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3年,出土于通辽市科左后旗辽代早期墓葬的彩绘木棺具,棺体最长处2.31米,最宽处1.31米,最高处0.9米,棺椁相套,下有棺床,共计八层,棺、床均施彩绘。以其随葬品的丰富、主人的高贵社会地位与身份之谜,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而如此完整的彩绘木棺在内蒙古地区更属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标签: 彩绘 辽墓 科学研究价值 内蒙古地区 科左后旗 社会地位
  • 简介:  2003年3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大山东南麓的山坡上发掘了一座辽代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属器、木器、漆器、马具、玻璃器和丝织品等①,由于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北方契丹族政权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服饰、艺术以及丧葬制度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在2004年被评选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标签: 吐尔基山辽墓 墓主人 同位素分析 内蒙古文物 边疆考古研究 考古新发现
  • 简介:<正>1988年9月初,巴林右旗巴彦灯苏木特古日格嘎查牧民阿其图在乌珠日山后发现一座被毁古墓,旗博物馆闻讯后迅速派人前往调查,在巴彦灯苏木人民政府和文化站的协助下,对古墓进行了清理.墓葬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南约23公里巴彦灯苏木特古日格嘎查之南,

  • 标签: 赤峰市巴林右旗 博物馆 苏木 大板镇 辽墓 文化站
  • 简介:2009年9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抢救发掘了北京大兴康庄墓葬一座,出土了瓷器、银器、铜器、木器等随葬品。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分析,该时代为辽代晚期。

  • 标签: 北京 大兴康庄 辽代墓葬 发掘
  • 简介:<正>1989年12月,阿鲁科尔沁旗岗台乡道其格村一座被盗,旗管所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清理收回一批珍贵文物,现简报如下:一该位于岗台乡东道其格村西北2公里处的大黑山南缓坡上,此地是一处辽代

  • 标签: 阿鲁科尔沁旗 辽墓 珍贵文物 辽代 大黑山 鸡冠壶
  • 简介:本文对近年发现的“出行图”壁画进行了分析。以为可分为两类,分别代表了国诸王和贵族以及汉官贵族的出行。这两类形制不仅在分布地域上有别,而且表现形式也各有千秋。

  • 标签: 辽墓 辽国 贵族 形制 壁画 考证
  • 简介:1975年8月,内蒙古林西县大营子乡和平村小哈达自然村儿童在村西边玩耍时发现一座古墓。这一墓葬的暴露,是由于山洪冲刷,致使北壁裸露而被人们发现。遗物被当地群众取出,具体陈放位置不清。县文物管理部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吴宗信、李学忠同志前往调查清理,并...

  • 标签: 随葬品 辽代墓葬 东后贝加尔 底径 绿色釉 色不匀
  • 简介:  1986年9月,通辽市科尔沁区运输公司修路队在通(通辽)霍(霍林郭勒市)公路施工中,偶然发现一处古墓群,当时未引起工人重视,遭到破坏.事后我馆得到消息,很快赶赴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

  • 标签: 吐鲜卑 扎鲁特旗额 额吐
  • 简介:柴达木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东南约六十余公里。周围为平坦广袤的草场,由于风沙剥蚀,将正北三华里一座石券暴露出来,1985年4月被当地牧民发现,并将顶大部揭去,墓室已为沙土填满。乡政府及时通知旗文化馆派人调查。内蒙古文物工作队派笔者前往,在旗文化馆马俊同志协助下,于6月7至8日对该进行了清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阿鲁科尔沁旗 达木 座石 三华 墓葬形制 棺床
  • 简介:本文结合《茶经》等文献记述,对河北宣化壁画中所见之茶具作了考辨,并对其时北地饮茶之俗的流播、自身的地域特色及古人的"一器多用"现象作了探讨。

  • 标签: 辽墓壁画 茶具 《茶经》
  • 简介:2012年3月,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区南部马场村发掘清理了三座辽代墓葬,出土了一批随葬遗物。这一区域属于朝阳市公布的中山营子古墓保护区,曾发掘三燕、唐、等各时代墓葬数十座。此次发掘为研究朝阳(辽代兴中府)地区的历史又增添了一份宝贵资料。

  • 标签: 辽宁朝阳 马场村 辽代墓葬 发掘简报
  • 简介:陵园以陵门、石砌围墙、祭殿和陵墓组成,陵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12.5平方公里。陵园中部有南北走向石墙,将陵园分为内外两区。外陵区分布两座建筑台基,陵门位于床金沟沟口北侧悬崖下,现为两个高大的夯土台基,其间为宽9米的门道,在门址附近发现大量辽代砖瓦。

  • 标签: 瓷器 出土 陵园 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