸器进行皮瓣修薄,显微分离技术组中使用常规显微分离技术进行皮瓣修薄。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皮瓣制备 荧光血管造影 超声吸引器 试验研究 吲哚菁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