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结合电炉炼钢厂连铸表面缺陷的类型,分析了各种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旨在提高连铸的表面质量。

  • 标签: 连铸坯 表面缺陷 产生原因 控制措施
  • 简介: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TiH2粉末粒度对其脱氢温度及脱氢量的影响,采用热膨胀仪研究粉末粒度对TiH2压收缩率的影响,同时利用真空烧结炉研究成形压力和温度对TiH2压烧结脱氢的影响。结果表明:TiH2粉末粒度越细,起始脱氢的温度越低;与粒度约为45μm的原料TiH2粉相比,经过球磨的粉末脱氢量减小;球磨30min后的TiH2粉末压,烧结线收缩率和收缩速率都显著增大;原始TiH2粉末压和球磨30min后粉末压的最大收缩率分别为5%和9.5%,最大收缩速率分别为2.4×10-4和7.30×10-4μm/℃;成形压力越大,TiH2压脱氢峰值温度越高,650℃保温1h,TiH2压失重率达到3.572%(理论含氢量为4.01%)。

  • 标签: 氢化钛 脱氢 粉末冶金
  • 简介:为了适应目前高产的节奏,提高铸机作业率,有效控制方1号、2号、和3号机漏钢事故,尤其是有效控制粘结漏钢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对生产的平稳进行至关重要。分析了方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希望以此来改善生产条件。

  • 标签: 漏钢 粘结漏钢 方坯连铸机 铸坯
  • 简介:针对炼轧厂炼钢方连铸机零星脱方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分析探讨方脱方缺陷生成的机理,尤其考虑设备因素对于脱方现象的影响,通过数据检索、现场情况分析验证,就脱方缺陷控制提出有效整改措施。

  • 标签: 连铸方坯 脱方 机理 控制措施
  • 简介:对304不锈钢连铸进行了解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25%的铸深振痕或渣坑缺陷试样中观察到了微裂纹或气孔。

  • 标签: 304不锈钢 连铸板坯 表面缺陷
  • 简介:介绍了电磁搅拌器的组成特点、逆变电源柜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其在北营炼钢厂8机8流方连铸机应用取得的成效。

  • 标签: 电磁搅拌器 铸坯质量 逆变系统
  • 简介:根据柱状晶〈001〉取向的遗传性,以柱状晶铸为初始材料,采用XRD与EBSD技术揭示柱状晶在热轧、冷轧及退火过程中组织及织构的演变规律,测定对应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工艺下,样品最终铁损P1.5均低于2.50W/kg,磁感B50均大于1.73T,最高磁感值达1.78T。样品中均以对磁性能有利的强{001}织构为主,对磁性能不利的g纤维织构被抑制。结果体现了利用柱状晶制备低铁损、高磁感无取向硅钢的优势。

  • 标签: 无取向硅钢 柱状晶 磁性能 织构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锌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主要的存在形式。并研究了氧化锌对釉料及微晶玻璃主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锌在较低温度下具有助熔作用,以及降低釉料及微晶玻璃的粘度和热膨胀系数的作用,但同时可以明显增大其表面张力,提高其机械强度,以及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同时,氧化锌对某些颜色的呈色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釉料需要注意其用量。

  • 标签: 氧化锌 釉料 微晶玻璃
  • 简介:利用工业断层扫描技术对不锈钢粉末注射进行了检测。针对注射样中孔隙较小,不易在CT扫描图片上发现的问题,在Matlab软件上开发出一套图像计算方法,完成了对注射样扫描图像中孔隙缺陷的提取。然后对缺陷出现切面的二维重建图像进行了图像处理,得到了孔隙在这些切面上的二维形貌。最后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将缺陷区域的二值图像进行重建,得到了孔隙的空间形貌。结合孔隙在注射中出现的位置及其三维形貌对注射工艺提出了相应的修正。

  • 标签: 工业CT 注射坯 图像处理 孔隙
  • 简介:<正>1参数设置类故障常用变频器在使用中,是否能满足传动系统的要求,变频器的参数设置非常重要,如果参数设置不正确,会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1.1参数设置常用变频器,一般出厂时,厂家对每一个参数都有一个默认值,这些参数叫工厂值。在这些参数值的情况下,用户能以面板操作方式正常运行的,但以面板操作并不满足大多数传动系统的要求。所以,用户在正确使用变频器之前,要对变频器参数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标签: 变频调速装置 PowerFlex700 传动系统 方坯 默认值 直流母线
  • 简介:通过行业分析,发现动漫专业教学与就业的突出矛盾。按职业所需技能组织课程体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岗位分析 课程改革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