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唐宋诗之争”贯穿清代诗学和诗歌创作的全过程,绝大部分诗人和流派都涉及“唐宋诗之争”。综观20世纪以来的清代“唐宋诗之争”研究,内容上有从“唐宋诗之争”出发对诗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的,有关于唐诗、宋诗研究的,有从清代诗坛风气、诗学演变立论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一元到多元,

  • 标签: 唐宋诗之争 清代诗学 述评 诗歌创作 宋诗研究 唐诗
  • 简介:对戴复古的研究,自南宋至今络绎不绝,前期从对其诗词进行品味、评点,到对其诗词的整理编选,从而打下了文献学的基础.20世纪以来,戴复古研究基本是以传记、文学史、诗文选注等方式出现.五六十年代编写的文学史教材对戴复古褒贬不一,提及不多.前80年论文一直少见,80年代以后,戴复古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对其生平和诗歌展开讨论,学位论文也多了起来.21世纪的最近十年,重点相对集中在其诗歌创作和诗文理论两个方面,并在宋诗研究和江湖诗派研究的大背景下,给江湖诗派和戴复古都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的确认-在南宋中晚期的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晚宋之冠”.

  • 标签: 南宋 诗人 戴复古 文献综述
  • 简介:宋诗人徐积用韵研究张令吾1.1徐积(1028-1103),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著有《节孝集》30卷,《宋史》卷459有传。他的作品很有特色,苏轼称“其诗文则怪而放,如玉川子(卢全)”。徐积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

  • 标签: 《广韵》 徐积 欧阳修 《古汉语研究》 借韵 用韵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唐宋时期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分析诗人通过自然描写所表达的情感、哲理和文化内涵。通过选取代表性的唐宋诗歌作品,本文总结了自然意象在诗歌中的演变过程,从而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与人文思想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自然意象在唐宋诗歌中既是审美表达的工具,也是文学思潮的反映,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 标签: 小学教育 语文 阅读 理解
  • 简介:唐诗宋诗均为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恢弘篇章,而唐宋诗之争由来已久,历代学者崇唐抑宋者实多。本文本着两不偏废的原则,分析唐宋诗风差异的原因,以及唐宋诗风差异的表现,得出唐诗主情而韵丰,宋诗重意而劲瘦的结论。

  • 标签:
  • 简介:宋诗入选高考古诗词曲鉴赏题已形成一种态势:2004年北京、重庆、福建三家选用了三首宋诗,2005年全国卷Ⅲ、天津、辽宁、浙江、山东、江西、广东七家选用了八首宋诗,2006年辽宁、江西、四川三家选用了三首,2007年重庆、辽宁、广东、湖南、福建、四川、宁夏七家选用了七首,2008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上海、广东、安徽、江西、宁夏等七家选用了八首宋诗作为命题材料。宋诗鉴赏题可采用解答古诗词曲鉴赏题的一般思维方式,也可结合宋诗总体风格,紧扣流派特点进行赏析。下面我们结合2008年高考宋诗鉴赏题作具体说明。

  • 标签: 鉴赏题 宋诗 高考 流派 古诗词曲 全国卷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1
  • 简介:宋诗研究的意义不只在宋诗本身,宋诗研究,还有宋诗流派的研究

  • 标签: 宋诗研究 研究对话
  • 简介:提起《唐宋诗醇》,人们并不生疏,它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救编,选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六家诗,共四十七卷。其内容,《辞海》云:“各家前有总评,各篇后亦常有编者评语。”《唐诗大辞典》云:“诗后均有评语,多引前朝名贤评语,亦颇多本朝人评语。”都说得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该书不是每首诗后均有评语,也不只是编者评语。实际情况是:各家前有总评,各篇后常有编者、前人、清人评语及史料等。

  • 标签: 《唐宋诗醇》 钱谦益 翻刻本 杜甫诗 乾隆 库本
  • 简介:钱钟书先生宋诗研究博大精深、成就斐然,其博通精思的特点突出地体现在全方位、多层次地阐述宋诗学的重要命题,为宋诗研究在方法、材料、视角、观点上提供了范例与启示。他的宋诗研究,至少可归纳为六个层面:一是诗史脉络的建构。《宋诗选注》的81篇诗人小传,均注重从诗史源流的角度给诗人以评论与定位。《容安馆札记》所涉300余家宋代诗人,更是相互勾连,初具一部“宋诗全史”的规模,特别是所论南宋诸家,更是呈现出较为明晰的发展脉络。

  • 标签: 宋诗研究 钱钟书 《容安馆札记》 治学 《宋诗选注》 宋代诗人
  • 简介:一陂春水绕花身,一池春水边一树树杏花盛开,花影妖娆各占春。娇艳的繁花和水中花影各占春光。纵被春风吹作置,即使被春风吹落像雪花飞飘,绝胜南陌碾成尘。也远远胜过落在路边被碾成灰尘。

  • 标签: 赏析 宋诗
  • 简介: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之尚有缺漏讹误之处,今在原已补全宋诗数200首的基础上,据有关文献载录,复增补100首.

  • 标签: 《全宋诗》 补遗
  • 简介:《全宋诗》第69册《林景熙·三》据清戴第元《唐宋诗本》卷六二辑录佚诗一首,题《知宗柑诗用韵颇险,予既知之,复取所未用之韵,续赋一首三十韵》,实误。此为宋王十朋诗,见《梅溪集》后集卷十九,应加订正。

  • 标签: 《全宋诗》 林景熙 王十朋 《梅溪集》
  • 简介:唐朝的诗歌题材广阔,接触社会面广,也敢于描写帝王生活内情,如最著名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含蓄地写唐明皇的风流韵事。这样一写,皇帝的神圣性不免打折扣,皇帝也成了多情的凡人。不仅是白居易,当时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恋情故事及写安史之乱的文艺作品不少,朝廷对此也不加罪。

  • 标签: 唐诗 宋诗 《长恨歌》 诗歌题材 文艺作品 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