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气体样品红外光谱吸收系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气体样品的发生定量、浓度和吸收系数的测定与计算.对两类毒剂的模拟剂DMMP等样品的吸收系数进行了测定,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 标签: 气体样品 吸收系数 模拟剂
  • 简介:摘要文章对某酒醉的太阳辐射模拟进行分析,先介绍了酒店的概况,对当地气候进行分析后进行模拟设置,得出计算结果,即无遮阳时全年太阳辐射结果,最后总结了无遮阳和有遮阳时,不同建筑立面的全年太阳辐射水平。

  • 标签: 太阳 辐射模拟
  • 简介:利用格尔木市气象台1958~1996年的太阳辐射资料,重点对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时间变化的气候特征作了分析,并讨论了云量、火山爆发和太阳活动对辐射的影响。

  • 标签: 格尔木 太阳辐射 气候分析
  • 简介:用延安、西安、安康三站使用遥测仪器观测到的总辐射以及西安的净辐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理论上的晴天总辐射量随纬度增高而减少,而实测值却随纬度增高而增多;年极大值出现在6月或7月,极小值出现在12月;月际变化3到4月变化最大。净辐射有与总辐射相类似的变化规律。另外,总辐射与日照时数之间,邻近站的总辐射之间,总辐射与净辐射之间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辐射量 变化规律 相关关系
  • 简介:目的建立吸收系数法测定米诺地尔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的吸收系数法(Ekm^1%=1084)在281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收度。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1072C-0.004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为0.27%。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吸收系数法 米诺地尔片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控制 稳定性试验
  • 简介:摘要提出一种应用多元回归预测地面太阳辐射量方法。利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美国国家太阳辐射数据库中1991-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太阳辐射量与日照时长、最高温度、相对湿度、纬度和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分析辐射量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统计指标,得到了有辐射历史数据地区和无辐射历史数据地区太阳辐射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并且建立了从总辐射量中提取散射辐射量的单变量回归模型。最后,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 标签: 光伏电站 太阳辐射 散射提取 气象因素 多元回归
  • 简介: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蓬勃发展,最大程度的利用太阳能,提高建筑内太阳辐射换热效率,是建筑节能的研究重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建筑太阳辐射换热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为后续学者对太阳辐射换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 标签: 太阳辐射 换热 建筑节能 围护结构
  • 简介: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地理1(必修)》选用了一幅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日总量立体图(图1),说明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一些师生反映图像阅读困难,不易理解,在此作一简要说明。

  • 标签: 太阳辐射 高中地理教材 判读 实验教材 自然环境 实验过程
  • 简介:本文基于飞机构造及全球太阳辐射热环境地域划分,通过对国内外各行业太阳辐射试验标准、环境工程标准、全球气候环境数据以及美国开展的飞机实验室太阳辐射试验文献资料分析,阐述了飞机受太阳辐射环境引起的环境效应,界定了飞机实验室太阳辐射试验目的。提出了试验设施需求、试验过程设计及试验结果评估准则。

  • 标签: 太阳辐射试验 辐照度 光谱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百分吸收系数法测定10%磺胺醋酰钠滴眼液中磺胺醋酰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3台不同型号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定磺胺醋酰钠的百分吸收系数,并以永停滴定法(药典法)作对照,进行百分吸收系数法的回收率比较研究。结果百分吸收系数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6%,RSD为0.47%;t检验结果表明永停滴定法与百分系数吸收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分吸收系数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医院制剂的快速分析要求,是磺胺醋酰钠滴眼液含量测定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磺胺醋酰钠滴眼液 百分吸收系数法 含量测定 回收率
  • 简介:X光穿透物质时符合指数衰减规律,原则上,给定闪光照相光源能谱以及照相物质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透射X光的照射量,但事实上X光光源能谱测量十分困难,因此,实际上照射量的计算无法实现。所谓的“等效单能模型”就是将上述全能谱照射量等效成某一“单能”的照射量,在实际实验测量中经常需要的物理量是数种材料等效质量吸收系数的比值,称之为相对质量吸收系数,一般情况下,

  • 标签: 质量吸收系数 闪光照相 能谱测量 照射量 衰减规律 实验测量
  • 简介:为揭示吉林省的太阳能资源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及M—K检验法对1960年以来长春、延吉代表站的太阳辐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的年平均太阳辐射为4787.4MJ/m^2·a,夏季太阳辐射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吉林省年平均太阳辐射在波动中下降,且下降趋势不显著,20世纪60年代太阳辐射较高,80年代达到最低值,90年代以后小幅度回升。春、秋、冬季的太阳辐射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冬季太阳辐射下降趋势显著,夏季呈显著增加。吉林省年日照时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地域分布差异;而在时间上也呈现出由春季到冬季依次减少的分布特征。吉林省的太阳能资源总量丰富,变化趋势不显著,这对于利用太阳能资源是十分有利的。

  • 标签: 太阳总辐射 变化规律 太阳能利用 吉林
  • 简介:太阳辐射是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全球的分布既有规律性,又存在差异性,导致这些差异性的因素很多。考生去挖掘和探寻这些差异或规律背后的真相,有利于自身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最终有助于攻克此类试题。本文首先梳理了近十年有关太阳辐射的高考试题,了解了太阳辐射的主要考查角度,笔者以例带析,多角度构建太阳辐射的知识链接,以助考生高效备考。

