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在新疆干旱区的环境特别恶劣地段,需要培育抗逆性强且经济效益较好的沙棘实生苗造林。经试验研究,在沙棘播种前10~15d于沙棘行边稀疏地播种早熟玉米,进行沙棘立体遮荫挡风育苗,既能提高沙棘出苗率和保苗量,又能在后期玉米成熟砍去后,满足沙棘对强光照的需要。这一方法比起大田常规育苗和固定温棚育苗,出苗率高,苗高较常规育苗提高14cm,且前期投入少,后期综合收益大,亩效益较常规育苗提高3113元。立体遮荫育苗法,是适用于新疆干旱区沙棘播种育苗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干旱区 沙棘 立体遮荫育苗
  • 简介:2010-2012年连续3年春季至夏季的干旱,让有着绿色王国之称的云南成为了缺水地区之一.生活在干旱缺水的压力下,那些与人们自身密切相关的干旱信息是否更易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特质焦虑问卷”,在有着干旱经历的昆明大学生中筛选76名被试,将其分为高特质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考察在不同干旱信息类型下,特质焦虑对干旱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干旱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对被试的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干旱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与词语性质2个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即干旱信息与自身关系越密切,加工速度越快;特质焦虑水平不同的被试,在干旱有关信息的加工上不存在差异.

  • 标签: 干旱Stroop 干旱信息类型 特质焦虑 信息加工
  • 简介:干旱气象》主要刊载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学科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简评,国内外干旱气象发展动态综合评述、学术争鸣以及相关学术活动。具体包括:国内外重大干旱事件分析、全球及干旱区气候变化、干旱气象灾害评估及对策研究、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农业与气象、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等。本刊还免费刊载干旱气象研究成果、研究报道、学术活动、会议消息等。

  • 标签: 干旱气象 征稿简则 可再生能源开发 学术论文 学术活动 动态综合
  • 简介:气候变化影响了水循环与地区的水量平衡过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干旱的形成与演变条件。以标准化降水量与蒸散发量差值表征水分偏离正常程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为基础,从多时间尺度联合的视角建立联合干旱指数(JDI),并以广东韶关为例分析修正的新指数JDI在干旱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综合了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特征信息的JDI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干旱的形成与演进过程。通过对干旱监测的评价以及与实际旱情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联合干旱指数JDI在实际干旱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可作为未来干旱监测的新理想指标。

  • 标签: 干旱监测 气候变化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联合干旱指数
  • 简介:冬日里的塔河油日,气温骤降至零下10摄氏度,活跃在生产一线的采油工们每天不停地奔赴每一口油井,取样、紧盘根、抄数据……奔袭百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广阔的土地上,精心维护每一口油井的安全平稳生产。

  • 标签: 塔克拉玛干沙漠 油井 荒漠 摄氏度 生产 采油
  • 简介:导演宁浩的西部题材电影《无人区》,是一部纯粹的国产西部公路片,讲述了男主角开车去西部,在路上不断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人,从而引发了许多的故事。配合电影情节的扣人心弦,《无人区》选取的拍摄地也足够震撼人心——新疆哈密的百里无人区“魔鬼城”。影片里满是“大漠风尘日色昏”的黄沙,“云阴月黑风沙恶”的大风,还有“峥泓萧瑟不著一草木,狞风拗怒都向空中号”的奇景。

  • 标签: 无人区 魔鬼城 荒漠 西部题材 电影情节 公路片
  • 简介:摘要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本文就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存在问题、严峻形势及治理等进行探讨。

  • 标签: 水土保持 荒漠化 对策 治理
  • 简介:本研究选择荒漠草原区退化草地类型不同年限封育的样地共18个,分别在封育围栏内、外设置样方,于2011年、2012年对其封育效果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荒漠草原退化、沙化草地经过1—7年围封后的效果调查显示:封育草地草群平均高度、总盖度、单位面积鲜草、干草产量相比未围封草地(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草群中优良牧草种类也有增加的趋势。

