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视频眼震电图在中枢眩晕眩晕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资料抽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3月收入眩晕患者90例,进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鉴别区分中枢眩晕眩晕结果90例患者行VNG检查,其中有47例被鉴定为中枢眩晕,占52.2%,有10例颈眩晕(21.3%),17例后循环缺血(36.2%),20例偏头痛眩晕(42.5%);有42例被鉴定为眩晕,占47.8%,有2例前庭神经炎(4.8%),4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9.5%),9例梅尼埃病(21.4%),27例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64.3%)。结论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可对中枢眩晕眩晕进行有效的区分鉴别,提供针对的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视频眼震电图 中枢性眩晕 外周性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视频眼震电图检查鉴别眩晕和中枢眩晕的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眩晕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均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根据结果对外眩晕和中枢眩晕进行鉴别。结果本组中枢眩晕患者42例(52.5%),眩晕患者38例(47.5%)。结论视频眼震电图检查鉴别眩晕和中枢眩晕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

  • 标签: 外周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视频眼震电图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外眩晕患者眩晕残障症状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研究。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前庭外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20例和试验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组)23例。自2018年1至12月共收集43例。所有患者在就诊当天及治疗后2、4、8各填写1次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种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两组患者的3种量表在治疗后评分[试验组治疗后4DHI(45.5±30.6)、ABC(86.9±12.4)、SAS(37.9±8.2);对照组治疗8DHI(34.8±28.5)、SAS(35.7±7.9)]优于治疗前[试验组DHI(59.2±25.9)、ABC(79.7±16.7)、SAS(41.1±6.8);对照组DHI(55.2±20.5)、ABC(80.3±18.3)、SAS(41.9±9.1)]。每组治疗前后数据配对比较显示:试验组DHI和ABC评分在治疗后2、SAS评分在治疗后4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DHI评分在治疗后4、SAS评分在治疗后8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评分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残障症状及焦虑情绪均有好转。但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训练能更早期地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残障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庭疾病 康复 前庭外周性眩晕 眩晕残障症状
  • 简介:摘要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技术。穿刺的成功率,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素质的最基本的要素。穿刺一针见血,不仅可以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而且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从内心体会到对护士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本文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静脉穿刺的技巧及穿刺失败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指导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静脉穿刺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穿刺 原因 技巧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技术。穿刺的成功率,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素质的最基本的要素。穿刺一针见血,不仅可以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而且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从内心体会到对护士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本文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静脉穿刺的技巧及穿刺失败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指导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静脉穿刺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穿刺 原因 技巧 心理健康
  • 简介:眩晕癫痫以发作眩晕为临床表现,多在颞上回痫放电。作者近几年来在神经内科门诊见到5例病人。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临床眩晕癫痫病人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6~12岁。起病多在学龄前期。发作表现:周围环境物体旋转者2例,自身摇摆不稳者2

  • 标签: 眩晕性癫痫 苯妥英钠 发作性眩晕 学龄前期 多发性硬化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源眩晕病人眩晕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耳源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眩晕护理,试验组病人给予眩晕分级护理,病人出院时比较护士及病人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干预期间病人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情况和病人跌倒的发生情况以及病人入院时和干预1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的情绪得分(DHIE)。结果出院时试验组护士及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率(91.7%)高于对照组(68.3%),病人跌倒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0.0%),干预1后DHIE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分级护理有助于对耳源眩晕病人实施精准护理,降低病人跌倒发生率。

