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摧残新闻言论自由的手段变本加厉。上海新闻界为争取新闻言论自由的斗争,更加艰苦复杂。在斗争方式上除同盟会(包括国民党)报刊比较直接外,私营报刊一般都比较隐晦曲折。它们既反对袁世凯,又不敢公开对抗,于是便动脑筋想出各种巧妙招数,《申报》的表现就十分典型。1、借别人之口宣泄自己的心绪。袁世凯为欺骗社会,披着法制外衣摧残舆论,1914年1月首先抛出了《报纸条例》。对此,《申报》没有正面抨击,而是用阐明尊重舆论、维护民众民主权利的必要,来否定箝制舆论的做法。如提出:“报纸天职有闻必录,取缔过严非尊重舆论之道,故应取宽大主义”,还说“权势之辈以蹂

  • 标签: 反对袁世凯政府 《申报》 亚细亚 言论自由 控制舆论 辛亥革命
  • 简介:<正>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其功勋和业绩堪称永垂不朽,已为世人所公认.然而,在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这一重大问题上,不少论著颇多微词或很少系统涉及.这不能不说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的斗争,集中表现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的资产阶级与反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之间革命与反动、共和与帝制的斗争;同时,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这场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对这一斗争加以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发展的过程和本质,有助

  • 标签: 孙中山 袁世凯 袁氏 帝制 南京临时政府 革命党人
  • 简介:“法轮功”邪教组织是社会毒瘤。它的祸害已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为了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家庭的和睦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为了国家的兴旺发达,我们党和政府依法取缔了“法轮功”邪教组织。这完全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也是一切负责任政府的职责所在,因而获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已经取得对“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的决定性胜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应满足于目前所取得的胜利,因为要使我们全体人民,使“法轮功”广大练习者,

  • 标签: “法轮功 邪教” 社会责任 社会危害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作风
  • 简介:2004年9月9日驻韩美军发言人金英奎透露说,美军将在10月31日前把位于韩朝非军事区内的最后一个前沿哨所移交给韩国军队,并结束在除板门店共同警备区外其他所有韩朝非军事区内的警备任务。此外,韩美双方还同意在10月底前将在板门店共同警备区内的驻韩美军从180人减少至约40人,从而让韩国军队承担更多的防务任务。最终,这40名美军也将在2008年之前撤到汉江以南地区。

  • 标签: 韩国 美国 军事调整 军事基地
  • 简介:<正>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团体,是刘师复在1912年组织的“晦鸣学舍”。到了五四时期,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团体和刊物,日益增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都有。为了同马克思主义争夺工人和青年群众,北京的无政府主义者黄凌霜于1919年9月发表了《马克思学说批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他还和区声白、华林等人创

  • 标签: 无政府主义 陈独秀 无政府主义者 无产阶级专政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
  • 简介:位于天津南郊的小站镇,原是一片盐碱低洼的沼泽地,苇蒲丛生,荒废不耕。其地东距渤海湾仅三十余里,属海防要地,津门屏障,早在1567年(明隆庆元年)蓟辽总督戚继光为防御倭寇入侵,派兵驻守沿海一线,小站即位于其间。清代继续屯兵于此,尤以袁世凯在小站督练新建陆军而著称于世。

  • 标签: 袁世凯 练兵 新建陆军 沼泽地 渤海湾 戚继光
  • 简介:<正>恩格斯在反对政府主义的斗争中的贡献应予重视。无政府主义是小生产的意识形态反映,它对工人运动起着腐蚀和瓦解作用。恩格斯在反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斗争中起了独特作用。一、恩格斯是马克思反对巴枯宁分子的参谋长早在恩格斯于1870年9月20日迁居伦敦和担任总委员会委员之前,马克思在反对巴枯宁及其拥护者时就不断地向他通报情况并与之商量对策。巴枯宁的国际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刚一出现,马克思就密切地注视着它。就在收到同盟加入国际的申请以及它的纲领和章程的当天晚

  • 标签: 恩格斯 无政府主义者 巴枯宁派 巴枯宁主义 马克思 工人运动
  • 简介:3月26日上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着力建设廉洁政府

  • 标签: 廉洁政府 李克强 反对腐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总理 反腐倡廉建设
  • 简介:在贵州麻江县下司镇,有一个叫芭茅冲的地方,那里有个文物群:一座将军坟、一座诰命一品夫人坟和一座"福德桥",是麻江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都与辛亥年间刺杀袁世凯的壮士张先培有关。福德桥桥头的功德碑记载了建桥过程。此桥是张

