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甲状腺平滑肌肉瘤的病例,回顾其病史、诊疗经过及临床结局,结合文献讨论甲状腺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在诊疗该疾病时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恶性肿瘤 平滑肌肉瘤
  • 简介:摘要脂肪平滑肌肉瘤(lipoleiomyosarcoma,LLMS)为高分化脂肪肉瘤的一种罕见组织学亚型,即高分化脂肪肉瘤中混杂有高分化平滑肌肉瘤的成分。本文收集了1例LLMS,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右心系统子宫静脉平滑肌瘤患者的发病特点、诊疗方式及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2009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长期随访评价预后。结果2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8.1±6.3)岁。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14例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12例已行子宫切除,5例既往流产史。20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一期手术15例,分期手术5例,心脏停跳下切除肿瘤10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例。术后早期无死亡,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2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中-大量胸腔积液1例和切口感染1例;术后3年死亡1例,死于肿瘤复发导致的循环衰竭,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均为Ⅰ~Ⅱ级,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右心系统子宫静脉平滑肌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发现是诊疗的关键,手术切除疗效确切,可取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中远期存活率。

  • 标签: 心脏肿瘤 静脉平滑肌瘤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风力发展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平滑效应是风电集群和风电基地的基本特性之一,探求其变化规律有利于减小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负面影响程度。提出衡量风电平滑效应的指标,建立衡量风电平滑效应的数学模型。利用Copula函数求取平滑指标中的非线性相关系数。分析不同风机间距、不同风速、不同时间尺度及风机数量对平滑效应的影响。

  • 标签: 平滑效应 相关性 风电机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机器人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手术方法及其疗效和安全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11例,行机器人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收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随访资料。全组11例食管平滑肌瘤均在机器人下完整切除,无食管黏膜损伤,无中转开胸,术后随访无远期并发症,无肿瘤复发。机器人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创伤小,安全有效,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精索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本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行根治性左侧睾丸切除术+左侧精索高位结扎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精索平滑肌肉瘤。本病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根治性切除术为主,术后放疗可减少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

  • 标签: 精索 原发性 平滑肌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转移性平滑肌肉瘤(ML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MLL的临床特点,包括4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肝转移和1例子宫平滑肌肉瘤肝转移;同时性肝转移1例,非同时性肝转移4例,均距原发灶手术超过2年。并对接受手术的4例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例于诊断MLL后2年内死亡,该患者未经肝转移瘤手术治疗。2例接受手术治疗者于3年内死亡,目前仍有2例存活,1例生存36个月,1例生存29个月。结论MLL多发生于原发灶切除后数年内,手术治疗是MLL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态期。

  • 标签: 平滑肌肉瘤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是一种少见的系统性低度恶性肿瘤性疾病。LAM合并乳糜肺炎较为少见,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LAM合并乳糜肺炎,患者胸部CT示双肺散在小圆形囊状透亮影、斑片影、磨玻璃影。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11 370.2 ng/L,痰乳糜试验阳性。腹部CT示腹膜后可见多发低密度团块影。予西罗莫司维持治疗(血药浓度5~10 μg/L),随访18个月,患者症状改善,肺部病变、腹部病变逐渐吸收,血清VEGF-D水平降至3 231.9 ng/L。胸部CT示肺部出现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斑片影等影像学表现时,需考虑乳糜肺炎可能;VEGF-D对该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西罗莫司对LAM合并乳糜肺炎疗效显著,但其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需进一步探究。

  • 标签: 淋巴管肌瘤 乳糜肺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西罗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累及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自2009年3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累及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5例。均以右心房占位性病变收入院,查找病历,记录其超声心动图、CT及MRI等相关资料,分析并总结患者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45.8±2.2)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3例合并有巨大子宫肌瘤病史。均行超声心动图,其中3例有明显向下腔延续。手术建立体外循环,行胸腹联合切口,5例患者瘤体完全切除,其中3例肿瘤起源与MRI检查结果一致。3例肿瘤起源于右侧子宫静脉,2例起源于右侧卵巢静脉并行股静脉插管。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随诊1年,盆腔、下腔静脉及心脏内无肿瘤复发。结论累及心脏的静脉平滑肌瘤病在临床上少见且易误诊,多以至右心房占位为首诊,术前可通过心脏彩超、CT及MRI等方法提高诊断。手术应根据术中所见及不同的起源调整术式,尽量完全切除肿瘤,必要时联合妇科会诊。短期随访预后良好。