  • 标签: 荒漠草原 封育措施 恢复效果
  • 简介:目前,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时期,探索草原生态治理与地方特色产业的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是生态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阿拉善盟人民通过对干旱地区梭梭的保护、治理与利用,大力发展沙产业,带动了梭梭、苁蓉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阿拉善地区区域性生态建设的发展,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为促进生态自然恢复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阿拉善盟 生态环境 梭梭林 肉苁蓉
  • 简介:依据安徽省109个雨量站1978年逐日降水量数据,综合运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法、建立区域旱情指数法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逐步缩小时间尺度的方式,对安徽省1978年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修正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法,由于充分考虑了前期降水的累积效应,其分析逐日干旱结果符合实际情况;(2)区域旱情指数法是确定干旱过程起始和终止的有效方法;(3)安徽省1978年发生春、夏、秋三季连旱,干旱持续253d,其中,4月4日-8月11日连续130d全省旱情最重,在5月3日全省75%的耕地旱情等级达到重旱以上.

  • 标签: 特大干旱 旱情重现 降水量 时空演变
  • 简介:利用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131个测站1961~2010年近50a降水和NECP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合成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基于秋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研究分析了近50a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各级别秋旱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并初步讨论了各级别干旱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秋季干旱集中在川东、贵州中东部—华南,中旱、重旱、特旱主要出现在华南;近50a来秋旱有显著增多的趋势,主要体现在轻旱的增多,而重旱和特旱趋势不明显。1960年代秋旱相对较多,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后期秋旱较少,此后秋旱频繁,其中2002年以后秋旱突变性增多,干旱范围扩大的同时,其强度也在增强;秋旱频率具有显著的2.2a周期,其中重旱有显著的12a周期,特旱有显著的2.7a周期;秋旱频率高的地方连旱频率也高,连旱高频区在川东—渝北、黔中—华南,连续5a以上的秋旱较少,个别地方可达到6a。700hPa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缅槽、高原东部槽等是影响西南、华南地区秋季干湿的主要环流因子。

  • 标签: 秋旱 频率 连旱 降水距平百分率 西南和华南
  • 简介:柳枝稷(PanicumvirgatumL。)是一种优良的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替代能源,同时又具有优良的牧草特性及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水分胁迫对柳枝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在干旱地区大面积栽培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幼苗叶片水分随着停水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是叶片含水量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试验时段内,柳枝稷叶片具有一定保水能力。干旱胁迫下,柳枝稷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明显减少,干旱对叶绿素a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叶绿素b;干旱胁迫后期,柳枝稷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可见,柳枝稷幼苗能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缓解土壤干旱胁迫的伤害,表现出一定的抗干旱特性。

  • 标签: 柳枝稷 幼苗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 简介:2014年夏季(6-8月),我国旱情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北的黄淮、江汉、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东部、东北中南部以及内蒙古中东部区域,黄淮、西北地区东南部以及东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存在重到特旱,其余大部以轻到中旱为主。旱情给旱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 标签: 2014 夏季 干旱状况 干旱演变 影响 成因
  • 简介:草坪在当今城市园林绿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造价低、覆盖高、见效快著称。然而,草坪安全越冬则成为西北地区园林管理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在新疆,每当出现干旱暖冬天气,来年春夏草坪就会大面积出现斑秃死亡,严重影响观赏效果。

  • 标签: 城市园林绿化 草坪 暖冬 干旱 危害 园林管理
  • 简介:选取我国粮食重要生产区——北方冬麦区作为研究区,基于干旱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开展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在确定干旱灾害危险性指标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MCI、CWDIa、CI、Pa及Ma干旱指数的适应性,确定了干旱灾害风险危险性指数;在分析北方冬麦区干旱背景和脆弱性时,考虑了冬麦区的地形、土壤类型、土壤有效持水量、河网水系、灌溉条件、降水量及干燥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冬小麦的耕地面积、播种面积、主要生育期的水分敏感系数、历史产量等。与以往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方法不同,本文首先建立了干旱指标与冬小麦减产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减产率等级来确定干旱致灾临界阈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和6个关键生育期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频率。综合考虑干旱发生的危险性、不同地区干旱背景和脆弱性,建立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和6个关键生育期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区划方法,实现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MCI更能反映北方冬麦区干旱的特征,故以MCI指数作为干旱灾害风险危险性指数;我国北方冬麦区中北部的干旱灾害风险较高,应该加强防旱抗旱能力建设,南部地区包括苏皖和河南东南部的干旱灾害风险较小。本文建立的北方冬麦区不同生育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可应用于干旱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实时业务中。

