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1951年5月3日,苏州市金阊小学一年级学生陈永康正坐在学校附近的城墙上吹柳笛,这时一个穿着讲究的年轻人过来,递给他一包糖和一些钱,要陈永康把一包面粉带进学校放在老师的桌子上。8岁的陈永康识破了他的身份,

  • 标签: 小学一年级学生 英雄 1951年 陈永康 苏州市 年轻人
  • 简介:一、我写沈从文的后半,不仅要写事实性的社会经历和遭遇,更要写在动荡年代里他个人漫长的内心生活。但丰富、复杂、长时期的个人精神活动,却不能由推测、想象、虚构而来,必须见诸他自己的表述。幸运的是他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我追求尽可能直接引述他自己的文字,而不是改用我的话重新编排叙述。这样写作有特别方便之处,也有格外困难的地方,但我想,倘若我是一个读者,比起作者代替传主表达,我更愿意看到传主自己直接表达。

  • 标签: 沈从文 文字资料 社会经历 精神活动 事实性 个人
  • 简介:贵州军阀王家烈之所以出名,源于中共党史上重要的“遵义会议”,源于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与王家烈的“双枪”黔军作战的史实。然而,“遵义会议”后王家烈的人生际遇却鲜为人知。笔者在走访王家烈的孙女王良慧女士和众多相关人士的基础上,参阅大量历史文献,基本搞清楚了这位特殊的统战名人的后半

  • 标签: 中央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中共党史 人生际遇 历史文献 相关人
  • 简介:1981年,沈从文为《沈从文小说选》写题记,提起近三十年风雨中死去很多人,总结自己如《庄子》中“樗栎之木,以不材而独全”,发出“转思生命感离奇,存在原因在忘我”的感慨。“忘我”一词,亦在沈从文1949--1988年的书信日记中频频出现。后半中,沈从文提醒自己要“忘我”,

  • 标签: 沈从文小说 “忘我” 《庄子》 三十年 生命感 书信
  • 简介:龙扬志:很高兴邀请著名学者黄子平先生来暨大文学院作讲座,对黄子平先生不需要太多的介绍,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同行和同学都知道他,可能黄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地位被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三人对谈'的名声所掩盖,其实他已经走得很远了。今天他讲述的主题是《沈从文后半的几个瞬间》。关于沈从文的研究,前不久有张新颖先生《沈从文

  • 标签: 黄子平 后半生 当代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赵树理 王德威
  • 简介:新颖:《沈从文的后半》读完,一口气,从晚上八点左右读到凌晨四点多,感慨万分。沈从文这样一个独立又懦弱的文人,即使当年去了蒋委员长的台湾,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你是知道的,我不愿意做推荐书目的事,因为每个人不一样,我欣赏的未必是别人欣赏的,但是有时候朋友要求我给他们的孩子推荐小说,我只好遵命,我推荐的小说里必有沈从文的。

  • 标签: 沈从文 通信 推荐书目 委员长 欣赏 小说
  • 简介: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领皆为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又因割据范围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其势力还曾扩张到新疆.

  • 标签: 西北 民国时期 武装力量 马家军 清政府 甘肃
  • 简介:国内一家著名媒体曾发起调查:如果让你穿越时空,你最愿意回到哪个朝代?排在第一的居然是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憋屈的汉族政权,因为,总有一个更小的政权欺负它。最初是辽国。宋单打独斗不行,却善于群殴。公元1125年,它联合后起之秀金国,干掉了辽。

  • 标签: 民族英雄 文天祥 浪子 官场 中国历史 宋朝
  • 简介:蒋介石是民国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影响涉及民国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多个方面,对他的研究可以说是民国史研究的标尺之一。海外媒体认为,中国大陆正在出现一股“蒋介石热”,蒋介石研究也似乎正在从“险学”走向“显学”。在这样的热潮中,陈红民、赵兴胜、韩文宁著《蒋介石的后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已经出版的诸多蒋介石传记相比,有着许多特色,值得推荐。

  • 标签: 蒋介石 最新成果 浙江大学出版社 民国史研究 2010年 民国时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郑孝胥从晚清臣子甚至是维新志士一步步沦落为我们所熟知的汉奸,这一历程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自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至1938年郑孝胥逝世,这段时间是郑孝胥的后半。考察这段时间郑孝胥诗歌所蕴含的“重九”“夜起”和“王道”三个重要意象,可发现其心态是自然而然发生转变的。理清郑孝胥心态的流变,对理解他的人生历程及清末民初的文人心态有很大作用。

  • 标签: 郑孝胥 后半生心态 重九 夜起 王道
  • 简介:九、从全面"清队"到局部"平反"1968年夏天,根据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全国上下开始"清理阶级队伍",从而把文化大革命运动再次推向高潮。我父亲是统战人员,不在清理范围之内,所以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但是母亲却在这场运动中吃尽了苦头。

  • 标签: 父亲 山西省 政协 早期 连载 革命运动
  • 简介:第二部分东缉虎营时代一、东缉虎营4号的办公区大约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省政协有了搬迁的动议。当时我们家住得十分憋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特别高兴。父亲在秘书处负责,这个任务当然落在他的头上。父亲说,一开始选择了太原市府西街和新建路口东北面的一片空地.

  • 标签: 山西省政协 后半生 吕峰 阎锡山 老槐树 绥靖公署
  • 简介: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 标签: 《半生戎马半生歌》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简介:什么是缘分?有人问隐士.隐士想了一会儿说:缘是命.命是缘。此人听得糊涂,去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此人不解自己的前生如何,就去问佛祖。佛祖不语.用手指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随风动.时卷时舒。时起时落.聚散不定……

  • 标签: 隐士 高僧 佛祖
  • 简介:看了两遍终极版的《东邪西毒》,张国荣即使在大漠也能突显倾国倾城之感,因为这份邪魅.也因为那个红裳女子眉间坚隐的愁。桃花盛开自有时,只不过赏花之人各自揣了不同的心思,于是整个画面仿佛模糊起来,连人,都快要识辨不清。

  • 标签: 高中 作文 语文教学 《半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