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腔导管结合导丝技术从患侧抽吸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实用价值;材料与方法81例深静脉血栓,其中56例中央型,54例先行置入腔静脉滤器,再经患侧穿刺股静脉,利用介入独特的导丝交换技术引入大腔导管抽吸血栓,抽吸过程中向血栓处加压注射小剂量的溶栓药和抗凝剂,25例周围型单纯经足背静脉顺流溶栓;结果54例深静脉血栓先行滤器置入再用大腔导管抽吸血栓,无肺栓塞发生,2例深静脉血栓无滤器置入致肺栓塞死亡;依据深静脉血栓疗效评判标准,优72.8%(59/81);良17.2%(15/81);优、良、中均属有效,有效率为96%(78/81)。结论大腔导管配合导丝技术抽吸深静脉血栓,技术简单,快捷,安全,抽吸血栓有效,取材方便,经济,可称为治疗深静脉血栓的良好技术

  • 标签: 大腔导管 双导丝技术 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肺癌肉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肺部肿瘤,手术前和手术后诊断都有一定困难。胰腺导管癌因其进展快,就诊晚,误诊多,预后很差。我们要报道的这个病例同时原发肺癌肉瘤和胰腺导管癌,在国内外罕见报道。我们将对其病理组织学特征、影像学特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做一详细记录和分析。

  • 标签: 肺癌肉瘤 胰腺导管腺癌 双原发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盂切开+导管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盂切开+导管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盂切开+导管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取石干净、肾实质损伤小、出血少。结论肾盂切开+导管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更安全、疗效更好,是一种治疗肾铸型结石的好方法。

  • 标签: 肾铸型结石肾盂切开双导管碎石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新型球囊导管。方法结合传统BALT球囊和Swan-Ganz漂浮球囊的优势研制新型球囊导管,新型导管的远端是引导球囊;中间段是连接导管;近端是工作球囊。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新型导管的可行性。结果共进行了两次动物实验,每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BALT球囊,实验组使用新型球囊。第一次实验中每组5只健康小型猪,实验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中发现连接导管长度过长,操作相对费时,遂对新型导管样品进行改良,并确定为最终样品,增加样本量为每组10只健康小型猪进行了第二次动物实验,结果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vs 40%,P=0.011)且操作时间短(7.3±1.8 vs 26.7±9.1,P=0.000),实验组球囊滑脱次数、心律失常次数、心肌血肿和肺动脉损伤数量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新型球囊导管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是可行的。

  • 标签: 肺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超声心动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分析5年内收治的21例输尿管J导管取管困难病人资料,总结取管困难原因及处理方法.认为出现J导管取管困难与J导管的产品质量、置管技术、留置时间及术后复诊制度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输尿管 引流 双J导管 膀胱镜下取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期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07到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施长期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长期留置导管,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长为5.2~49.6个月,平均血流量为(200.6±10.3)ml/min。在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的隧道口位置发生炎症反应,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未对后续治疗造成影响,不良反应率为4.76%。结论对于血液透析者,实施长期留置导管可为其提供充沛的流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在进行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严守无菌原则,依照正确使用方式留置导管,这样能够加长导管使用寿命,全面提升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双腔导管 长期留置 血液透析 护理体会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同轴导管技术在后循环颅内支架植入術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收治的21例后循环颅内段狭窄患者,对其实施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经单导管输送失败后,改用同轴导管技术,单导管成功者记为对照组,导管成功者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单导管技术支架输送成功率为33.3%,同轴导管技术后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循环颅内段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同轴导管技术可以提高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且安全可靠,可行性强。 

  • 标签:   同轴双导管技术 后循环颅内支架 植入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长期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8年1月间我院治疗的长期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透析血流、并发症出现率进行对比。结果在透析血流以及并发症出现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长期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提高患者对自我的护理能力,增加患者安全性,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 血液透析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颈内静脉留置带cuff的导管的使用及护理的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得出结论加强导管使用期间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方法。

  • 标签: 颈内静脉 双腔导管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中J导管的放置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于24例泌尿系的患者放置J管的位置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J导管放置位置分析和处理研究讨论。结果有7例患者的J导管上段不位于肾盂,8例患者的J导管的下段没有在膀胱中,通过膀胱镜(3例)、输尿管镜(2例)取出J导管或重新置管(4例);有4例J导管的下段放置于尿道中,男性(3例)患者被发现后立即进行膀胱镜下的重新逆行放置导管成功,女性(3例)用血管钳管进行推回膀胱当中;J导管输尿管中发生折曲3例,拔除(3例)或是重新置管(3例);4例因结石梗阻,J导管置于了输尿管的下段,进行输尿管镜的碎石并且置管成功。结论J导管放置位置要正确,否则要拔管或重新置管进行解决。正确的置管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要合理处理发生并发症,降低其不良影响。

  • 标签: 泌尿外科 放置双J 导管 临床分析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尿激酶溶解血透患者半永久导管血栓的方法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半永久导管栓塞患者23例根据栓塞程度选择尿激酶封管或尿激酶持续泵入法溶栓。结果23例患者经溶栓治疗,22例溶栓成功,1例反复溶栓无效予拔管处理。结论尿激酶溶栓可提高导管血流量,延长留置时间。

  • 标签: 半永久双腔导管 血栓 尿激酶 溶栓 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0例分娩孕妇,按照孕妇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实行球囊导管,经机械性的作用以内、外两侧挤压宫颈管促宫颈成熟;对照组给予地诺前列酮栓,经阴道后穹隆放置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对比两组宫颈Bishop改善评分、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宫颈Bishop改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分娩方式和第一产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导管应用于足月的妊娠宫颈成熟中,引产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 标签: 双球囊导管 促宫颈成熟 引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10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患者在接受深静脉导管置管后,实施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之后观察并记录导管留置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经过留置导管后,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均在86分以上,与留置置管前相比较,其生存质量均明显有所提升(P<0.05),数据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结论:深静脉导管的操作有效、安全,其留管时间较长,通过导管留置且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明显改善,是比较理想的血液透析通道之一。

  • 标签: 深静脉双腔导管 血管通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管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的疗效。方法对13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病人采用微管技术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应用微管技术对动脉瘤的栓塞有明显的疗效,血管内微球充填率为27%~43%,造影检查显示9个动脉瘤完全闭塞,动脉瘤90%闭塞有3例,动脉瘤仍有部分残留1例。结论:应用微管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微创技术各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比较简便,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病发症,并且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在此背景下,该文章主要针对导管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帮助和参考。

  • 标签: 双微导管技术 颅内动脉瘤 栓塞
  • 简介:腔PICC导管有2个管腔,为5Fr型号,导管较粗。在置入腔PICC导管时,其末端与导管为一体,不能剪裁,因此使用时多对导管前端进行剪裁。以往,我们都是用无菌剪刀进行剪裁,每次都需使用一个拆线包,若需要剪裁的导管过多,则会出现拆线包不够用而需要护士临时去取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操作、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医疗卫生用品的消耗。我科自2011年2月开始使用扩皮刀进行剪裁,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PICC导管 双腔 医疗卫生用品 拆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owerPICC导管在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颈内CVC,观察组应用PowerPICC导管,对比两组患者输注干细胞的时间与费用、置管穿刺情况以及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输注干细胞时间、置管费用以及每周维护费用,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穿刺情况,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二次以上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穿刺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werPICC导管在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满意。有助于缩短输注干细胞的时间,降低置管费用与维护费用,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且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ower PICC双腔导管 颈内CVC 干细胞移植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