  • 标签: 耳源性眩晕 分级护理 跌倒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满意度 评估
  • 简介:良性发作位置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于1921年由Barmy首次提出,Dix和Hallpike随后详细描述了其特征。BPPV虽为最常见的前庭周围眩晕,年发病率为64/10万,但由于对其认识相对滞后,而眩晕者常常根据自己对本病的认识而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和急诊科等不同科室,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处理。在我国,BPPV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Meniere病、颈椎病或其他眩晕。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采用Dix.Hallpike等诱发试验来诊断,Epley、Semont或Barbecue等手法复位技术治疗并常常获得戏剧的治疗效果,人们对BPPV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使整个眩晕群体诊疗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MENIERE病 前庭周围性眩晕 BPPV 临床医生
  • 简介:摘要瘦素是一种由ob基因编码,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多肽类激素。瘦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发挥降低食欲、促进能耗、减轻体重的作用。除中枢,瘦素还能通过组织和器官,如脂肪组织、胰腺、肝脏、骨骼肌、免疫细胞和心血管等,发挥促进葡萄糖摄取利用、促进脂解和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质沉积、抑制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糖素、促进免疫系统T、B细胞发育及炎症因子产生等作用。经给予瘦素,能改善脂肪营养不良、先天性瘦素缺乏症及包括神经厌食症在内的获得瘦素缺乏症患者的代谢异常。对瘦素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瘦素的功能,加深对瘦素的认识,而且可为研发基于瘦素的减肥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瘦素 外周效应 脂肪组织 糖脂代谢 肥胖
  • 简介:摘要:留置针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维护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留置针护理专业视角出发,分享实践经验和总结,包括留置针的基础知识、使用技巧、临床实践和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希望能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共同提高留置针护理水平。

  • 标签: 外周留置针 护理 穿刺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外神经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现代整体护理和传统护理两种模式在42例神经损伤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疼痛评分,睡眠时间、疼痛性质和情绪改变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组患者疼痛改善好于传统组护理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而出现焦虑情绪的倾向亦低于传统组。结论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神经损伤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损伤 神经痛 整体护理
  • 简介: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血管外科学会于2017年发布了新版的《ESC动脉疾病诊治指南》。与2011版指南相比,更新了14条推荐建议,新增了16条推荐建议。其中对于动脉疾病的抗栓治疗,亦给出了详细的推荐意见以及循证医学证据。本文根据指南更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实际问题,重点对指南给出外动脉疾病抗栓药物治疗推荐意见进行解读,以期医务工作者能更好的理解和遵循指南。

  • 标签: 外周动脉疾病 抗栓药物治疗 指南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保护策略在预防多巴胺致静脉炎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实行静脉保护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对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治愈情况、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炎治愈时间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上比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建立静脉路次数更少、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更高。结论临床在外静脉输注多巴胺时应实行静脉保护策略,以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多巴胺 静脉注射 外周静脉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型孤立肺结节的诊断情况,探讨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型孤立肺结节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术中切除组织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观察两组诊断结果、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良性病变18例、恶性病变24例,观察组分别为16例、26例。良性病变均行肺结节楔形切除术,对照组恶性病变行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38±1.62)cm、(90.73±24.86)mL、(2.11±0.85)d、(104.84±31.35)min、(6.20±2.19)d,对照组分别为(23.15±5.26)cm、(156.82±33.74)mL、(4.03±1.24)d、(90.48±30.53)min、(10.48±3.10)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747、10.220、8.277、2.127、7.308,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的16.6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4,P<0.05)。结论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外型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作用,但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优于开胸手术。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肺切除术 胸腔镜检查 胸外科手术,电视辅助 淋巴结切除术 诊断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高度异质的侵袭非霍奇金淋巴瘤,整体预后差,一线治疗后复发率高。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多项研究报道了PTCL的治疗进展,尤其是针对复发难治患者,包括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法尼基转移酶(FT)抑制剂、SYK/JAK信号通路双重抑制剂、PI3K抑制剂、程序死亡受体1(PD-1)单抗、抗CD38单抗、EZH1/2双重抑制剂。新的方案及药物为复发难治PTCL患者带来希望。

  • 标签: 淋巴瘤 复发 淋巴瘤,T细胞,外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治疗眩晕患者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眩晕患者11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两组疗程均为6。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头晕评价量表(DH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HI功能评分[(2.01±0.46)分]、DHI躯体评分[(1.96±0.43)分]和DHI情感评分[(1.35±0.38)分]均低于对照组[(3.86±1.03)分、(3.54±0.62)分和(2.97±0.46)分](t=12.490、15.948、20.678,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BBS评分[(46.80±6.72)分]高于对照组[(36.49±5.46)分](t=9.608,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5.81±0.76)分]低于对照组[(7.23±0.87)分](t=9.361,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45.10±3.27)分]和SDS评分[(43.26±2.29)分]均低于对照组[(48.93±2.54)分和(47.08±2.18)分](t=7.045、9.201,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治疗眩晕患者效果明显,可减轻患者眩晕症状,提高患者平衡功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 标签: 健康教育 康复 眩晕 姿势平衡 睡眠 焦虑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