  • 标签: 张先 将军坟 福德桥 德碑 军咨府 彭家珍
  • 简介:发生在1912年的北京兵变曾给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同时,这场兵变最终导致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在中华民国奠都及袁就任临时大总统地点斗争中的失败。

  • 标签: 兵变 袁世凯 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 孙中山 斗争
  • 简介:袁世凯在河南项城出生时,正值叔祖袁甲三破捻大捷,遂被取名"凯儿",因辈数"世",故名世凯。小时的袁世凯聪慧过人。族人都认为他是袁家可堪造就之

  • 标签: 袁世凯 科举 项城 河南 学业 正值
  • 简介:丁未政潮是影响晚清政局的重大事件,在袁世凯的操作下,清流派一败涂地,但北洋派也并未得胜。政潮造成了亲贵掌权的出现,间接导致了皇族内阁的产生。同时,政潮的结果使得政局更加腐败,严重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 标签: 丁未政潮 袁世凯 亲贵掌权
  • 简介:阎锡山的回忆录云:民国3年(1914年),袁世凯修改约法以后(即孙中山的约法同宪法),事实上袁已成为终身总统,且继承人亦由他自己提出,实在想不出他还有什么称帝的必要,就当时的蛛丝马迹观云,促成袁世凯称帝的有五种人:一为袁氏长子袁定意在获立太子膺承大统;一为清朝的旧僚,意在尔公尔候,谋求子孙荣爵;一为满清的亲臣,意在促袁失败,以作复清之地步;一为副总统黎元洪之羽翼,意在陷袁不义,冀黎得以继任总统;一为日英俄三国,意在促中国于分崩离析,永陷贫弱落后之境地,以保持其在中国之利益与东亚之霸权及瓜分中国的阴谋.当时见他的有关这些人,都是以劝进帝制的话包围他,我曾对有些熟朋友说:你们要将大总统促居炉火.可以说怂恿帝制的人,很少明智,大多数是为富贵利禄所驱,或者是另有别图,其中最促使袁动心的因素,是日本强力主张改行帝制.这多少因素将袁毁了,但说到底总不能不怨袁认识不够,判断不够.

  • 标签: 史传文学 报告文学 短篇 民国 阎锡山 袁世凯
  • 简介:对晚清政坛上的袁世凯仅用善于投击和个人野心来评价是不够的,他也有过促使历史进步的趋向。他在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期间,率先在直隶省推行了较完整的振兴经济措施。创办的一些实力较强的近代计。企业,萌生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创办了北洋新军。在维护资产阶级和民族权益方面有过不懈努力。推行地方自治,进行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普选。奏请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参加立宪和官制改革的筹划工作。向责任内阁制发起进攻。武昌起义一爆发,袁东山又起,重点掏挖清政府内部行政权力,内外夹击,使清帝不足四月即告退位。袁世凯在这一时期有观望、保守乃至反动的一面,但也有追随进步与变革的一面。

  • 标签: 袁世凯 清朝 清末新政
  • 简介:1908年的袁世凯,如日中天,权倾朝野。然而,是年11月14、15日,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在两天之内相继去世。慈禧遗命3岁的溥仪嗣位,是为宣统。他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监国。50天后,1909年1月2日,还在帝、后百日大孝期间,载沣以袁腿脚毛病为由,罢了他的官,开去一切差事,勒令回籍养疴。

  • 标签: 袁世凯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政治生涯
  • 简介:在清末法制改革中,袁世凯是积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他上书请求变革法律,积极推荐修法人才,并参与新法内容的讨论;他极力主张多渠道地造就和选用法律人才;他利用直隶总督的地位和权力,将法制改革的许多措施在直隶施行,对推动当时中国封建法制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袁世凯 清末 法制改革
  • 简介:辛亥革命前,革命党几乎完全忽略了在国内对共和理论的宣传。袁世凯主张变法救国、君主立宪,但对西方文化政治理论知之甚少。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共和的观念被大汉族主义和种族革命的膨胀性宣传所湮没。孙中山颁布的《临时约法》给袁世凯做了一个因人废法、因人修法的不良示范,袁世凯的智囊们设想的国家体制与治国方略仍然是“开明专制”,袁世凯曾经试图了解共和制的意义,主张效法美法,但他更多地看到的是中国国民素质需要提高的一面,从而淡化了对共和理论和制度的探求。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国体虽变,理念依旧,共和国的大总统袁世凯既不知道共和制国家是个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共和政体优越性在哪里。

  • 标签: 中华民国元年 大总统 袁世凯 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