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是指内分泌开始改变、最终月经及绝经后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不再停留在有病治病的阶段,而是采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治疗、养生及保健。面对目前医疗保健市场鱼龙混杂的状态,这样的就医行为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不仅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及保健,还有可能会延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针对目前的状况,需要规范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的就医行为及保健行为,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持续的健康管理流程,为每个来医院就诊的绝经女性建立完整的档案,定期随访,定期提供绝经期保健讲座,帮助绝经期及绝经女性安全渡过生命中的特殊时期。及早预防并控制绝经期及绝经后期疾病发生,降低老年妇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使之顺利健康地渡过生命中无月经阶段,是绝经期及绝经后就医行为管理的根本目的。

  • 标签: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 就医行为 管理
  • 简介:摘要绝经期是女性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女性在躯体和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找到有效的疏解途径,自身又缺乏适当的情绪调节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就容易患上绝经期精神障碍。

  • 标签: 围绝经期女性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到我院行健康体检的216例绝经女性和200例绝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女性骨密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多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216例绝经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8.89%,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升高(χ2=17.56,P=0.000);经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绝经年限与骨质疏松症呈正相关(OR=3.419,P=0.000;OR=2.569,P=0.016);BMI、运动次数、饮牛奶及钙剂摄入与其呈负相关性(OR=0.517,P=0.000;OR=0.684,P=0.024;OR=0.589,P=0.021;OR=0.266,P=0.000)。分析结果显示,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女性相比,年龄、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绝经后期女性年龄、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比绝经女性高;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女性相比骨密度、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绝经后期女性骨密度和T值比绝经女性低(P<0.01)。结论绝经女性是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年龄、体重指数、绝经年限、运动及饮食等生活方式均与骨密度密切相关,要及时增强其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预防保健行为的形成,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 标签: 围绝经期 绝经后期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为探讨绝经女性情志异常中、西医发病机理,通过整理近五年相关研究文献,发现绝经女性情志异常主要包括抑郁和焦虑两方面,正气亏虚、脏腑失调是引起绝经期情志异常的中医基本病机;长期慢性应激、HPA轴过度激活、内分泌三大轴系调节紊乱引起免疫系统炎症因子过度激活等共同作用于中枢神经海马是引起绝经期情绪异常的主要病理改变,其中HPA轴过度激活是基础和关键。

  • 标签: 围绝经期 情志异常 正气亏虚 下丘脑-垂体-腺轴
  • 作者: 白晶利(广平县人民医院河北广平05765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9期
  • 机构:骨质疏松症(OP)主要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而自身的化学成分不变,病人常常表现有腰酸痛,不能持重,常可有夜间腓肠肌痉挛。若脊柱侧弯后突畸形时,部分病人还可出现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此病在绝经后的女性中较为常见,如能在围绝经期各方面加强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OP的发病率,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现将围绝经期女性OP的预见性护理作如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为绝经女性身体意象的概念、评估工具、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绝经女性的身体意象相关研究与干预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围绝经期 身体意象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的盆底功能保健及康复的具体方法。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绝经期及绝经后35例女性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分析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的盆底功能保健及康复的具体方法。结果:所有患者盆底功能均有所康复。结论:给予绝经期及绝经女性患者相应的保健及康复指导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 盆底功能保健及康复 妇科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期和绝经女性绝经症状与日常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初次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绝经门诊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Kupperman menopausal index,KMI)量表评估绝经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简短版日常认知功能(everyday cognition,ECog)量表评估日常认知功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绝经期和绝经女性绝经症状与日常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14例患者ECog分数为1.50±0.49。KMI分数为12.67±7.88,74.8%(235/314)患者有绝经症状,其中34.7%(109/314)有中重度绝经症状。相比无绝经症状患者(ECog得分:1.27±0.29),有绝经症状的患者ECog得分更高(轻度症状组ECog得分:1.48±0.47,P=0.005;中重度症状组ECog得分:1.69±0.55,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KMI的5个症状(潮热出汗、失眠、情绪波动、抑郁和疲乏)均与日常认知功能下降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潮热出汗[β=0.06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02~0.117,P=0.043]、抑郁(β=0.163,95% CI=0.073~0.253,P<0.001)和疲乏(β=0.138,95% CI=0.071~0.205,P<0.001)症状仍与日常认知功能下降相关。结论潮热出汗、抑郁和疲乏症状是绝经期和绝经女性日常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围绝经期 绝经症状 日常认知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绝经期是女性由生育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绝经女性的生理功能逐渐衰弱,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减少,引发了一系列身体和生理上的健康问题,因此女性绝经期的健康问题应引起重视。本文主要从女性绝经期的主要表现以及对女性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绝经女性保健的有关措施,帮助女性安全度过绝经期。