  • 标签: 中国北方 冬小麦区 减产率 干旱灾害 风险评估
  • 简介:为了丰富我国沙棘良种资源,提高沙棘种植建园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及沙棘企业收益,引进俄罗斯优质大果沙棘,观察其在辽宁半干旱区的物候特征及生长表现显得十分重要。试验通过观测成活率、生长状况等相关因子,分析其在特定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从中选择表现较好的资源深化研究,将为今后沙棘杂交育种提供丰富的种源材料。

  • 标签: 辽宁半干旱区 俄罗斯沙棘 优质资源 引种试验
  • 简介:以小果形辣椒CriollodeMorelos334(CM334)和大果形辣椒EarlyCalwonder(EC)为试材,研究了在不浇水干旱胁迫开始时和胁迫期间喷施外源亚精胺(Spd)对辣椒幼苗叶片耐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辣椒叶片萎蔫指数(WI)、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升高,而外源喷施Spd可以缓解这些生理指标的升高,且在胁迫初期喷施亚精胺会使缓解作用更加明显.EC幼苗叶片中这些生理指标均低于CM334,说明前者的耐旱性高于后者.干旱胁迫和外源喷施Spd均未对辣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产生影响。

  • 标签: 辣椒 干旱胁迫 亚精胺
  • 简介: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在逐日监测中往往会出现干旱突然加重的现象,这是由于某时段内每日降水量对当前干旱的发展贡献是等权重的。本文基于线性递减非等权重的方法对CI进行了修正,同时对加权降水量(WAP)进行了标准化(StandardWAPIndex,SWI)。以山西为例,通过对比CI修正前后,即CI和CI_new(CI修正后),与SPI和SWI在不连续加重现象(UED)的总体分布、典型事例干旱演变特征以及与土壤湿度相关性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4种干旱指数对山西逐日干旱演变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1)CI_new出现UED的次数较CI有了明显下降,SWI出现UED的次数也比SPI有了大幅的减少,且SWI在这4种指数中是出现UED次数最少的指数;2)CI_new和SWI较CI和SPI与同期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均有所提高,表明修正后的CI_new和SWI更加符合土壤湿度的变化,更能反映土壤干旱的演变规律。针对干旱发展过程中不连续加重的现象,通过非等权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该现象的发生。

  • 标签: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 加权降水量
  • 简介:对延伸期干旱、沙尘暴过程低频预报系统的整体框架、子模块构成和功能、预报方法、操作步骤及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该系统主要有干旱、沙尘暴过程低频方法预报2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包括低频天气图、关键区低频曲线2种预报方法。目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已使用该系统对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过程和沙尘暴过程进行预报,就沙尘暴预报效果来说,2012年预报准确率达到75%,2011年和2013年的预报准确率均达到67%,预报时效达到8-31d。而对干旱过程的预报效果,2012年预报准确率达80%,2011、2013年分别达75%、67%,预报时效达6-30d。

  • 标签: 延伸期预报 干旱过程 沙尘暴过程 低频天气系统
  • 简介:从新疆生产实际需要和灌区现状出发,针对灌区灌溉方式、种植面积改变后,渠系水量如何分配及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推广难等问题,围绕灌溉渠系优化配水模型及灌区现代化管理模式两方面内容开展研究,构建了多种作物同时灌溉,基于遗传算法的渠系优化配水模型,探讨了适应市场经济、利于推广的新型灌区管理模式,为今后节水方向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干旱灌区 灌区优化配水 管理模式 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