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探讨小儿不同部位置入 PICC导管的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从 PICC相关静脉、置管部位的选择、穿刺置管方法、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四方面进行综述。认为 PICC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前景很广阔。

  • 标签: [ ]小儿, PICC,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股静脉PICC置管在小儿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经过严格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遵医嘱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经腹股沟处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至指定位置,每班严密观察并进行床头和书面交接班,维护1次/7天,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结果小儿股静脉PICC置管减轻了患儿痛苦,保护了患儿外周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穿刺成功率高,大大降低了静脉炎及堵管的发生,增强了患儿及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结论小儿神经外科患者行股静脉PICC置管,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但是需要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护理及全程宣教,并对科室护士进行反复培训,以确保置管期间安全。

  • 标签: 股静脉PICC 小儿神经外科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对 PICC小儿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纳 2018年 1月份至 2018年 12月份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性 PICC置管的小儿肿瘤患者 90例,根据患者的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单号)与观察组(双号)各 45例,并分别给予普通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 0.05)。结论:对于行 PICC置管的小儿肿瘤患者,可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以将总体护理效果及其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PICC 小儿肿瘤 普通护理 优质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小儿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纳2018年1月份至2018年12月份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性PICC置管的小儿肿瘤患者90例,根据患者的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单号)与观察组(双号)各45例,并分别给予普通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于行PICC置管的小儿肿瘤患者,可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以将总体护理效果及其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PICC 小儿肿瘤 普通护理 优质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46例白血病患儿,均采用PICC导管行静脉输液,分析其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并总结相对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6例患儿均置管成功,静脉炎总发生率为13.0%,显著高于血栓性堵管、导管漂移及败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平均留置(136±2.5)d,其中95.6%患儿完成输液计划。结论PICC置管技术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合理高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PICC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ICC 小儿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08年—2009年科室发生的15例小儿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外周至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2009年—2010年意外拔管减少至4例,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延长42天。

  • 标签: PICC 意外拔管 导管断裂 导管堵塞 血栓形成 导管相关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血肿患儿PICC堵管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抽选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期间抽查本院小儿血肿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0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级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血肿 PICC堵管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总结了7例小儿肿瘤患者经颞浅静脉长期(≥半年)留置PICC管的护理过程,为小儿肿瘤患者经颞浅静脉长期保留PICC管提供护理依据。具体包括采用置管方式的选择(盲穿);严格无菌操作规范;妥善固定管道的方法;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做好出院的健康宣教,7例小儿肿瘤患者使用PICC管完成化疗过程。

  • 标签: 小儿肿瘤患者 颞浅静 PICC维护
  • 作者: 梁晗琪 曹元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1.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血液科   2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肿瘤化疗患者中执行PICC置管,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诊的60例血液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分析样本,依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一组3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PICC置管,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实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质量高过实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留设PICC的血液肿瘤化疗患者中执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比较明显,可降低副作用发生率,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管 血液肿瘤化疗 综合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该文章主要针对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延续护理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合理性,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名白血病患儿,并且都携带了picc置管。把这些白血病患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延续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包含了脱管率以及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白血病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对维护率、脱管率、以及满意度等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终的结果显示,采用延续护理的一组患儿占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小儿白血病 PICC置管 护理工作 延续护理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白血病患者在通过PICC置管接受干预时,采用集束化护理所能够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集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因为白血病于同一所医院接受医疗干预的患者总共60例作为本对照研究开展所需要的全部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所接受护理措施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集束化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置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置管留置时间也明显更长,P<0.05。结论:小儿白血病患者在通过PICC置管时,通过集束化管理能够提高PICC置管干预的安全程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ICC置管的干预效果。

  • 标签: 白血病 小儿 PICC置管 护理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白血病患儿,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纳入常规组与延续组,每组均为3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延续组患儿每天握拳>300下、每天活动、每天泡脚、按时维护导管的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延续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3.3%)低于常规组(3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的遵医行为,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行。

  • 标签: 延续护理 小儿白血病 PICC置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患儿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1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时间段我院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儿中选择48例入组,并针对小组成员采用抽签法分组,两小组均分24例,分析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参照组应用方法为常规护理,评价对比指标:遵医行为良好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前,分析组遵医行为良好率与参照组相比,统计学对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分析组遵医行为良好率对比参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分析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参照组更低,存在对比差异性(P<0.05)。结论:白血病PICC置管患儿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改善患儿遵医行为。

  • 标签: PICC置管 白血病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静疗专科护理干预提高PICC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小儿内科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小儿静疗专科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实施于PICC置管患儿护理中可帮助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小儿静疗 专科护理干预 PICC依从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对比儿童出院后护理依从性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居家护理效果,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白血病 PICC置管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白血病中采用优质护理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优质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白血病中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患儿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小儿 优质护理 PICC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地西泮和水合氯醛在烧伤小儿PICC置管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接受PICC置管术的烧伤小儿.分为地西泮组21例和水合氯醛组29例,观察2组药物的镇静起效时间、镇静一次成功率、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PICC置管总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镇静起效时间:地西泮组(9.50±2.62)min,水合氯醛组(20.05±4.80)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0,P〈0.01)。②镇静一次成功率:地西泮组95.2%,水合氯醛组6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7,P〈0.01)③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地西泮组95.2%,水合氯醛组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7,P〈0.05)。④PICC置管总时间:地西泮组(47.98±10.62)min,水合氯醛组(69.21±16.51)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5,P〈0.01)⑤不良反应发生率:水合氯醛组排便反应发生率24.1%,地西泮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0,P〈0.05)。结论地西泮镇静较水合氯醛起效时间快、有效性高,可提高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PICC置管总时间,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适宜不合作小儿PICC置管镇静。

  • 标签: 地西泮 水合氯 PICC置管 镇静 烧伤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