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于淼1康敏2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赤子》 2012年第15期
  • 机构:于淼1康敏2(1、大连都市发展设计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2、大连城市创景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本学期所教授的《办公软件使用》为例,从信息化素养和自我学习方面的培训入手,阐述了如何通过搭建信息化教改平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以适应新技术的高速发展。

  • 标签: 信息化教学改革可持续性
  • 简介:摘要 : 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视经济建设逐渐在向重视生态环境进行转变,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保障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就生态经济发展而言,林业毫无疑问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发展的健康直接关系到生态经济的发展水平。现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林业要想保证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够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针对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必要展开初步的探讨,希望对林业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现代林业 可持续性 发展 研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分析钢材的适用可持续性,并通过钢材的产量以及用量说明钢材已广泛使用;钢材和钢结构是互补品,因而钢结构额定发展已成必然趋势。通过介绍目前最为常用的轻钢结构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归结出未来钢结构的发展前景。

  • 标签: 钢材 性能 轻型钢结构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成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成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农村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涉及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而最重要的是通过文化技术学校和职业学校来进行。

  • 标签: 成人教育 培养 文化技术学校 家庭教育 职业学校 社会教育
  • 简介: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环境的掠夺和破坏,导致自然资源巨大消耗、环境大范围污染和生态严重失衡。该文从可持续发展思想人手,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并对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进行探索。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本 经济增长 发展 环境保护 产权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着重分析,并对应的提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以便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建筑经济 可持续发展 研究探讨
  • 简介:2实现可持续性建筑的技术途径2.1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要从土地开发、建筑布局、建材选择、建筑使用及维护以及建筑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合理设计是利用这些空调技术达到节能降耗目的的前提

  • 标签: 可持续性建筑 实现可持续性 建筑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对贵州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从林业政策、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探索研究贵州省林业发展的对策。

  • 标签: 林业 可持续性 发展研究
  • 简介:到2020年.中国的增长率可能会从现在的10%降低到5%。可持续性比速度更重要。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下半年甚至可能会巨幅放缓。这对中国经济整体来说令人欣慰。

  • 标签: 可持续性 速度 中国经济 增长率
  • 简介:森林经营可持续性评价是当前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和实施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森林经营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的筛选、指标的无量纲化、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可持续性水平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森林可持续经营 指标评价 权重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设计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建筑风格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新颖的设计理念,不仅仅停留在追求设计技术方面,还越来越多的体现其它方面的设计因素,提出了系统设计下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这一概念的提出,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道路。这种新的建筑设计概念引导人们提出环境系统设计的整体思维模式,取代现有的线性思维模式。本文将对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可持续性施工管理策略,以促进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可持续性施工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通过研究绿色材料的应用、资源和能源效率优化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结论表明,可持续性施工管理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通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促进了项目的经济可行,同时加强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 标签: 可持续性,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责任
  • 简介:【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城市发展方面面临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甚至有些城市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而目前很多城市的环境治理中依然还采用之前的治理理念和方式,已经无法应对当前的环境状况和经济形势。本文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环境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环境工程 可持续发展 战略
  • 简介:摘要环境保护的重要和意义正在不断地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大力地建设环境工程,运用各种高新的技术设备,合理有效地维护当地的环境。而环境保护工程是与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在农业生态环境工程、水产养殖业环境保护工程与建筑环境保护当中,根据相关的措施和理念,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人民和社会谋取更大的福利。

