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铝电解用氧化铝原料中碱及碱土金属含量的增加及电解铝产能的近饱和,电解铝企业过剩的电解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介绍了过剩电解产生的原因及其循环利用方法。关键词:铝电解;过剩电解;利用现代电解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原料为氧化铝,阳极为炭素制品,熔剂为熔融冰晶石,在950℃~970℃的温度下,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电解槽内发生电解得到金属铝液。电解槽内的冰晶石-氧化铝熔盐即电解电解铝的核心部分,研究铝电解电解过剩的原因及其循环利用方法对提高铝工业节能降耗和绿色循环发展意义重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中温电解制氟废电解回收工艺,可以对固体废电解与纯水的固液比(固体废电解与纯水的重量比值)、废电解的溶解时间、陈化pH、陈化时间、结晶等条件进行综合实验,最终确定回收工艺的最佳设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溶解固液比例为1:1时,此时结晶母液溶解固体废电解时固液比例为3:7、溶解时间为8h、陈化值pH=4、陈化时间为6h、溶解、陈化温度为80℃、结晶温度20℃为最佳工艺。处于最佳控制参数条件下,可对批量固体废电解进行回收,此时回收所得KHF2各项数据指标均可以达到产品提出的质量要求标准。然后将回收产品KHF2正式投入到中温电解槽中,并针对电解制氟工况实验进行分析,此时中温电解槽的各项数据参数均处于正常水平,并且运行状态相对稳定。

  • 标签: 电解质 氟化氢 回收工艺
  • 简介:摘要:明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意义,以苏教版高二《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强电解和弱电解》为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来浅谈“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标签: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X射线衍射法测定氧化铝含量的新方法,采用这种新技术,可以为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氧化铝分析结果,因而可以采用低氧化铝浓度电解的冶炼工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电解工业的节能、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X衍射衍射仪,铝电解质,快速的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够较为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本节以一颗结石的故事,设计四个学习项目,完成了沉淀的生成、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移动、Ksp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标签: 项目式学习  难溶电解质  沉淀溶解平衡
  • 简介:    摘要: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住院后的第1天和第7天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电解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和电解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辅助临床大夫对患者的快速诊断。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 电解质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随着有机电子、碳基电子、生物电子和柔性印制电路工艺等基础性技术的快速进步,柔性电子产品在医疗健康、电子信息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面向可穿戴和便携式设备等重要场景的应用需求,柔性电子系统中需要集成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障其能源自主性的电源模块.由于光伏发电和摩擦发电等电能源技术的持续性和充沛性不足,锂电池是目前可穿戴和便携式设备的主要电源.柔性电子系统对锂电池的核心要求是在具备可弯曲、可折叠、可赋形等形变灵活性的同时,不损失能量密度、倍率特性和安全可靠性.软包电池、钢壳电池等常规电芯形态的锂电池难以满足柔性电子系统的集成应用要求.本文对金属锂电池用复合固体电解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金属锂电池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血电解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3月4日上海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患者,最终纳入110例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体温、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临床症状、症状出现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入ICU时相关指标(包括血钾、血氯、血钠、血钙、血磷和血镁等)及预后情况。分别按血钾和血钙水平以及血钾/血钙比值将患者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组患者的生存情况,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血钾/血钙比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模型中各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10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存活78例,死亡32例。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钾更高〔mmol/L:4.25(3.80,4.65)比3.90(3.60,4.20),P<0.05〕,血钙更低(mmol/L:2.00±0.14比2.19±0.18,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血钾>4.2 mmol/L组患者预后比<3.8 mmol/L组和3.8~4.2 mmol/L组差(P=0.011);血钙>2.23 mmol/L组患者预后比<2.03 mmol/L组和2.03~2.23 mmol/L组好,且血钙越低组患者预后越差(P=0.000 15)。Cox回归分析显示,模型1(单一血钾或血钙)的血钾和血钙风险比(HR)分别为2.08和0.01,模型2(模型1+年龄+性别)校正后血钾和血钙HR分别为1.98和0.01,均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均P<0.05)。与血钾/血钙比值<1.7组和1.7~1.9组相比,>1.9组患者的血钾水平和机械通气比例更高,血钙水平和存活比例更低,入院至入ICU时间更长。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血钾/血钙比值>1.9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最低(P<0.000 1),而<1.7组和1.7~1.9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和性别后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血钾/血钙比值>1.8组患者的HR均>1。Cox回归分析纳入其他指标校正后显示,血钾/血钙比值仍与患者预后相关(HR=4.85,P=0.033)。结论入ICU时的血钾和血钙水平及血钾/血钙比值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预后相关;血钾/血钙比值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 标签: 血电解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电解溶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洗涤的效果。方法选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80岁,体重50~100 kg,预计术中需要输注库存血4~6 U。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复方电解注射液组(A组)、碳酸氢钠林格液组(B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分别采用复方电解注射液、碳酸氢钠林格液和生理盐水对库存血和回收的自体血进行洗涤。于洗涤前和洗涤后即刻,取库存血和自体血行血气分析,采用比色法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采用ELISA法检测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结果与洗涤前比较,3组洗涤后库存血Glu、Lac、K+浓度和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Na+浓度升高,自体血Glu和Lac浓度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升高,库存血和自体血2,3-DPG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洗涤后库存血和自体血Na+和Cl-浓度降低,K+浓度升高,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2,3-DPG浓度升高(P<0.05);与A组和C组比较,B组洗涤后库存血和自体血BE升高(P<0.05)。洗涤后B组库存血和自体血可检测到Ca2+,而A组和C组库存血和自体血无法检测到Ca2+。结论复方电解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林格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洗涤的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其中碳酸氢钠林格液还能改善血液偏酸无钙的内环境。

