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腹泻伴惊厥发作的针对性应急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婴幼腹泻伴惊厥发作的患者为对象,结合入院时间分组,以对照组和观察组为主,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则实施的是针对性应急护理,护理干预后总结效果,评价不同方式的优势。结果:观察组的大便次数以及惊厥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惊厥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基础护理的评分高于对照组。 观察者组42例患者家属中,40例满意,其满意几率是95.4%,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效果明显。结论:针对婴幼腹泻伴惊厥发作的案例实施针对性的应急护理方案,其优势突出,家长对其满意度比较,因此该方式可推广和实施。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惊厥发作 针对性应急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婴幼哮喘联合吸入疗法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2018年-2019年收治的患儿66例,分为2组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结果 患儿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X2=8.021,P

  • 标签: 护理干预 婴幼儿哮喘 吸入疗法 肺功能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婴幼急性荨麻疹患儿实施对症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婴幼急性荨麻疹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儿给予对症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以护理效果为评价指标,与对照组(80.56%)相比较,观察组(94.4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评价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荨麻疹患儿实施治疗的同时,给其配合实施对症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恢复,护理效果较优,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婴幼儿 急性荨麻疹 对症护理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居家照护。 方法 选择 80 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均来源于本院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收入,给予 80 例患者居家照护,观察对居家照护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照护后患者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 FEV1% 均高于照护前( P< 0.05)。 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时给予有效的居家照护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哮喘 急性发作 居家照护 预后
  • 简介: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也有了进步。创伤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医疗问题,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0%,这比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出32%。儿童创伤在我国是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表明,儿童创伤多见于婴幼,这与低龄儿童缺乏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有关。据统计,有1/3~1/2的创伤死亡发生在现场,甚至最先进的创伤救治体系也没有任何抢救的机会,这些死亡只能由预防措施来减少。因此,婴幼创伤重在预防,创伤预防不仅对进一步降低创伤所致的死亡和残疾至关重要,还可以优化国家医疗资源的利用,降低创伤对国家生产总值的影响。但目前人们创伤预防的认识尚不足,且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就婴幼创伤的种类、流行病学现状、创伤预防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制定婴幼创伤预防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婴幼儿 创伤预防 研究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湿疹是现代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性疾病,其不但会导致人体皮肤表面出现部分红疹,甚至还有可能使其身体表面出现水疱等现象,进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虽然当前湿疹患者大都为成年人,但在近几年间婴幼的湿疹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婴幼出现湿疹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生活,甚至还有可能会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为了进一步保障婴幼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需要对婴幼湿疹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调查,从而有效降低婴幼湿疹的发病率。下面本文将从内部方面以及外部环境两方面对婴幼湿疹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因幼儿 湿疹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潮气肺功能检测结合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测定婴幼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在CVA婴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CVA婴幼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131例慢性咳嗽患儿的潮气肺功能检测及BPT检测结果,其中CVA组70例,非CVA组61例,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VA组与非CVA组患儿基础潮气肺功能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BPT阳性率(98.6%),明显高于非CVA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57,P<0.01)。BPT阳性患儿中,CVA组表现为中度及重度阳性反应的患儿比例(40.0%、15.7%)均明显高于非CVA组(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894、20.464,均P<0.01)。BPT过程中,CVA组患儿出现喘息及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下降的比例(50.0%、91.4%)均高于非CVA组(0、4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169、36.544,均P<0.01);而CVA组出现气促和剧烈咳嗽的比例与非CVA组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或氧气吸入以后,所有患儿气促、喘息等症状均消失,SpO2数值均恢复至95%以上,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均恢复到基础值80%以上。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结合BPT对于CVA婴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BPT定性结果结合反应程度和试验过程中患儿的临床表现可更好地协助CVA的诊断。

  • 标签: 潮气肺功能 支气管激发试验 婴幼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 气道反应性
  • 简介:摘 要 : 为更好满足家庭对婴幼(本文特指 3岁以下婴幼 )的 照护服务需求, 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初步建立完善婴幼照护服务有效供给体系、婴幼照护服务专业队伍培养体系、婴幼照护服务行业标准规范体系、照护服务行业监督管理体系等,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照护服务机构, 提升婴幼照护服务水平。

