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局部封闭注射和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湖南省祁东县人民医院及湖南省凤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GLM患者,均为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封闭组和口服组,每组各60例。封闭组患者予以曲安奈德封闭疗法联合手术治疗,口服组患者予以口服甲泼尼龙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有效率、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封闭组患者的有效率(80.0%)高于口服组(35.0%),封闭组患者的平均起效时间[(5.1±2.8) d]早于口服组[(7.5±2.5) d],封闭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低于口服组(21.7%),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封闭较口服糖皮质激素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的优势。

  • 标签: 肉芽肿性乳腺炎 曲安奈德 甲泼尼龙 类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对狭窄性腱鞘炎局部封闭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狭窄性腱鞘炎患者 66例,应用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对治疗后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 66例患者经 1次注射,治愈率 93.94%,好转率 6.06%,总有效率 100%;复发率 6.06%;一次注射治愈占治愈率 87.88%;二次注射治愈占治愈率 9.09%;三次注射治愈占治愈率 3.03%;总有效率 100%。结论:曲安泰德与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狹窄性腱鞘炎效果良好,可为腱鞘炎的首选方法。

  • 标签: 曲安奈德 利多卡因 局部封闭治疗 腱鞘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局部氧疗对创伤性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7月— 2019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72岁[(42.2±12.8)岁]。受伤部位:下肢48例,上肢9例,背部3例。创面面积30~156 cm2[(76.9±25.1)cm2]。20例给予传统换药术(A组),20例给予VSD+生理盐水冲洗(B组),20例给予VSD+局部氧疗(C组)。比较三组细菌清除率、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创面组织液氧分压,比较B、C组泡沫干瘪率、堵管率,同时比较三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细菌清除率为(58.5±11.1)%,B组为(78.3±7.0)%,C组为(85.3±9.7)%, B组和C组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为(49.1±14.7)%,B组为(71.5±9.9)%,C组为(86.0±9.2)%,B组和C组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创面组织液氧分压为(49.4±11.2)%,B组为(49.5±10.1)%,C组为(80.9±12.1)%,B组和C组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泡沫干瘪率[9.5(5.0,13.8)%]、堵管率[0.6(0,1.7)%]与B组泡沫干瘪率[9.0(5.0,10.0)%]、堵管率[0.6(0,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6.5±4.8)d ,B组为(25.9±3.9)d、C组为(25.5±4.2)d;A组换药次数为23.0(20.3,27.8)次,B组为8.0(6.0,9.0)次,C组为7.5(5.3,9.0)次;A组住院时间为23.5(19.0,27.8)d,B组为17.0(15.3,19.0)d,C组为17.0(16.0,18.8)d,B组和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换药方法比较,VSD联合局部氧疗用于创伤性创面能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与VSD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比较,VSD联合局部氧疗能提高创面细菌清除率、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 标签: 负压伤口疗法 冲洗治疗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下咽癌是头颈部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25%~35%。由于下咽重要的位置与功能,器官功能的保全与生存的提高同样重要,综合治疗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模式不断更新,患者生存以及器官功能保全率逐渐升高。近年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在下咽癌治疗中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主要介绍综合治疗的进展以及最近的临床研究热点。

  • 标签: 下咽肿瘤/放射疗法 下咽肿瘤/综合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胃癌位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2位,严重危害国人的生命和健康。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筛查体系不完善,中国约7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根治性手术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单纯手术治疗和传统的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术前新辅助治疗具有降低肿瘤分期、减小肿瘤原发灶、消除肿瘤微转移、减少术中散播和术后复发、提高胃癌根治性切除率等优点。近年来,化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探索和应用不断取得进展。新辅助治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胃癌重要的治疗模式。