  • 标签: 环境保护工程 可持续性发展 建筑 应用
  • 简介:  【摘 要】本文主要从水环境与大气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简单论述了如何协调环境工程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但是,因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比较匮乏,再加上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环境保护的体制也不是十分健全,使得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很难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功效,所以,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不断强化对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对我们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从而更好的发展经济,促进环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分析环境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1.1 水体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人类繁衍的基础,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源泉。水资源无论是对人们基本生活还是工农业发展都有着直接作用,它影响整体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导致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在不同的地区都可以看到多种水资源受到污染的问题,如往海水中投放垃圾、过度浪费水资源等。可以说,整体水资源的系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不利于当前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发展问题,需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通过开展水体生态的科学建设来改善水资源的生态建设,以此减缓水资源遭受污染的问题。可以说,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发展关系,应该对其进行深度的思考。     1.2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对农业环境和生态建设的关系进行思考。在农业发展中,部分地区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就会开垦山地,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同时,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也会对水土资源造成影响。为此,在发展农业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对如何保障生态建设实施思考,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让农业可以实现科学的发展,走上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1.3 建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是当前发展速度比较快的行业,该行业的发展对经济运行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看到建筑行业为经济发展做出多种贡献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建筑行业对生态资源带来的破坏,思考建筑行业发展加剧资源污染的现象。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粉尘、噪音以及水土污染等问题,给持续化经济运行带来更多的挑战。针对建筑行业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思考怎样提升建筑工程的科学,减少建筑环境工程造成的污染现象。为此,要想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建筑工程中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2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探讨     2.1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体系    對于环境的质量监测工作来说,首先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这是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基础,也是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首要条件。对于相关的部门工作管理人员来说,管理工作人员要建立健全监测工作室关于质量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制度,要完善监测工作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保证各个工作人员能够做到规范操作,这样才能够保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监测工作室的组织机构,并完善相关的领导体系,监测工作时的各个领导人员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的,按照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开展工作。同时质量监测工作时的各个工作人员要加强合作和交流,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     2.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环境的质量监测工作来说,想要提高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质量,那我最离不开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这就意味着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对于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质量来说尤为重要。那么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激发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企业来说,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尽可能的招聘一些具有专业资质的工作人员,同时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制度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环境质量检测企业还可以定期的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去参加培训和学习,让这些监测工作人员去学习和了解最先进的检测工作方法和设备,从而提高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专业素质水平。     2.3 对检测工作的基础环节予以充分的重视    环境的监测工作不是有一个部门就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很多工作人员来共同进行,在监测的过程中,还会用到很多的设备和机械。不仅如此,对于环境的监测工作来说,每一个工作流程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样品进行合理的分配,还要做好样品的收集、运输和保存工作。各个工作人员要重视监测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够保证资源质量监测工作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有利于相关部门更好地开展资源质量的评估工作。     3 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3.1 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大气污染物中,我们生产、生活所排放出的废弃物属于主要部分。所以,对大气污染进行防止应该以生产、生活作为出发点,在污染的源头进行控制,采取措施,且以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为前提,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控制生产生活当中的污染物排放。现如今,在我们的生活过程当中,汽车尾气属于我们生活当中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方式,只有对其实施有效控制才能够更好地对大气当中的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政府方面,对于环境保护这一方面,环保部门和车辆检测部门应该联合起来,严格检测上路的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情况,并且分类进行管理。作为普通人,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出行尽量乘坐公交车,或者是步行、自行车,减少机动车的使用,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尾气的排放。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小排量的汽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养成绿色出行的好习惯。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属于大气污染的另一个来源,污染物排放的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生产活动,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     3.2 建立健全法律体制    在对大气环境污染进行防治的过程当中,不单单需要社会自觉进行,还应该用法律来规范大家的行为,通过法律的强制的特点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不能够对企业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再加上惩罚的力度也不够,还会使得有些企业会无节制的进行污染物的排放。但是执法部门并没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来对其行为进行制约,这阻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因此,立法机关应该强化环境立法工作的进行,在进行环境立法的过程当中对环境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保证有科学的立法依据,与此同时还应该将各个领域的专家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立法工作当中来,在保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避免法律的尺度太过于宽松。     4 结束语    总之,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环境保护,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污染与水环境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对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进行防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是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参与的。    参考文献:     [1] 史亚平,于海洋,宋开付,徐华,马静 . 施用城市污泥堆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 27 ( 12 ): 2352-2359.     [2] 罗玉虎,王楠 . 藏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环境承载力探讨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 ( 33 ): 54-57.     [3] 吴桐,宦敏 . 近二十年我国古村落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 CNKI 1997—2017 年古村落研究数据 [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 16 ( 11 ): 104-110.     [4] 吴劲楠,龙健,刘灵飞,吴求生,黄博聪,张菊梅 . 典型铅锌矿化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J]. 地球与环境, 2018 , 46 ( 06 ): 561-570.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21世纪的发展下,诸多的环境问题逐渐的浮现出,也称为困扰世界人民的一大问题.对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问题十分的严峻,所以我国的可持续化的实际状况与趋势一直受到广大人民关注.怎样的环境问题造成这样的环境现状,引起了人们怎样的思考.怎样利用环境发展的可持续化理念解决问题就成为本文重点讲述.下面就对其进行简要概述。

  • 标签: 环境工程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