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在当前技术技能作为首要培养关键的形势下,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也在逐渐下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形成学习的良好环境已经成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 标签: 职业院校 英语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心理焦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0例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后,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均达到较满意疗效,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及时实施有效的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恐慌心理,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认知干预起源于认知疗法与行为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行为和情绪的关系,在20世纪末开始用于孤独症个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孤独症儿童教育和干预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干预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其总体特点有:研究对象多为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研究设计包含孤独症儿童的应用行为分析;研究内容集中于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调节方面。最后,本文据此提出对我国孤独症儿童干预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脊柱内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62例实施脊柱内镜手术行腰椎间盘摘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脊柱内镜手术流程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后3月疼痛视觉模拟(V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反跳痛及下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并参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月VAS、SDS、SA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3月VAS、SDS、SAS评分,术后反跳痛及下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干预能改善脊柱内镜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疼痛程度,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脊柱内镜 椎间盘切除术 认知行为 焦虑 抑郁
  • 简介:王中保、程恩富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9期《多层丰富和发展2l世纪马克思主义》一文中指出,丰富和发展2l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发出的重要号召,也是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心声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继续加以多层综合推进:第一,在创新和发展主体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并由后继者日益完善的理论体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多层面 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 邓小平理论 善的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睡眠障碍采用认知疗法干预可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存在睡眠障碍症状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4.26±1.34)分,低于对照组的(7.48±2.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为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提升其睡眠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睡眠障碍 老年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伴随着电力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要,电厂、用户、调度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频率也在不断提高。另外,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其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那么将会直接影响着民生问题。从本质上看,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承载了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主要内容。想要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那么就需要以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作为出发点,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为网络平台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减少安全性隐患,在不断与时俱进中,更新安全防护措施。

  • 标签: 多层面 电力系统 网络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产妇产后中轻度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90例产后中轻度抑郁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与干预组(实施认识行为干预),比较二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二组产妇的SAS评分、SDS评分、GQOLI-74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干预组产妇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中轻度抑郁者在常规抗抑郁治疗同时辅助于认知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产妇 中轻度抑郁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认知以及分娩结局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50例产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分娩知识认知情况、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分娩知识认知优良率为5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1%(P<0.05);观察组的分娩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各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提升产妇产时应对能力,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护理干预 认知行为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的积极护理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具体应用与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总共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6例进行对照研究,86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妇科恶性肿瘤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上采取积极护理。经过数月护理后,观察两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比实验组的高出6.31分;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实验组的低7.92分;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比对照组的高出25.49%。讨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多层积极护理模式可以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因此,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积极护理 妇科 恶性肿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临床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当中,对患者实施认知干预对其自我接纳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开展相关分析,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规组及认知组,常规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方式干预认知组患者则接受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自我接纳情况以及干预之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认知组患者接受干预之后的自我接纳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且焦虑与抑郁情况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干预方案中,患者接受认知干预可以不断提高其自我接纳功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 自我接纳 行为 干预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认知干预在心脏介入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之间收治的197例进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98例)和常规组(99例),护理组患者采用认知干预措施,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去除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以及SDS和SAS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护理组患者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去除时间以及导管拔除时间均比常规组短,P<0.05;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在行心脏介入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予以合理的认知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取出时间和导管拔除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心脏介入术 术后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干预在冠脉造影术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86例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认知干预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压迫器去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例,与对照组的6例有显著差异(P<0.O5)。结论对于冠脉造影术患者给予认知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确保临床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脉造影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采用认知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所取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在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共计选择96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将其均分为各48例的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与联合认识行为干预的研究组,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参照组低于研究组,护理后两组SAS评分明显降低,冠心病知识掌握评分升高,而研究组护理后冠心病知识掌握评分远比参照组高,SAS评分较参照组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认知干预冠心病住院患者,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协助治疗获取更佳的疗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住院患者 认知行为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学龄期儿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6月普通外科住院的60例学龄期阑尾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认知干预通过改变患儿及家长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不合理认知,减轻其对疼痛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能有效促进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阑尾炎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脊柱手术患者进行干预护理治疗,实现患者对其认知自觉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和行为缓解的有效护理方法,进而改善脊柱手术围术期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效果作用。方法结合我院临床实际患者情况,随机选中2015年3月~2017年3月住院的脊柱手术患者120例,按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结合实际住院期间的治疗过程,对脊柱手术患者展开详细的综合护理,并做好周密的观察记录,从而总结出两组脊柱手术患者对照干预护理的最佳效果。结果通过两组脊柱手术患者干预护理前后的对比效果呈现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干预护理效果明显比日常护理患者效果显著。结论有效开展认知护理干预脊柱术后患者,是从心理和行为上培养患者自觉配合的一种减压方法,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焦虑、疼痛等不良心理状况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脊柱手术患者与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有效配合度,进而提高术后治疗、护理的最佳效果,从而达到患者尽快痊愈的目的。

  • 标签: 认知行为 干预护理 脊柱手术 焦虑 疼痛
  • 简介:我们在2015年承接的大学与两所中学合作促进教师发展项目(时限2年)中,尝试建立一种新模式——多元参与模式。多元参与模式秉持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主体性人、完整人、互依人和具体人,它在人员构成上强调多元化;在开展的活动方面,强调多类型和多层次;在特征上强调嵌套性;在实施方法上,强调通过调查确定多元模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立共同愿景、提升教师相关能力、开展多样化的互惠性活动、重视总结和展示等,以推动教师身份的变化,关注教师“学做什么人”。运用该模式要注意做到:给予教师较高的心理安全感,帮助教师避免自我伤害以及找到自我发展的突破口,妥善应对习惯性防卫和搭便车行为

  • 标签: 学习共同体 多元参与模式 教师
  • 简介:摘要电力是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重要基础,电力系统的信息网络安全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多层探究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分析对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问题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多层寻求保证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对策,以促进电力系统网路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多层面 电力系统 信息网络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干预的情况。方法对照组患者对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认知干预进行应用。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率、掌握冠心病康复知识率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要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认知干预护理,可以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所以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住院冠心病患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