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导管引流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确诊恶性腹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置入中心导管持续引流腹水。结果8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总有效率为83.7%.结论微创腹腔内置入中心导管持续引流恶性腹腔积液,是一种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适于各级医院,尤其适于基层医院开展和使用,也可用于门诊患者。

  • 标签: 腹腔积液 恶性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方法对应用中心导管的89例患者2013年07月-2015年07月在我院置管后的护理安全管理。结果提高了病人对中心导管使用的认知度,积极配合置管及护理,避免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结论应用中心导管,建立健全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导管引流与传统闭式引流的优劣。方法中心导管置入气胸腔,外接引流瓶。结果两者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耐受性好,并发症少。结论中心导管法优于传统闭式引流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气胸 中心静脉导管 传统闭式引流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单腔中心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均采用单腔中心导管微创置入胸腔,置管后接水封瓶持续闭式引流。结果37例自发性气胸治愈32例,好转2例,无效3例,治愈好转率91.89%。结论采用单腔中心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需要PICC的80例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形成、非计划性拔管、康复情况及静脉血流速度。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血栓形成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血栓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新生儿 导管护理
  • 简介:摘要中心置管(简称PICC)是指末端位于大的中心的任何静脉管道,由于它的各种优点,目前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是,相关并发症也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对27例中心置管患者进行护理,探讨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如何预防相关并发症。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留置临时中心导管发生近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降低中心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反复插管的痛苦及医疗费用。回顾性分析124例需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内科患者采用中心置管作为治疗的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处理对策。本组局部血肿或出血5例,血、气胸1例,气管胸膜损伤0例,喉部血肿或喉返神经损伤0例,空气栓塞0例,留置导管位置不良1例,腹膜后血肿1例;不同穿刺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不同,颈内静脉并发症发生率6%(5/82),股静脉为7%(3/42)。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临时血管通路的首选,中心置管发生并症的部分危险因素是可以预见,及早预防和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近期并发症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导管的堵管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新生儿作为对象,观察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导管发生情况,并对堵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措施。结果:本次观察发现,90例新生儿共发生13例导管堵管,发生率14.44%,具体原因和血栓形成、药物沉淀、操作不规范等有关。结论: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导管发生堵管促使原因有许多种,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措施,以防止堵管。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防长期性中心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150例患者均采用长期性中心导管进行血液透析,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接受常规肝素封管,B组患者则在A组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C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服用氯吡格雷,对比3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功能不良情况。结果B组与C组患者的首次尿激酶干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这2组患者首次尿激酶干预时间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B组与C组患者的PT、APTT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这2组患者PT、APTT情况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防长期性中心导管功能不良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中心静脉导管 功能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病房患者中心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常见菌群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36例中心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进行血培养并对培养出的菌株测定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36例中,30例阳性,共分离出10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8例,占60%,革兰氏阳性杆菌12例,占40%。感染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葡萄球菌属最为敏感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结论我院ICU病房中心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大于葡萄球菌,根据经验和药敏试验抗感染治疗效果好。

  • 标签: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相关性感染 菌群分布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经外周中心导管(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的因素。方法收集神经外科留置PICC的患者共252例,回顾分析其静脉炎发生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52例患者中,有57例发生静脉炎,占22.6%。年龄、穿刺次数、剧烈运动、置管时间以及外科感染性疾病等均与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留置PICC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静脉炎,应提高穿刺技术,加强相关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置管质量,并延长置管的时间,还可预防发生静脉炎。

  • 标签: 静脉炎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神经外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