  • 标签: 围绝经期 女性保健 影响因素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血脂异常的患病人群明显增多,而高脂血症也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有效加强对血脂的管理,防治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围绝经期 高脂血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保健措施对绝经期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绝经期妇女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n=40)接受综合保健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更年期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为40.83±4.12分,对照组为49.18±4.62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为36.41±5.76分,对照组为43.57±6.88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为75.86±7.16分,对照组为66.43±10.77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更年期Kupperman评分为11.97±3.11分,对照组为15.56±4.36分,P<0.05。结论综合保健措施可有效减轻绝经女性的更年期症状,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围绝经期 更年期 综合保健措施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40岁以上绝经期和绝经女性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40岁以上女性,详细记录其病史、身高、体重,进行生化和内分泌测试,然后进行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扫描。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6.65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6.23kg/m^2。研究中骨量减少的患病率为38%,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4%,低骨密度的患病率为42%。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绝经状态的增加,低骨密度妇女的比例也随之增加。在内分泌评估中,60%的人群出现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情况,56.67%的人群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00%的人群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75%的人群伴随着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时骨密度较低。在慢性疾病中,发现83.33%的女性患有糖尿病,50%的女性患有高血压,50%的女性具有肝肾功能异常,50%的女性患有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同时骨密度较低。每天接受阳光照射时间少于1h的女性中,48.65%的人骨密度较低。由于日常体力劳动的减少,BMD正常的女性比例从72.72%下降到46.1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血清维生素D缺乏,体力劳动和阳光照射不足与低BMD显著相关。结论低BMD不是仅限于绝经后妇女的疾病,它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普遍存在。

  • 标签: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绝经后 围绝经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女性生殖健康状况,为开展中老年女性生殖健康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发放《绝经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表》,主要了解围绝经女性月经婚育、绝经期症状及就医等情况。结果有效调查表572份,379例已绝经绝经年龄为(47.3±4.2)岁,绝经前出现月经紊乱者占61.5%,未绝经者49.7%出现月经紊乱,持续时间为(8.5±3.1)个月。绝经期症状潮热多汗及情绪波动为主,性生活异常发生率较高,感觉异常发生率最低。仅56.1%因上述症状而就医,治疗时间<1年者占69.5%。结论了解围绝经女性生殖健康现状,为开展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和服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事实依据。

  • 标签: 围绝经期 生殖健康 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藏山南农区女性绝经期的健康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西藏山南农区绝经女性150例,采用专业人员编制的女性绝经期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总结分析调查结果,统计西藏山南农区女性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率,同时对比不同年龄女性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病率。结果所有调查对象中,112例女性至少存在1种或以上的相关症状,女性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率为74.67%。常见症状有头痛(33.33%)、失眠(28.00%)、月经紊乱(23.33%)、心悸(23.33%)、肥胖(21.33%)、潮热(16.67%)、抑郁(16.67%)、多汗(16.00)、易怒(15.33%)等。不同年龄段中,46-50岁女性症状发生率为81.11%,高于51-55岁女性的65.00%(P<0.05)。结论西藏山南农区女性绝经期出现相关症状的机率较高,其中46-50岁的绝经女性,比51-55岁的绝经女性更容易出现相关临床症状。

  • 标签: 西藏山南农区 女性 围绝经期 健康状况
  • 简介:目的评价我院门诊绝经女性激素替代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门诊绝经女性激素治疗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月份门诊绝经女性患者激素用药销售金额、药品销售总金额及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均较低,各月份中,达芙通、克龄蒙、补佳乐和利维爱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始终居于前列,补佳乐所用比例呈逐月上升趋势,利维爱逐月下降。各月份中,补佳乐、克龄蒙、达芙通和欧维婷的使用频率始终处于前列,在各月份的DDC排序中,益玛欣和达芙通始终居高不下,利维爱也相对较高。结论补佳乐、克龄蒙、达芙通和欧维婷是我院绝经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常用药物,益玛欣和达芙通这两种药物对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

  • 标签: 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 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