  • 标签: 婴幼儿 照护服务
  • 简介:[摘要 ] 目的 加强对 0~3岁婴幼视力问题及眼保健的关注,更好开展儿童保健工作。 方法 采用美国伟伦自动筛查验光仪对本市 965例 0~3岁婴幼进行视力筛查,并分析结果。  结果  6个月 ~1岁视力筛查人数 262例,其中眼保健 18例,异常 3例,异常率为 1.15 %; 1~2岁视力筛查人数 407例,其中眼保健 130例,异常 25例,异常率为 6.14 %; 2~3岁视力筛查人数 296例,其中眼保健 63例,异常 23例,异常率为 7.77%; 3~6个月后对 167例需眼保健及异常的婴幼经干预后再进行视力复查, 6个月 ~1岁视力筛查人数 17例,回复正常为 12例,转归率为 70.59%, 1~2岁视力筛查人数 98例,回复正常为 60例,转归率为 61.23%, 2~3岁视力筛查人数 52例,回复正常为 28例,转归率为 53.85%。 结论 视力低下异常率与年龄有关,应加强 3岁以下婴幼眼保健,及家长对婴幼视力问题的关注度和护眼意识。

  • 标签: [ ]  视力筛查 眼保健 屈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进数字化X摄影婴幼颈椎正位片的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本院100例婴幼患者行颈椎正位,其中常规颈椎正位投照50例,改良后颈椎正位投照50例;比较婴幼颈椎正位不同投照1次性摄影成功率。结果50例患者中,常规颈椎正位摄影1次成功率为50.0%,改良后颈椎正位摄影1次成功率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颈椎正位改进位优于常规颈椎正位,摄影成功率高,能相对满意的充分显示颈椎各椎体,能满足影像诊断。

  • 标签: 婴幼儿颈椎正位 DR摄影 摄影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胸骨后疝的诊断、临床特点、腹腔镜手术方法及并发症。方法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24例胸骨后疝患儿,男17例,女7例;年龄8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1.87岁;12例伴有其他畸形。所有患儿术前均经胸部X线片、消化道造影获得诊断,均择期行腹腔镜下胸骨后疝修补术。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悬吊腹腔镜组、单部位腹腔镜组和双孔腹腔镜组,比较悬吊腹腔镜组和单部位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悬吊腹腔镜手术治疗8例、双孔腹腔镜1例、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15例。将悬吊腹腔镜组与单部位腹腔镜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由于双孔腹腔镜手术例数少,且为悬吊腹腔镜和单部位腹腔镜手术中间的过渡手术方式,故未纳入比较)悬吊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76.88±29.15)min,单部位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31.47±13.4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为(2.00±1.31)ml,单部位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为1.00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75±2.12)d,单部位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80±0.8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于腹腔镜下全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均存在疝囊,疝内容物为肝、小肠、结肠、大网膜、回盲部、阑尾。术后随访2~122个月,随访期间悬吊腹腔镜组有1例术后复发,已于我院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胸骨后疝安全可行,单部位腹腔镜使伤口更为美观,皮下打结法减少缝合疝孔时的张力,操作简化,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胸骨后疝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在可视喉镜下杓状软骨闭合复位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0月间8例环杓关节脱位接受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杓状软骨复位术的患者资料,其中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导致7例,喉部肿物所致1例。所有患者均行电子纤维检查,见不同程度的声带运动障碍,其中7例为左侧,1例为双侧;杓状软骨向前移位者7例,向后侧移位者1例。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根据电子纤维喉镜和可视喉镜提示的脱位方位以剥离子进行复位,手术结束前即时进行复位效果评估。结果患儿术前有声音嘶哑、气促或呼吸困难,术中评估均复位成功,术后电子纤维喉镜复查声带运动恢复正常。结论婴幼环杓关节脱位时间长不是复位治疗的禁忌证;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联合利多卡因局麻的可视喉镜下杓状软骨复位是治疗婴幼环杓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杓状软骨 脱位 闭合复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黑龙江婴幼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现状,为婴幼的合理喂养提供依据。 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50% 的婴儿都在 4-6个月添加辅食,但只有 2.07%的婴儿符合在 6个月后添加辅食的添加原则,辅食添加过早的现象很明显。 最初添加的辅食种类以配方奶添加比重最大,其次是蛋类、谷类、肉类和饮料。结论 大部分婴幼都能够及时的添加辅食,但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 , 以及品种单一的情况依然存在,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强。

  • 标签: 婴幼儿 纯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婴幼的正常体温范围处在 36.5 ℃ 至 37.5 ℃ 之间。由于婴幼的体温控制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其对于体温控制以及恒温水平都较为薄弱,相较于成人而言更容易在术中发生体温降低的风险。如果患儿在术中的体温发生下降问题,则会造成多种严重危害患儿身体健康的并发症出现,比如伤口被感染的概率有所提升、机体免疫力系统以及抵抗力系统变差、凝血功能出现障碍等。这些问题不但会导致患儿无法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还会延长其住院时长从而为其家庭添加不必要的经济支出。为此,本文将围绕婴幼围手术期发生低体温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护理应对措施予以主要分析。

  • 标签: 婴幼儿 围手术期 体温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