  • 标签: 备考建议 多角度透析 太阳辐射考点
  • 简介:太阳辐射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和立地环境,目前主要依靠公式计算获取,因此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是必要的。论文通过比较国内外5种太阳辐射气候学计算结果与太阳辐射观测值,其方差平均值大小顺序为:孙治安经验公式〈朱志辉经验公式〈左大康经验公式〈翁笃鸣经验公式〈埃斯屈朗方程,因此选择孙治安经验公式Q=Qn[c+(1-c)s]为浙江省太阳辐射的最佳计算公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浙江省年太阳辐射在4332.19~4870.66MJ·m-2之间,东部沿海多,北部、西部少;多年平均年变化值呈双峰型变化,7月最大,12月或1月最小,6月份为一相对低值;以杭州站为代表分析其气候变化,发现太阳辐射平均每10a下降20MJ·m-2。浙江省年光合有效辐射在2060.16—2310.07MJ·m-2之间;多年平均年变化呈单峰型或弱双峰型变化,分布特征与太阳辐射类似,年际间光合有效辐射波动较小,趋势变化持平。

  • 标签: 太阳总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 气候变化 浙江
  • 简介:摘要 本文利用辽西地区朝阳站2005-2022年间辐射资料及气象要素资料,对近年来其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2年朝阳地区年总曝辐量呈现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687MJ.m-2/年。春季和冬季总曝辐量呈上升趋势,夏季和秋季呈下降趋势。朝阳市逐月总曝辐量变化呈现中间月份曝辐量大,两端月份曝辐量小的趋势,其中5月总曝辐量最大。按季节进行划分,夏季总曝辐量最强,冬季总曝辐量最弱,且秋冬季与春夏季总曝辐量相差较大。与年总曝辐量相关性较为显著的气象要素为年平均总云量、年平均水气压,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压、年日照时数次之。

  • 标签: 太阳辐射 总曝辐量 气象因素 朝阳地区
  • 简介:对兰州市太阳辐射和空气污染的年季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太阳直接辐射、总辐射及大气透明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散射辐射和晴天大气混浊因子呈逐年增加趋势,且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冬季大气污染最严重,夏季较其他季节轻,春季污染高于秋季。总悬浮微粒的年、季变化与太阳辐射和混浊因子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 标签: 太阳辐射 空气污染 变化规律
  • 简介:研究地球工程对海洋酸化的影响对于评估地球工程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文中使用中等复杂程度的地球系统模式,模拟了典型CO2高排放情景RCP8.5下,实施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对海洋表面的pH和文石(碳酸钙的一种亚稳形态)饱和度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海洋酸化影响的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在RCP8.5情景下,到2100年,相对于工业革命前水平,全球海洋表面平均pH下降了0.43,文石饱和度下降了1.77。相对于RCP8.5情景,2100年地球工程情景下全球海洋表面平均pH增加了0.003,而文石饱和度降低了0.16。地球工程通过改变溶解无机碳、碱度、温度等环境因子影响海洋酸化。相对于RCP8.5情景,实施地球工程引起的溶解无机碳浓度的增加使pH和文石饱和度均减小,碱度的增加使pH和文石饱和度均增大,温度的降低使pH增大而使文石饱和度减小。总体而言,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可以降低全球温度,但无法减缓海洋酸化。

  • 标签: 地球工程 太阳辐射管理 海洋酸化 气候变化 地球系统模拟
  • 简介:利用二连、通辽、海拉尔3个站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中东部(1961-2007年)近47年来的总辐射变化规律。探讨了气温、降水、日照、云量等要素的变化及与太阳辐射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我区东北部太阳辐射呈波动减少的变化趋势,东南部和中部地区变化趋势虽不明显,但近20年的年际波动明显不同。相关要素分析显示,总辐射与日照时数和夏季气温有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总云量和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 标签: 太阳辐射 日照 总云量 相关分析
  • 简介:地表温度直接影响着城市地表热场的分布和地表气温的高低,从而影响城市小气候环境。在太阳辐射条件下,利用红外测温仪连续观测桂林市不同绿化植被种类、水泥地、干燥裸土的表面温度,研究不同植被种类由于蒸腾作用不同所造成的表面温度差异,为城市绿化降低城市地表热场的热效应而合理选择植被种类。结果表明,樟树、紫荆等叶片的面积较大或者叶片表面的角质层较少,蒸腾作用较强,其表面温度日最高值低于裸土、水泥地分别约6℃、14℃,降温效果较显著;次之桂花、银杏和竹子的表面温度日最高值低于裸土、水泥地分别约4℃、12℃;棕榈、草地的蒸腾作用相对较弱,其表面温度日最高值低于裸土、水泥地分别约2℃、10℃,降温效果较差。

  • 标签: 城市地表热场 不同植被种类 表面温度 观测
  • 简介:倾斜面辐射数据是保证准确设计太阳能利用系统的基础数据,一般由水平面数据计算得出。针对现有计算模型误差较大的现状考虑,试验测试了水平面及不同倾角斜面上的太阳辐射数据,提出了针对直接辐射转换系数的修正方法;通过倾斜面散射辐射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在散射辐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耦合计算模型。试验与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散射辐射的各向同性受天气工况的影响,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可控制在5.3%以内。

  • 标签: 太阳辐射量 倾斜面 耦合计算模型 各向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