  • 标签: 静脉内平滑肌瘤 右心房占位 心脏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膀胱平滑肌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膀胱良性肿瘤,本文对1例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右肾重度积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例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右肾重度积水的病例,综合分析B超、CT、MRI、膀胱镜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结果患者在全麻下行膀胱镜检术+腹腔镜下右侧无功能肾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确诊膀胱平滑肌瘤。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在膀胱肿瘤中,膀胱平滑肌瘤的发病率较低,是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预后一般较好。目前对其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膀胱镜检查,确诊则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上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较好。

  • 标签: 膀胱 平滑肌瘤 肾积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纤维平滑肌瘤型错构瘤(PLH)患者的CT影像表理与病理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PLH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与相应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4例患者接受CT检查。单发9例:其中7例呈混杂密度肿块影,边缘光滑,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示肺野单发结节灶,边缘毛糙,可见短细毛刺影;多发5例,双肺散在多发圆形结节状病灶,密度均匀,边界清,最大长径为5.9 mm。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14例病理结果均为良性,镜下观察:组织学上边界清楚,见分化成熟的纤维平滑肌组织大量增生呈束状、交织状及旋涡状结构,瘤细胞核细长,两端钝圆,胞质略嗜酸性。在梭形纤维平滑肌细胞之间有衬覆着立方或矮柱状上皮的腺管状及裂缝状结构;部分上皮细胞显示杯状细胞化生,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像;未见软骨、黏液、脂肪等间叶成份。结论CT成像能显示肿瘤的大小、范围及周围临界组织的解剖关系,但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仍有赖于病理检查。

  • 标签: 平滑肌瘤 错构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是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特征的疾病。表观遗传学是整合环境暴露和遗传学的关键,目前已成为哮喘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研究认为组蛋白修饰、甲基化修饰和非编码RNA相关基因沉默是启动和维持表观遗传修饰的机制。气道平滑肌(ASM)增厚是哮喘的一个显著的病理特征,增厚的ASM具备重要合成功能,是炎症趋化因子、生长因子、脂质介质和基质调节剂的丰富来源,在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ASM的表观遗传变化可能导致不同哮喘患者的气道异常反应,从而促进炎症持续和气道重塑恶化。本文就ASM表观遗传修饰对哮喘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哮喘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大隐静脉(SV)的组织学改变,通过高糖处理静脉平滑肌细胞(SMCV)观察其活性及其Ⅰ型胶原(COL Ⅰ)、Ⅲ型胶原(COL 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其SV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改变;体外培养SMCV,分别给与高糖、正常糖浓度培养,CCK8法检测其活性,RT-qPCR法、Western Blot(WB)法分别检测其细胞内COLⅠ、COLⅢ、MMP2、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外COL Ⅰ、COLⅢ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SV管壁中膜变薄(P<0.05)、管腔面积增大(P>0.05)、胶原含量减少(P>0.05)。高糖刺激后SMCV细胞活性降低(P<0.05),细胞内COLⅠ mRNA无明显变化,COLⅢ mRNA表达下降(P<0.05),TIMP1 mRNA表达升高(P<0.05),MMP2 mRNA表达下降(P<0.05)。此外,高糖刺激后细胞内COL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COLⅢ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TIMP1表达下降,MMP2表达升高,细胞外COL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COLⅢ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COLⅠ/COLⅢ表达比例下降(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糖尿病下肢静脉中膜变薄,管腔增大,胶原减少。高糖可能是通过转录后机制调控MMP2/TIMP1水平,影响SMCV细胞COLⅠ/COLⅢ的表达,抑制其胶原合成,参与静脉病变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慢性静脉疾病 细胞外基质 胶原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例右心系统子宫静脉平滑肌瘤病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5~53岁,平均(45±6)岁。全组均联合妇科医师,在全麻下行一期肿瘤完整切除,其中6例取体外循环下胸腹联合切口,4例取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腹部切口。术后1例出现急性肾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家属拒绝继续治疗,术后第9天自动出院。余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电话或门诊随访3~47个月,平均(29±13)个月,1例术后2月余因肠梗阻再次住院,予保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子宫静脉平滑肌瘤病的诊断较困难,一期手术可取得较好的中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术后复发率较低。

  • 标签: