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空间。现代环境权理论以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伴随着环境权的人权属性、宪法属性的探讨而逐步发展深化。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将人类在美好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充足生活条件的权利确定为一项基本权利。世界各国也对环境权进行了长期的关注和讨论,不少国家相继将环境保护条款纳入宪法或相关部门法予以规范。虽然中国宪法没有规定环境权,但已有保护环境权益之精神。环境保护法、民法总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不仅使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得以具体化,而且为环境权益司法保护提供了可以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司法机关可以通过现实的司法路径实现对国家和公民环境权益的保护

  • 标签: 环境权益 司法保护 人类生存发展 《人类环境宣言》 环境保护条款 中国宪法
  • 简介:《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4条首次规定后让与担保。但在审判实践中,该规定的适用却存在问题,人民法院经常仅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忽略了让与担保法律关系的存在,既不愿意赋予债权人对让与物的优先受偿权,又不允许债权人依约取得让与物的所有权。这实际上完全否定了后让与担保,与该规定起草者的初衷完全背离。所以,应当在遵守物权法定原则下,通过债权解释方法,探索后让与担保应受司法保护的路径。

  • 标签: 让与担保 非典型担保 买卖型担保 抵债 流质
  • 简介:今年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建立32周年,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法治战略蓝图背景下,健全和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应对日趋严峻的少年犯罪形势,为少年儿童撑起法律的保护伞,是法律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要成功地履行这一使命,就必须将少年司法作为一门学问来看待。

  • 标签: 少年犯罪 少年司法制度 法律工作者 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化过程 外部动力
  • 简介:2017年8月,有网友爆料:在重庆一家医院里,一男子将一未成年女童抱坐在腿上,并将手伸进该女童裤子里摸其下体,后来经查证该男子为女童的姑父……阳光下,有亲属关系的人之间都藏着这么多的黑暗,那我们看不见的黑夜又该多么令人绝望?

  • 标签: 少年儿童 侵害 猥亵 保护 亲属关系 女童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权利谱系中自由权与社会权之内涵与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作为完整个人不可或缺的权利内容,二者具有相互关联性,若无司法保护之途,均将沦为空谈而未能成为真正的权利,尤其是作为最低人权保障的社会权,更应强化人格尊严的司法保护。不少国家对社会权的司法保护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为我国完善社会权的司法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我国应以此为契机,通过扩大社会权保障的范围,推动人格尊严的最低保护力度,从而促进人民法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提升与准确定位,体现出裁判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社会功能,督促人大科学立法与政府严格执法,为推动“法治中国”进程提供制度支撑与实践能量。

  • 标签: 权利 自由权 社会权 司法保护
  • 简介:司法腐败与地方行政干预都会引起司法的地方保护,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地方保护。我国的国家宪制、司法权的地方性以及司法体系的巨大规模是破解司法地方保护的宏观制约因素。保留并改革现有法院体系,增设中央法院体系是破解这一难题可行的改革方案。

  • 标签: 司法地方保护 司法公信力 司法体系 中央法院体系 法院制度
  • 简介:30年前上海通过实施《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成为我国少年法的起始之年。30年历史上弹指一挥间,从上海开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青少年保护法制建设之先河始,九州大地迅及开花结果,一个新领域,新理念、新名词、新事物不断涌现,中国青少年保护与预防青少年犯罪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社会主义特色 弹指一挥 跨越式发展 曹漫之 青保
  • 简介:司法公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目标,是司法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我国积极推动司法改革,大力推行司法公开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司法公开中也暴露出一系列侵犯公民隐私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范围不够完善、庭审旁听人员泄露权利人隐私、新闻媒体报道不够规范、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救济机制未能建立等.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上述问题,在司法公开与隐私保护中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