  • 标签: 胃肿瘤,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治疗 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确调强放疗时代鼻咽癌的局部区域控制率非常高,只有10%~20%的患者在初次放疗后会出现局部或淋巴结复发。局部复发鼻咽癌仍然是潜在可治愈的。但局部复发鼻咽癌的再次治疗方案需要优化。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可探讨鼻咽癌的复发模式及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方案选择。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疗 肿瘤复发,局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封闭负压吸引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所有患者先清创后再实施骨折复位固定术,其中给予观察组运用封闭负压吸引,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换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植皮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较小,创面缩小面积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大,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出现1例局部过敏,1例局部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出现2例全身感染,2例局部感染,1例创面出血,1例局部坏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治疗中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有利于增加局部血流量与骨皮质、骨膜内血供,快速形成骨痂和促进断段愈合,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较低。在治疗中运用的材料能减少对创口刺激,加快骨折愈合,因而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科 治疗 封闭负压吸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碱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20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男性碱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对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磺胺嘧啶银组30例和VSD组30例,年龄分别为(36±8)、(35±10)岁,烧伤总面积分别为(7.2±2.0)%、(8.5±3.0)%体表总面积。入院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给予清创后常规磺胺嘧啶银换药治疗,每日换药1次;VSD组患者给予清创后持续VSD治疗,将负压设置为-10.67 kPa,每6~8天更换1次负压材料。治疗第1、4、7天,收集磺胺嘧啶银组患者创面渗出液和VSD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采用便携式pH计行pH值检测并统计渗出液/引流液量;治疗7、14、21 d后,计算2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治疗前、治疗7 d后,采集2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治疗14 d内每次换药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疼痛评分;统计2组患者医疗费用、出院时满意度评分。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结果(1)治疗第1、4、7天,VSD组患者引流液pH值分别为9.75±0.59、9.01±0.46、8.13±0.28,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9.35±0.62、8.18±0.18、7.58±0.09,t=2.03、6.80、7.56,P<0.05或P<0.01。治疗第1、4天,VSD组患者引流液量分别为(553±83)、(239±65)mL,明显多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440±77)、(175±49)mL,t=3.44、2.24,P<0.05;治疗第7天,VSD组患者引流液量为(21±8)mL,明显少于磺胺嘧啶银组患者渗出液的(149±44)mL,t=-12.61,P<0.01。(2)治疗7、14、21 d后,VSD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9±6)%、(74±10)%、(92±3)%,均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的(25±3)%、(59±6)%、(77±6)%,t=7.07、5.59、7.09,P<0.01。(3)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均相近;治疗7 d后,VSD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磺胺嘧啶银组(t=-8.75、-8.04,P<0.01)。(4)VSD组患者换药时疼痛评分、医疗费用明显低于磺胺嘧啶银组(t=-4.28、-7.56,P<0.01),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组(t=10.91,P<0.05)。结论VSD技术应用于临床碱烧伤创面可有效促进残留碱液的去除,减轻碱液对皮肤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去除炎症介质,减轻换药疼痛,降低治疗总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烧伤,化学 负压伤口疗法 伤口愈合 碱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临床应用封闭治疗急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 2016 年 10 月至 2018 年 9 月,将 100 例急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 A 组( 50 例)和 B 组( 50 例)。 A 组在治疗过程中加用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 B 组在治疗过程中加用甲钴胺,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A 组总有效率为 82.00% , B 组总有效率为 96.00% ,优于 A 组( P<0.05 )。 B 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 A 组( P<0.05 )。 A 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与 B 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骨科门诊急慢性疼痛患者中,以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甲钴胺为主体的封闭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总有效率,改善疼痛评分,稳定生命体征,可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封闭治疗 骨科门诊 急慢性疼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对于骨科创伤采取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骨科收治的90例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并对比治疗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短,其住院时间也较短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持续封闭 负压引流 骨科创伤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治疗烧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6例烧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 38人。对照组选择常规换药护理,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疼痛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烧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于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 ] 根管封闭剂是根管治疗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有时可决定根管治疗的成功和失败,而封闭性能,则是根管封闭剂最基础的功能。本文对几种根管封闭剂的封闭性进行综述。为未来提高封闭剂的封闭性能,从而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 ] 根管治疗 根管封闭剂 封闭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30例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6.67%低于对照组(6/15)40%,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VSD) 感染创面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手足毁损伤病人的护理 效果 。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 将我院收治的 100 例手足毁损伤病人进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分别有 50 例,两组均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 ,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护理后 同对照组相比, 观察 组 患者的护理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发生的并发症较少,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对比指标的数据差异值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 (P<0. 05)。 结论:手足毁损伤病人 采用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 时配合综合护理, 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 治疗有效率 ,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 的 满意度 。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手足毁损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治疗烧伤的体会。 方法:随机选择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于我院治疗的患者 30例,采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 进行 治疗。 结果:在术后 10小时后取下负压引流的敷料和装置, 30例患者创面均有缩小, 29例烧伤患者均痊愈出院 ,1例患者因创面过大而恢复较慢,病情稳定后转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 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治疗护理烧伤患者可减少其创面愈合所需时间、抗生素的使用减少、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骨科创伤感染过程中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方式进行护理治疗。 方法: 本文主要选自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 36 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 36 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8 例患者。其中,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技术,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封闭式负压引流护理技术。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换药次数来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因此,可以得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具有 差异,符合 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两组骨科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后可以发现, 封闭式负压引流护理技术对骨科患者创伤感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通过提高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治疗, 值得在临床上 推广使用。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骨科 创伤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局部冷冻治疗太鲜花皮肤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加快患者康复提供有效支持。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间收治的 47 例 局部冷冻治疗苔藓化皮肤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 24 例,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 23 例接受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苔藓化皮肤病消退面积,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自我保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 局部冷冻治疗苔藓化皮肤病患者护理期间,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局部冷冻 苔藓化皮肤病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缺乏针对老年患者的前瞻性循证医学证据,其最佳治疗模式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将对老年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老年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建议。

  • 标签: 直肠肿瘤/放射疗法 直肠肿瘤/化学疗法 直肠肿瘤/外科学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