  • 标签: 血液回收 碳酸氢钠林格液 复方电解质液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调整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分析,共计100例,以不同治疗及护理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50例,实施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调整;观察并评价这两种治疗及护理方法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调整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电解质调整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清电解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大量输血患者为对象。分析输血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水平。结果  输血后Hb、PLT水平低于输血前(P

  • 标签: 大量输血 血常规 凝血功能 电解质
  • 简介:[摘要]弱电解的电离平衡遵循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学生可以根据掌握的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的基础知识,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理解影响弱电解的电离平衡因素。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探究,通过问题引导,结合实验图像进行分析推理,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提

  • 标签: []电离平衡 化学平衡移动 手持实验技术
  • 简介:摘要:以一缩二乙二醇(DEG)和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为原料,三乙胺作为缚酸剂,通过反应制备了全氟(2-丙氧基)丙酸二乙二醇酯(HFPO-DEG),将制备好的(HFPO-DEG)与聚乙二醇单甲醚按照不同配比,再加入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配置成锂离子电解。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结构,采用Zahner Zennium E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电解的阻抗、电化学稳定窗口和计时电流。结果表明:HFPO-DEG的加入提高了电解携带的有效电荷数量,HFPO-DEG/mPEG200/LiTFSI电解体系的锂离子迁移数为0.61,高于一般的纯聚乙二醇锂盐电解体系。

  • 标签: 含氟 二乙二醇酯 电解质 合成 性能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细胞捐献者柠檬酸钠抗凝剂对电解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估其对干细胞捐献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更好地保护干细胞捐献者的健康。方法采集23名正常外周血干细胞捐献者注射动员剂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前24 h及干细胞采集后6个月的血样,分别进行电解以及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包括游离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无机磷(Pi);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C)、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碱性磷酸酶(ALP)、BM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和25羟维生素D(25-OHVD)。结果注射动员剂G-CSF前24 h及干细胞采集后6个月血清中Ca2+(2.35±0.06比2.41±0.06)、Mg2+(0.89±0.05比0.89±0.06)、K+(4.29±0.30比4.18±0.34)、Na+(142.26±1.83比141.21±2.31)、Cl-(2.35±0.06比2.41±0.0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水平升高(0.47±0.42比0.63±0.39,P<0.05);注射动员剂G-CSF前24 h及干细胞采集后6个月OC(14.46±3.79比14.71±3.03)、β-CTX(0.44±0.18比0.41±0.18)、ALP(69.82±19.43比80.87±23.87)、BMD(0.95±0.09比0.91±0.15)、T-PINP(48.59±19.00比46.02±1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VD水平明显降低(21.09±7.13比19.94±6.34,P<0.05)。结论注射动员剂和柠檬酸钠抗凝剂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后电解和骨代谢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干细胞捐献者采集前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柠檬酸钠抗凝剂 干细胞捐献者 电解质 骨代谢
  • 简介:摘要:通过分别对当前铝电解产品中二氟化锂离子含量比较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及这些高氟锂盐含量形成的铝电解产品对解铝工业生产企业带来的实际影响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来了如何针对中国目前较高的锂盐含量构成的电解体系,电解铝的生产制造企业如何在铝电解的生产加工过程管理中采取所能采取出的合理应对技术措施,确保国内铝电解安全生产和平稳高效。

  • 标签: 高锂电解质 铝电解 影响
  • 简介:摘要:为提升高锂电解的控制能力,保证铝电解的生产效率,本文从铝电解的生产环节着手,以通过各种调节手段实现生产方式。生产设备、生产策略的优化目标。经研究发现,目前电解铝的行业难题为氟化锂的富集问题,其影响着铝电解的生产质量,如何控制已经成为其中的难题,需要生产单位及生产研究人员加强研究,最终改善高锂电解生产效率。

  • 标签: 高锂电解质 铝电解生产 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方法:根据要求选取我院2021.6-2022.6接收的健康体检者,选入合适的80例,分别抽取2支试管的静脉血,1支为对照组,另外一支进行人工溶血后检测,作为对照组,获取生活检验相关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电解指标检测结果为钠离子与对照组数据差异不大。观察组电解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数据均较高。观察组心肌酶指标检测三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数据高。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为总胆红素TBIL(14.19±1.22)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4.72±3.66)u/l,比对照组高,直接胆红素DBIL(4.28±0.87)u/l,比对照组低。观察组血脂指标检测结果分别为甘油三酯TG(1.35±0.29)mmol/l、总胆固醇TC(9.73±1.14)mmol/l,明显比对照组数据高。其他两项血脂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数据存在一定影响,因此要提前防范,以此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电解质 心肌酶 血脂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