  • 标签: 司法公开 隐私权保护 庭审公开 救济机制
  • 简介:2017年《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的出台,为进一步有效解决有案不立、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难题提供了合法依据。但在实践中存在着环保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三部门职权分工"无缝衔接"不足、环境犯罪证据证明力薄弱、检察院法律监督刚性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建立"三诉合一"诉讼机制和"三审合一"审判机制,加强三部门职权分工的衔接密度,完善两法中证据种类和证据规则的衔接,建立网上信息沟通和共享平台,缩小环境违法犯罪的地区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强化检察院"两法衔接"上的法律监督职能,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顺畅衔接扫清障碍。

  • 标签: 环境保护 行政执法 刑事司法 两法衔接
  • 简介:2016年,北京法院以执法办案为重心,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和新进展。发挥审判职能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2016年,北京法院共新收一审矧识产权民事案件17375件,同比增长24.7%;审结16798件,同比增长41.7%。

  • 标签: 知识产权审判 保护水平 法院 北京 司法 首都
  • 简介: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作用,及时有效遏制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立足海口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海口中院于2011年6月28日成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环保庭成立后于2012年6月受理了我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 标签: 保护生态环境 司法实践 可持续发展 海口 生态保护 实践探索
  • 简介:关联企业与关联交易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方面在肯定关联企业利用其经济上、技术上的整合优势在市场上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从属企业因受到控制企业的支配和控制,容易丧失独立人格,从而导致其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而最终从属公司股东中受到损害必然是少数股东。法律制度对关联企业中少数股东的保护规定较为零散,公司法应首当其冲为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加以完善。

  • 标签: 关联企业 少数股东 公司法 法律保护
  • 简介:本研究以306名父外留守、147名双留守和288名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以亲子依恋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焦虑量表为研究工具,考察了亲子依恋与留守青少年焦虑的关系以及教师支持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1)双留守青少年的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安全性显著低于,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父外留守和非留守青少年,后两组青少年之间差异不显著;(2)安全性母子依恋能降低父外留守青少年的焦虑水平,安全性父子依恋能降低非留守和双留守青少年的焦虑水平;(3)安全性母子依恋能补偿不安全父子依恋对父外留守青少年焦虑的影响;(4)教师支持既能降低非留守和双留守青少年的焦虑水平,也能增强安全性父子依恋对父外留守青少年焦虑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焦虑 母子依恋 父子依恋 教师支持 留守青少年
  • 简介:(特别声明:本信箱的解答仅代表本刊观点。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提供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的问题。电话:010-65152653,电邮:zgsf888@163.com)问:今年3月司法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律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和评定机制的试点方案》,已经在全国4个省(区、市)开展试点。司法部对于出台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什么?将对律师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司法部于2017年3月印发了《关于建立律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和评定机制的试点方案的通知》(司发通[2017]33号)(以下简称《方案》),

  • 标签: 律师业 水平评价 司法行政 律师制度 律师执业证书 法律服务
  • 简介:初二结束后,我转学到一所种满桂花树的学校。转学时正值九月初秋,天气依旧闷热,高温将掩藏在绿叶里的桂花香扩散到了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好似酿造了一坛陈年好酒,灌醉了在校园里的日子。

  • 标签: 喜欢
  • 简介:站在时光的另一面,我又遇见了我亲爱的少年,它摇着风铃,吹着口哨,面朝我大声地说:嘿!亲爱的陌生人,为何你长得如此像我?"我不知道,时光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可我很清楚,你那清澈的眼神,爽朗的笑声和纯真的羞涩,都曾是我年少时途经的最美乐园。"只是越长大,我离你越远。但我频频回头时,还能在那阵吹得极其轻柔的风里目睹你不舍的忧伤。

  • 标签: 少年 陌生人 眼神 忧伤
  • 简介:主要人物关系列表郑和:元朝滇阳侯米里金次子(回族),原名马和,小名三保,永乐年间被姚道衍和尚收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郑秋:元朝镇南万户候郑博之女(回族),后更名为权呤墨,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的宠妃(恭献贤妃权氏),郑和钟爱一生的女人。米里金:元朝滇阳侯,郑和生父,曾随祖父和父亲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郑博:元朝镇南万户候,郑秋之父,郑和养父(回族),杨庆的舅舅,

  • 标签: 郑和 少年 人物关系 元朝 回族 菩萨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