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湛江地区地处我省西南部,属亚热带气候环境,全年无霜期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可养蚕6~7造.其次,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旱地多,适合桑树生长,养蚕经济效益显著.近年适逢湛江市政府提出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包括蚕桑在内的热带亚热带特色示范农业,使原已有一定蚕桑生产规模的湛江市发展成为我省蚕桑主产区.桑园面积逐年增加,到2004年底已近7000hm2.蚕桑生产已向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蚕业产业化将有力地推动蚕桑业的发展.

  • 标签: 地区蚕桑 湛江地区 现状及思考
  • 简介:1999年,在一个世纪即将终结之时,社会上普遍地有一种世纪回顾与追索的情绪。我在自己任职的报纸副刊上编辑了一个《百年安庆》专栏,这个专栏以不同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结合文字,介绍安庆百年来的变迁。就在这个时期,我见到一幅拍摄于上个世纪的老照片。

  • 标签: 专栏 报纸副刊 编辑 老照片 历史 时期
  • 简介:小的时候,养蚕是一种时尚,就像现在的小学生看赵薇的电视剧、三五成群去吃肯德基一样。那个时候,家长是支持我们养蚕的,常有家长特地去紫金山、孝陵卫帮自己的孩子采桑叶,这往往让我羡慕不已。而在教室的窗前,就放着年轻班主

  • 标签: 闲事蚕桑
  • 简介:蚕桑生产是我国农村重要的传统副业。我国的生丝和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由于国际市场丝价上扬,国内茧价提高,国内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蚕桑热”。笔者对黔江地区蚕桑生产问题谈点认识,供参考:一、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坚定信心、稳步发展黔江地处四川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交通、通讯不便,信息闭塞,文化、科技不发达,生活贫困,在商品经济开发过程中与国内沿海相对发达地区差异很大。1988年,为促进黔江地区扶贫经济开发,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

  • 标签: 蚕桑生产 蚕茧质量 经济开发 国内沿海 国际市场 栽桑
  • 简介:正月立春雨水连,龙灯狮子闹新年。修剪桑树抢时间,多积堆肥施桑园。二月惊蛰接春分,桑园垒土又深耕,趁早添制新蚕具,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清明杜鹃艳,竹笋脱壳雨水天,桑树向芽正当时,除虫灭害保增产。

  • 标签: 节气 蚕桑 雨水 桑树 桑园 堆肥
  • 简介:扬雄《蜀王本纪》称:“蜀之先,名蚕丛,教民蚕桑”。扬雄以后,从此说者较多:明《一统志》载:“蚕丛氏初为蜀侯,后称蜀王,教人养蚕,后人感之,尊祀为神,并在成都府治西南建蚕丛祠,俗呼为青衣神。”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载:“蚕丛都蜀,衣青衣,教民蚕桑,则蜀可蚕。”清张宗法《三农记》载:“始自西陵氏养蚕,为丝于蜀,故号其地曰蜀,曰蚕丛。”清段玉裁《荣县志》载:“有蚕丛者,教民蓄而饲之,民被其利,因王之曰蚕丛。”

  • 标签: 教民 栽桑养蚕 《蜀王本纪》 扬雄 祀为神 《方言》
  • 简介:蚕桑园管理是蚕种生产的基础工作,目的是提供优质高产无毒桑叶,是以提高叶质为主,产量为辅、相互兼顾为原则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一些比较适宜本地气候条件、耕作、饲养习惯等的管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园管理 蚕桑园
  • 简介:新的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要实现蚕桑增效、蚕农增收的目标,就要跳出传统的小农经济养蚕模式,通过创新来不断超越,争得先机,争取主动.

  • 标签: 中国 蚕桑业 蚕农 产品创新 科技创新 市场创新
  • 简介:罗先锋,现年45岁,家有妻、儿、女共四口人,住南部县碾垭乡11村8社。在他未读完小学的时候,父亲被打成“右倾”,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受人欺凌和歧视,心灵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决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干一番不负人生的事业。

  • 标签: 专业大户 蚕桑 发展 南部县 决心 歧视
  • 简介: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属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横贯本区,流程83公里.全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辖62个乡镇、1098个村.总人口164.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26万人.耕地面积108047公顷.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在107.5~1700米之间.蚕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00~800米的中低山和沿江河谷地区.万州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明清时代发展迅速,特别是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蚕桑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

  • 标签: 生态工程建设 生态产业化 蚕桑生产 万州区 化工程 三峡库区
  • 简介:早在2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桑属植物。人类利用桑属自然资源的历史,也已有5000年左右。古丝绸之路记载了我国人民植桑养蚕,缫丝纺绸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时至今日,蚕桑业发展更大。就陕西省安康地区而言,1987年蚕茧产量已达5270吨。1988年安康县有桑园7.9万亩,桑树3510万株,计划1990年产茧量达到2500吨,悠久

  • 标签: 蚕桑业 蚕茧产量 古丝绸之路 植桑养蚕 产茧量 桑属
  • 简介:南沱镇地处涪陵以东长江几“字”形内河套地区,海拔在146米至667米之间,属长江河谷浅丘地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早在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榨菜、蚕桑、水果、生猪为全镇农业支柱产业。全镇幅最面积67.14平方公里,辖12个村、一个居委会,176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交通、通讯、商贸发达,为涪陵东部重要物资集散地。西距涪陵城24公里,东距丰都县城2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蜿蜒浸润28公里,涪丰公路纵贯全境,素有涪陵东大门之称。

  • 标签: 中国 重庆 经济发展 南沱镇 对外开放 产业模式
  • 简介:随着人类生活追求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新理念的增强,作为绿色纤维皇后的蚕丝制品,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宁夏的茧丝品质列世界前茅,烘折率为2.1,解舒率近80%,商品性质极佳,为宁夏蚕桑业发展赋予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宁夏 蚕桑产业 产业模式 发展规划 风险基金
  • 简介:大河苗族乡位于兴文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86.7平方公里,人口28万.全乡辖1街村19行政村,由于区位优势差,且无好的工业企业,全乡经济一直较落后.2003年乡财政收入92.8万元,人均纯收入仅2000余元.长期以来,乡里农业生产一直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属我县传统农业乡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何在?这一首当其冲的核心问题就成了全乡上至党委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笔者近期通过走访调查后认为:发展蚕桑这一绿色产业,不仅符合该乡实际情况,而且能为大河人民增加收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蚕桑产业 大河经济 自然条件 人为条件
  • 简介: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何心福,周歧春,郑祖文笔者于1993年9月20日~10月5日通过对广安县蚕桑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服务机构及主产乡村农户的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一、令人忧虑的蚕桑生产现状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标签: 蚕桑生产 蚕茧收购 乡村农户 广安县 发种量 养蚕户
  • 简介:丰都县虎威区蚕桑生产发展采取“规模与科技齐驱”的办法,坚持走高效快速之路,迅速扭转了过去蚕桑发展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从1990年规模育苗,当年大面积见成效后,群众科学养蚕的热情高涨。几年来,每年以50—80%的速度增长,今年产茧量可达1.36万担。

  • 标签: 蚕桑 高速发展 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